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2019-05-27 09:53谢轶峰赵丽辉刘晓雯黄巧稚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乳头状

谢轶峰,赵丽辉,刘晓雯,黄巧稚

(中山市人民医院,1.超声影像科,2.分子诊断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0)

随着社会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影响治疗[1]。因此,采取有效方式准确鉴别结节性质,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目前临床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常用方式,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等特点,但对穿刺技术和阅片水平要求较高,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2]。研究表明,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突变基因V600E(BRAFV600E)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与发展密切相关,其转移可随结节恶性程度升高而加快,可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3]。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影像学检查显示均为单发结节且存在形态异常、血流丰富等恶性征象;均可行FNAC、BRAFV600E检测;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重要器官功能异常;合并心脑血管、代谢系统慢性疾病;合并其他组织或器官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本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2例,其中男34例,女58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6.71±10.25)岁;结节大小0.9~2.6 cm,平均(1.83±0.32)cm。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均行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1)超声引导下FNAC: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区,采用超声诊断仪(百胜,MyLab 90)探头扫描甲状腺区域,确认其大小、深度、内部回声、边界等,定位后对拟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并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根据病灶情况选择合适途径,在超声监视下进行穿刺,使穿刺针进入结节内,在负压下反复提插6~10次后,迅速拔出穿刺针,将标本推注至玻片上进行涂片(3~5张),风干后快速以95%乙醇溶液进行浸泡固定,后实施病理检查;同时保留细胞标本于-80 ℃环境中,用于基因检测。(2)BRAFV600E检测:将上述冻存标本取出后迅速解冻并实施离心,采用BRAF基因/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Sigma公司)进行检测,将细胞标本溶入GA缓冲液制成混悬液,加入蛋白酶使之混匀,于70 ℃环境下静置10 min,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混匀,离心去除水珠,将溶液加入吸附柱,离心30 s后倒掉废液,加入GD缓冲液离心后倒掉废液,再加入Pw漂洗液,离心30 s后倒掉废液,静置约5 min后加入TE缓冲液洗脱,静置约5 min后离心收集溶液;采用PCR扩增BRAF基因序列,获得突变信号或内控信号Ct值,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基因突变(Ct值≥28为无突变,<28为存在突变),分批进行重复试验,保证结果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

以术后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单独与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单独与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92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8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腺瘤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FNAC诊断出甲状腺乳头状癌6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腺瘤1例);采用BRAFV600E检测诊断出甲状腺乳头状癌6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腺瘤1例);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联合诊断出甲状腺乳头状癌7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腺瘤1例)。见表1。

2.2 诊断效能

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敏感度为93.83%、准确率为92.39%,均高于超声引导下FNAC单独诊断79.01%、79.35%,BRAFV600E检测单独诊断80.25%、81.52%(P<0.05),联合诊断与单一方法诊断特异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诊断结果(n=92)

表2 诊断效能

3 讨论

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缺乏典型性临床症状,难以实施有效诊断,易造成延误或过度治疗。因此,应采取有效检测方法,实现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超声引导下FNAC是目前临床鉴别甲状腺疾病性质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与常规穿刺检查相比,可有效提高取材精准率与成功率,减少机体损伤。超声引导下FNAC穿刺获取的组织较少,细胞间质及组织形态易被破坏,且与滤泡状腺癌细胞形态相近,可造成部分患者难以明确诊断;其次还受操作熟练度及阅片水平影响,易对诊断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4]。临床研究表明,BRAFV600E突变可使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呈现出持续性活化状态,从而使细胞发生异常性分化与增殖,促使肿瘤发生及发展[5]。BRAFV600E突变多存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是其最常见基因变化,因此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6]。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敏感度为93.83%、准确率为92.39%,均高于超声引导下FNAC单独诊断79.01%、79.35%,BRAFV600E检测单独诊断80.25%、81.52%(P<0.05),联合诊断与单一方法诊断特异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敏感度及准确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超声引导下FNAC穿刺效果不佳、取样量不足,细胞学形态缺乏典型性时,辅助BRAFV600E检测可有效鉴别甲状腺疾病类型,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敏感度及准确率,对疑似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7]。其次,临床研究表明,BRAFV600E突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侵犯、肿瘤复发等均有密切关系,对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放疗具有指导意义[8]。

综上可知,超声引导下FNAC+BRAFV600E检测可显著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敏感度及准确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且对后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桥本甲状腺炎乳头状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更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