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黄金周是否恢复应由民主决策

2019-05-25 06:38阿计
人民之声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主决策黄金周长假

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五一”劳动节的脚步渐渐临近。尽管今年的“五一”假期安排顺应民意,由原本的仅休一天调整为连休四天,但似乎并未抚平许多人对于消逝多年的“五一”黄金周的怀念之情。就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发出了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声,全国政协总工会界也为此提交了界别提案,由此引发的公共讨论甚至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虽然国务院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还需要有关方面深入研究”,但其潜台词已表明,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已到了必须认真对待和抉择的时候。

事实上,自2007年官方决定正式取消“五一”黄金周,并新增清明、端午、中秋等小长假以来,各方争议始终不息。尽管这一变化被赋予“弘扬传统文化”“分流假期压力”等美好愿望,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十多年的运作实践证明,以小长假取代“五一”黄金周,并不能有效满足民众探亲旅游、放松身心的需求,反而加剧了“十一”黄金周扎堆爆棚的趋势。而迟迟不能全面兑现的带薪休假制度,又令公众长期承受改革的代价。于此困境下,的确有必要重新评估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利弊得失,而非因顾忌“改革倒退”或维护“政策权威”,依然固步自封。

更需反思的是,为何一项有着良好初衷的公共政策,历经十多年依然深陷质疑的漩涡?毫无疑问,假日制度关涉全民的重大利益,理应纳入民主与科学的决策之轨。追溯起来,当年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决策过程,虽然也开启了“满城激辩黄金周”的博弈盛况,但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检讨的瑕疵。无论是“取消派”专家学者全面占据了拟制政策方案的话语权,还是官方设计的网上调查问卷被指“逼人支持”,等等,都为日后民意反弹不休埋下了隐患。同时也提醒人们,一旦是否恢复“五一”黄金周纳入政策议题,必须正视如何真实体察民情、真诚尊重民意等深层次问题,防止类似的决策争议再度重演。

当然,尊重民意,并不意味着套用“少数服从多数”的简单模式。放假越多越好,注定是广大民众普遍而本能的诉求。但假日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毫无节制地突破极限,反而会从根本上减损国民福利。另一方面,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假日制度的设计更应立足于保障国民生活质量的基点,而非一味沉溺于“拉动假日经济”之类的功利思维。

因而,公共决策的民主机制,不仅应当广泛和畅通,更应当追求理性和平衡。以假日制度改革为例,若能提供多种选择性方案而非预设立场,本身就能开辟更大的民主空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呼声,多位代表、委员还提出了延长春节假期、增设七夕假期、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相结合的“2.5天小长假”,以及将每周双休调整为隔周三休等多种建议,不妨将其都纳入改革选项,接受民主机制的筛选。尤其是,对于假日制度改革这一牵扯复杂利益关系的重大议题,有必要全方位地启动信息公开、民意征询、公共讨论、听证等多种民主机制,以充分保障多元的意见表达和利益博弈,激活民意诉求和政策解释的良性互动,最终整合民意、平衡共识,达成公共政策的最优方案。换言之,优质的民主机制,虽然不能使公共决策满足所有的个体诉求,但必须满足每个人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并在此过程中,培育起真诚倾听、合理表达、民主妥协的理性精神。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休息权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与此相关的假日制度改革,除了由行政机关主导的民主决策机制外,还有必要纳入人大的审查和批准程序,由民意机关对此类重大事项行使决定权。回顾历史,从1993年实行大小周末制度,到1995年全面推行周五工作制,再到1999年实行黄金周制度,直至2007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事实上都是由行政机关控制了最终决策权。未来,这样的决策遗憾应当尽力避免。原因就在于,经由人大这一更高层级的法定民主决策程序,不仅能进一步奠定公共政策的民意基础,提升其合理性,更能从根本上确立其合法性。

“五一”黄金周能否恢复?能否尽快列入议程?还有待观察。但无论结果如何,最重要的应当是由民主决策说了算。同样,相对于黄金周这一具体议题,更重要的也是公共决策的含金量。就此而言,当未来可能的假日制度改革到来之时,也就是迎来了考验民主决策的关键时刻。■

猜你喜欢
民主决策黄金周长假
“黄金周”,复活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2020十一黄金周影音系统选购攻略之音响篇
长假(外一首)
长假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欧洲参与式预算的目标与模式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村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年度拼假攻略
分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