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例分析

2019-05-30 01:53阮晓丰
语文建设·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包身工荆轲文本

阮晓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炼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就像大海上的灯塔,指引语文教育教学的方向和航程。核心素养要落地,主渠道在课堂。教师和学生要以文本为依托,在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汲取优秀文化的营养,成长自己。

一、捕捉关键要素,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的语文课要上得形象,初中的语文课要上得生动,高中的语文课要上得深刻。这句话说明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要有不同的程度和面貌。高中的语文课要上得深刻,要求教师的文本解读有一定的深度,并且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从表层引向深入。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的单元学习任务是阅读小说,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小说主题,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小说的题目常常有点睛作用,这部作品也不例外。林教头,就是林冲;风雪,是自然环境;山神庙是地点,这里发生的事情,是小说节选部分的高潮和结局。

小说中多次写到火与雪,对火反复描写有什么用意?

初步理解:着火了,官府要向林冲问责。火,代表危险。

教师要求学生围绕着“火”这个关键元素展开多层次的思考。学生循着教师这一问题,思维渐次打开,其表达分享整理如下:

1.自然的火。有火焰,有火舌,有热度,能灼烧和吞噬一切。草料場正在烧着这一把火,火势之大、之猛、之烈,将天边染红。

2.社会的火。这火不是无缘无故烧起来的,是有人带着京城的阴谋,处心积虑,故意放火。要么烧死林冲,要么治他死罪,这把火烧得隐秘,烧得邪恶。

3.心中的火。有形的火烧在草料场,无形的火,点燃在主人公的心上。“我这么隐忍,一让再让,退无可退,你们还不放过我。”刺配沧州,一个80万禁军教头看一个破草料场,还不给活路。难怪林冲怒火中烧,挺剑而出,杀奸除仇,踏雪而去。

从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再到对人物所起的作用,火的三重含义是由表面义向深层义的拓展,是学生思维纵深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教师借助对文本中关键元素的阐发,帮助学生在思维上打开角度、切分层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二、不愤不启,在突破困境中增益关键能力

《卖柑者言》是明代刘基写的一篇杂文。一般来说,杂文多数具有讽喻现实的意义。这一篇也不例外。它是以寓言的方式,借着卖柑者之口讽喻当时的朝政和世事——很多文臣武将、达官贵人外表堂皇、威风,内里腐败,不堪一提。

教学此文,某教师主要采用了问题法、讨论法和分享法。问题法:设计了六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进入文本,理解内容和主题。讨论法:带着任务,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分享法:讨论之后,学生在黑板上写下答案,全班分享。

教师设计的第五题是:“佩虎符,坐皋比,峨大冠,拖长绅的武将文官,朝廷里的大官,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听了卖柑者说的这段话之后,“我”为什么默然无以应?

一学生回答:“卖柑者所说的都是虚有其表的人,‘我只知道指责别人而不反省自己,也是同一类人。”多数学生对此表示赞同。

当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停留在某一个层面的时候,教师有两种选择:一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把埋在思维深处的金子和盘托出;二是启发引领,探索思维路径,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藏着的金子。这位教师选择了后者,他对学生说:“我们学过《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祝福》,鲁迅的文章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有些话他没法写得那么直接。那么,刘基呢?”

学生进入思考,小声地交流。片刻,一学生站起来说,“我”默然无以应,是因为前面的那一大段话都是“夫子自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上,学生思维停滞、知识储备无法抵达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师启蒙开智的最好时机。

到这里,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启发下,透过显性内容读懂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堂没有就此停止,教师继续追问:“刘基写这篇《卖柑者言》是源于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现实问题的思考,他没有直接写出,而是借卖柑者之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的写法?”

通过联类比较,触类旁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从不懂到懂,从懂到运用,学生在思维的发展中建构知识,这知识是可以转化成能力的活的知识。

三、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包身工》是夏衍的一部作品,体裁为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基于真实的一种写作。

一教师执教此文前,先让学生提出自己阅读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并以此为起点展开教学。教师问:“同学们针对文本提出了九个问题,你可以帮忙解决吗?”

