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21 08:15冼洁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骨伤满意率关怀

冼洁梅

老年人因机体健康水平的下降及骨质疏松状态的存在,非常容易出现骨折等骨伤害[1], 常见骨折、风湿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等, 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 且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于疾病尽早恢复有着显著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60例老年骨伤患者,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的260例老年骨伤患者, 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及合并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28例)和实验组(132例)。实验组中, 男67例, 女65例;年龄63~78岁, 平均年龄(70.5±2.5)岁;50例髋周骨折, 44例桡尺骨及胫腓骨骨折, 38例其他。对照组中, 男65例, 女63例;年龄67~76岁 , 平均年龄 (71.5±2.8)岁 ;48例髋周骨折 , 45例桡尺骨及胫腓骨骨折, 35例其他。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健康检查等。实验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组织人文关怀护理小组, 并由科室护士长带领所有护理人员学习人文关怀护理方法、技巧、相关注意事项等, 集中开展培训教育, 领悟人文关怀护理精神。②由护士长将标准的人文关怀护理流程制定出来, 并分配好护理任务, 主动给患者送去问候与关怀, 了解患者身心需求, 并进行评估, 提供入院后的全程陪护, 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检查治疗均全程跟踪服务。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 在潮湿区域铺设防滑垫、在卫生间及走廊设置扶手, 提供各项安全设施, 及时撤走病房内危险用具。行动不便的患者要提供轮椅或者给予搀扶。③做好日常治疗的宣教, 讲解疾病治疗方法、过程及意义、注意事项等, 在给患者输液或者注射药物时, 要用温柔的语言指导患者, 并让患者放松, 操作时动作要灵敏、快速, 力度上要轻柔, 避免过于用力使患者感到不适, 在测量血压及其他指标时也要遵循同样的原则。④护理人员要时常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如果患者表现的焦虑、烦躁或者抑郁紧张, 要适时开导, 主动安抚患者情绪, 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 讲解治疗的方法及意义, 告知患者配合治疗就能早日康复, 消除患者疑虑, 提高治疗依从性。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对患者主诉耐心倾听, 对于患者疑虑要耐心解释, 每日帮助患者清洗及按摩患肢, 保证患肢皮肤干燥、洁净, 促进血压循环, 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或床下活动, 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科室自制的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包括遵医行为、护患沟通、自我照顾行为、家庭融入度, 各项满分均为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①护士主动提供疾病保健知识和康复知识;②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③护士能否经常巡视病房, 了解输液情况及病情;④当患者有问题时护士能及时处理。以上各指标选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 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 满意120例(90.9%)、一般9例(6.8%)、不满意3例(2.3%), 总满意率为97.7%;对照组患者中, 满意85例(66.4%)、一般18例(14.1%)、不满意25例(19.5%), 总满意率为80.5%。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护患沟通、自我照顾行为、家庭融入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遵医行为 护患沟通 自我照顾行为 家庭融入度对照组 128 75.23±2.10 72.65±1.02 77.25±1.35 76.25±1.28实验组 132 93.25±1.41a 95.24±1.18a 92.34±1.08a 95.34±1.35a

3 讨论

老年骨伤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 且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减退, 疼痛耐受度低[2], 且大部分患者骨伤后行动不便,严重者要长期卧床, 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中,满意120例(90.9%)、一般9例(6.8%)、不满意3例(2.3%),总满意率为97.7%;对照组患者中, 满意85例(66.4%)、一般18例(14.1%)、不满意25例(19.5%), 总满意率为80.5%。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护患沟通、自我照顾行为、家庭融入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显示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比起常规护理干预在内容及方法上更加深入、全面, 真正围绕患者身心舒适度及需求开展护理服务, 从而使患者护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 使身心更为愉悦、满足。

人文关怀护理是基于患者身心需求[3,4], 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开展的护理服务, 通过专业的护理小组, 在患者入院后便实施有效的跟踪护理服务, 协助患者做好日常检查与治疗,使患者身体得到全方位照顾, 并积极营造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 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开展全面的心理疏导与活动指导, 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及心情的舒畅, 这对于疾病的快速恢复来说有着显著意义[5]。很多老年患者常表现出以下心理。①自尊心理。一些老年患者, 因自尊心较强对医护人员有着较大的抵触心理, 甚至会出现抗拒治疗的情况, 由此, 人文护理干预中, 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行为变化, 给予患者尊重及理解, 密切进行引导与沟通, 使患者可以更配合治疗。②孤独心理。很多老年患者因长期忍受病痛, 且家人不在身边, 会经常感到孤独无助, 从而丧失治疗信心。护理人员需要经常陪伴患者, 一方面做好病情方面的护理, 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好饮食起居, 并经常陪伴其说话, 缓解孤独感, 体会到家人般的照顾[6-9]。除了以上心理需要护理外, 还要做好并发症护理, 因为很多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 容易出现并发症, 每日都要监测血压、血糖, 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要强化营养供给, 预防感染, 使伤口早日愈合。

由此可见, 通过人文关怀, 全程陪伴患者, 时常与患者交流、沟通, 缓解了患者各项不良情绪表现, 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与抵触感逐渐消除, 无论病情上还是生活上都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 从而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充分体现人文精神[10-12]。

综上所述, 对老年骨伤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 使患者身心得到舒适状态, 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减轻了心理压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采用。

猜你喜欢
骨伤满意率关怀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