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分析

2019-05-21 08:15王日香王启丘骏生张红花戴冬霞谢仁息蔡华伟林少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产后产妇新生儿

王日香 王启 丘骏生 张红花 戴冬霞 谢仁息 蔡华伟 林少虹

产后抑郁症主要发生在产褥期, 是指产后产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 属于情感性障碍[1]。发生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 更会影响产妇家庭的关系, 也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2]。本文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纳入东莞市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00例产妇, 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6.5±5.4)岁。干预组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5.5±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妇给予常规访视, 在产妇产后第2、7、14、28天后进行上门访视, 访视的内容为查看新生儿情况、问询产妇恢复情况等。

1.2.2 干预组 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培训:在对产妇进行访视前, 采取模拟情景的方式对社区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②健康宣教:在访视的过程中将健康手册发放到产妇手中, 并与产妇进行沟通,详细的询问产妇恢复情况、在恢复中遇到的问题等, 并给予解答, 向产妇讲解产后恢复中应重视的问题、注意事项等,另外在沟通过程中及时发现产妇的心理变化, 以免不良情绪加重。③指导护理: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全方面的指导护理, 以免产妇受到不良影响, 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 主要为:a.环境:将家居环境布置的温馨、舒适, 保持环境的整洁, 定期进行通风, 并保证适宜的温度, 做好保暖措施。另外社区人员在对产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言语的表达, 应让产妇感到亲切、舒心, 为产妇创造一个舒心、积极、健康的环境, 以免因产妇一时不能适应母亲的身份从而产生不良情绪;b.保健:密切关注产妇产后饮食、睡眠等情况, 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指导产妇保证充足的休息, 另外在访视护理的过程中检查产妇乳头是否存在皲裂情况、乳汁的通畅程度等, 对宫底高度进行测量,掌握子宫恢复情况, 询问并查看产妇恶露、会阴等, 对产妇产褥期卫生情况进行指导, 以免产妇发生产后综合征, 提高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3];c.育儿:在访视护理过程中指导产妇正确喂养方式, 提高产妇自然喂养的信心, 并观察新生儿的情况, 如脐带、是否有湿疹、红臀等, 指导产妇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抚触, 增加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感情, 协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身份。④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护理:产妇的家庭、经济等均会影响其心理情绪, 也是引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再加上产后身份的转变、家人关注点的改变等也是引发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想要彻底消除这些诱发因素,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以科学积极的态度疏导产妇的情绪,耐心的倾听产妇主诉, 并进行针对性疏导, 协助产妇摆脱不良心理情绪, 从而减少产妇的心理压力, 另外提高产妇的应激能力、各种信心等, 以科学的观念养育新生儿;b.指导产妇正确处理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在育儿方面发生分歧时, 除做好产妇的护理, 也应重点做好产妇丈夫的护理, 注重产妇的心理变化、需求等。⑤社会支持:在产后产妇通常处于孤独、虚弱的一种状态, 主要与产前内分泌的变化有关,此时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增加抑郁症的发生率, 若没有及时发现产妇的心理变化, 随着病症的加重产妇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产后访视的最终目的是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关注,社会的支持为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是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 更利于产妇保持良好的状态。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4]作为抑郁症发生率的判定标准, 量表共包括10个内容, 每个内容分为4个级别,分数0~3分, 总分>13分判定为产后抑郁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3例, 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0%, 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12例, 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2.0%, 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n, %)

3 讨论

针对我国的医学模式来说有很大改变,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 尤其是处于产褥期的女性来说, 此时较敏感,极易情绪化, 因此极易发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称为临床产后抑郁症[5,6]。产后抑郁症不仅不利于产妇的术后恢复, 更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产妇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有效的产后访视可尽早发现产妇不良心理情绪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对策, 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7-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3例, 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0%, 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12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2.0%, 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访视中采取护理干预协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身份, 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树立母乳喂养、科学育儿的信心, 更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使产妇家庭的关系更为和睦。针对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来说, 给予正确的处理措施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 增加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感情, 使产妇充分的信任护理人员, 也可改善产妇心理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 产后访视中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保证产妇的恢复与身心健康, 值得在社区护理中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产后产妇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