这是一个总括、领起式的问题,带出了下面一连串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

1.包身工承受这么多痛苦,是谁的错?(这个问题很有锋芒,直指文本背后的东西,即作者写这篇文章要揭露什么,要批判什么,要谴责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写作意图的探究)

2.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包身工,你会做何选择?(设身处地,进入文本情境)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这是核心问题。读文,必读主旨)

4.为什么带工头会带自己家乡的人做包身工?(内容理解)

5.芦柴棒病了,但仍受到虐待。如果你是她,请表述当时的心情。(情境揣摩,知其处境,感受人物的心情,还要输出,即语言表达)

6.第40段中,带工头说“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怎样的情况?(写作背景、社会环境,深入分析)

7.第42段中,一个包身工寄信回家,但一个月没有回信,回信捏在老板的手中。假如你是寄信人的父母,你知道后该怎么做?(运用文本中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去解决问题,是高阶思维中强调的创新思维)

8.包身工生活这么困难,还要活下去,他们为什么不自杀?(人,怎么面对当下的处境的问题。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才不会走样)

9.为什么要在契约上画十字?(内容理解)

但是,笔者认为按照思维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九个问题可以按照4、5、6、9、7、8、2、1、3的顺序进行调整。

学生以疑问的方式記录他们的初读体验,这种体验、质疑非常宝贵。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只在于学生提出了什么,还在于教师的后期整理,即对学生提问的筛选和整合。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问题讨论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问题,在调整问题顺序的过程中体会思维的深浅。

四、在批判中创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材中有很多篇章包蕴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教师要用心思考的功课。

一教师执教《荆轲刺秦王》。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谈一谈你眼中的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我认为荆轲是一个愚蠢的人,他高估了自己近身刺杀的能力,不仅没有杀死秦王,而且自己还牺牲了性命,代价很大。

生2:我觉得荆轲准备不足。他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去虎狼般的秦国,不慎重。

生3:荆轲明知道去了是死,还敢于前往。我认同荆轲的做法。

生4:我认为荆轲是爱国的。杀秦王或杀不成,在秦国的地盘,他能不能活是人家说了算。他的爱国大义,值得肯定。

生5:国家将要灭亡,他勇敢地站出来,令人赞赏!

五位同学,五种表达,可以分成两类:认同的、赞赏的,否定的、批评的。赞或否,又分成若干层次:“不慎重”是对一个人行事风格的批评,而“愚蠢”,则接近于否定;“不畏死”“爱国”和“敢担当”是不同角度的赞赏。

学生各抒己见,正面说、反面论,而且意见并不统一。在这个时候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没有急于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张承志《清洁的精神》中的几段文字,主要内容如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今天大家都应该重读荆轲。《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一节,是古代中国勇敢行为和清洁精神的集大成。那一处处永不磨灭的描写,感动了、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中国人。

荆轲,他此时已经不是为了政治,不是为了垂死的贵族而拼命;他此时是为了自己,为了诺言,为了表达人格而战斗。此时的他,是为了同时向秦王和燕太子宣布抗议而战斗。

就这样,长久地震撼中国的荆轲刺秦王事件,就作为弱者的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作为一种失败者的最终抵抗形式,被历史确立并且肯定了。

人们议论勇者时,似乎有着特殊的见地和方法论。田光向太子丹推荐荆轲时曾阐述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那时人们把这个问题分析得入骨三分,一直深入到生理上。田光对荆轲的评价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教室静极,学生看着这些文字,陷入了思考。在荆轲这个人物的身上,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的精神——义与信,一诺千金,勇往直前,对抗强权与暴力,舍生取义。没有先入为主,没有教师强行的灌输,没有标签式的人物界定。借助同一主题下的拓展阅读,学生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拓展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之前没有的新思想。

经由围绕主题的阅读,学生对已有认知、既有结论展开进一步思考,这本身就是在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中达到更深的认同,在批判中创建,从而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自觉传承。

猜你喜欢
包身工荆轲文本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自由与权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