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氧指标、呼吸状况的影响

2019-05-27 09:53彭杰罗耀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血氧呼吸衰竭状况

彭杰,罗耀明,罗 霞

(1.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2.手术麻醉科,广东 清远 511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主要病理改变为呼吸道非完全性可逆性阻塞。COPD患者常因气道阻塞、感染等继发呼吸衰竭,严重危害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除积极抗感染、对症治疗外,常予以无创机械通气纠正呼吸衰竭症状,但氧浓度的控制属于操作难点,浓度过低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浓度过高易引发不适应刺激。45%、60%的吸入氧浓度是目前常用的浓度,但具体标准尚无一致共识[2]。本研究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对此类患者血氧指标、呼吸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48例,排除需有创通气者或自主呼吸微弱或无法自主呼吸者。按吸入氧浓度的不同分为45%组(n=74)、60%组(n=74)。其中45%组男55例,女19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4.48±5.08)岁;体质量指数17.6~25.8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71±1.06)kg/m2。60%组男51例,女23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5.13±5.11)岁;体质量指数17.6~25.9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68±1.05)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均予以祛痰、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舒张支气管、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抬高床头30°位或坐位,无创机械通气系统(品牌:瑞思迈,型号:VPAP III ST-A with QuickNav),口鼻面罩与呼吸机连接,基础压力支持/压力控制模式,呼气压力3~6 cmH2O,吸气压力10~25 cmH2O,备用支持频率15次/min,60%组吸入氧浓度60%,45%组吸入氧浓度45%。

1.3 相关指标检测方法

(1)血氧指标:肝素钠注射器取动脉血2 mL,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品牌:IL,美国实验仪器公司,型号:GEM3000)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2)呼吸状况:以肺功能测试仪(品牌:意大利COSMED,型号:Pony FX)测呼吸道阻力、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1%)。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血氧指标(PaCO2、PaO2/FiO2、PaO2)。(2)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呼吸状况(呼吸道阻力、FEV1、FEV1%)。(3)统计两组并发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血氧指标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FiO2、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45%组PaO2/FiO2、PaO2高于60%组,PaCO2低于60%组(P<0.05),见表1。

2.2 呼吸状况

治疗前,两组呼吸道阻力、FEV1、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45%组FEV1、FEV1%高于60%组,呼吸道阻力低于60%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血氧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呼吸状况比较

2.3 并发症

45%组出现口咽干燥1例;60%组口咽干燥2例、鼻压伤2例。45%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74),与60%组的5.41%(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8,P=0.363)。

3 讨论

老年人群肺功能、免疫功能等各项机体功能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加之近年雾霾天气频发、环境污染加重,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病率逐年升高[3]。目前,针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结合症状予以舒张支气管、抗感染、祛痰治疗,其中机械通气是必要治疗措施之一,利于迅速改善呼吸衰竭症状[4]。临床常用机械通气措施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无创-有创机械通气序贯3种,其中有创机械通气是一种介入性操作,会增加患者呼吸道感染风险;无创机械通气相对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成为机械通气首先方式[5-6]。以往临床无创机械通气中常采取高氧浓度吸入,以快速纠正机体缺氧症状,但近年有报道显示,过量吸入氧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增加呼吸中枢麻痹风险[7-8]。蒋明彦等[9]的研究显示,老年COPD患者机体长期处低氧状态,其已形成低氧适应稳态,吸入高浓度氧会致“稳态”破坏,诱发炎性反应,加重肺组织细胞损伤。但氧浓度过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李德鹏[10]的研究显示,采用45%吸入氧浓度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优于采用55%氧浓度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5 d后45%组PaO2/FiO2、PaO2、FEV1、FEV1%高于60%组,呼吸道阻力、PaCO2低于60%组(P<0.05),这提示45%吸入氧浓度能显著改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氧指标及呼吸状况,可能与45%吸入氧浓度更贴合患者机体状态,未打破低氧适应稳态,利于维护相关组织正常生理功能有关。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45%组仅出现1例口咽干燥,并发症发生率为1.35%,60%组口咽干燥2例、鼻压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1%,虽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5%组的安全性还是稍高。

综上可知,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时使用45%吸入氧浓度,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氧指标、呼吸状况, 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氧呼吸衰竭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血氧水平依赖MRI评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