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体能训练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提出

2019-06-03 07:45潘壮丽陈素峰
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潘壮丽 陈素峰

赛艇体能训练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提出

潘壮丽1陈素峰2

(1.贵州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2.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和定量的评定方法,细化赛艇体能训练的构成要素,并提出赛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提出赛艇体能训练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包括:手腕关节力量及活动度、肩关节活动度、踝关节活动度、坐姿柔韧性、核心区域多维能力、背阔肌力量、股四头肌力量、臀大肌力量、视觉反馈、气力运用;赛艇体能训练三大主导因子为下肢爆发力、腰腹核心不稳定性核心耐力、上肢拉力及爆发力;赛艇运动员具有持续训练的整体观、整体思维与耐久性的意志精神品质。

赛艇;体能训练;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从18世纪初英国第一次举办赛艇以来,该项目在技术及体能训练方面不断革新,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赛艇体能训练也在不断完善,以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划分,赛艇属于体能类项目,赛艇归类属于二级耐力项目。在实践训练中通过Me test功能测试、FMS、上下肢力量测试、视觉反馈测试、跟踪心理因素调等总结评判运动员主要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潜在因素,制定出赛艇体能训练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调查问卷,其结果为赛艇体能项目训练提出指导原则,对赛艇体能训练中的补差保优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为:第一次提出并整合赛艇体能训练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西方体能训练结合中国传统体能训练(泛武术)综合讨论。

1 研究对象

以赛艇体能训练核心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以运动员人体机能为对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百度文库等互联网查阅2000年以来有关赛艇体能核心竞争力训练的有关文章,主要以“赛艇体能训练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次要以“体能训练”“赛艇体能训练”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硕士论文7篇,作为参考。

2.2 专家访谈法

(1)赛艇教练相关专家:以部分省队教练员、国青队教练员、国家队教练员为访谈对象,大多是在全运会、世锦赛、亚洲锦标赛、奥运会上拿到较好名次的资深教练,基本对中国赛艇体能核心构成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具体相关专家见表1。

表1 赛艇专项教练访谈专家

姓名职称单位研究领域 蒋X正高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赛艇训练 张X亮副高辽宁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赛艇训练 许X亮正高天津体育学院赛艇及竞技训练 张X良副高浙江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赛挺难过训练

表2 赛艇体能教练访谈专家

姓名职称单位研究领域 王X正高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赛艇、皮划艇体能训练 陈X中级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赛艇、皮划艇训练

(2)访问从事赛艇体能训练相关专家:主要为国青队、国家队赛艇体能教练,长期从事赛艇体能训练,主要备战全运会、亚洲运动会、世界锦标赛等比赛,此项评价主要以人体解剖基本结构和人体生理作为评价内容,具体相关专家见表2。

2.3 实地调查法

在贵州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红枫湖)、浙江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红枫湖)、浙江培生船厂、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黄山训练基地(黄山太平湖镇)等地跟国家赛艇青年队与国家队期间静体能训练及调查,期间进行的运动训练考察主要包括与体能相关的身体形态、生理生化、运动营养、运动训练量化训练分析等;本文实地考察的主要内容有运动员队伍情况(后勤)、运动员训练情况(教练员、运动员)、赛艇体能训练中的核心指标及目前赛艇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等(体能教练),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及强度(科研人员)。

3 结果与分析

3.1 赛艇队体能训练基本情况

赛艇体能训练的基本框架是体能训练师把控赛艇训练的宏观方向,以定性为主,方向没有偏差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定量训练细则。作者郭树涛在《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样潘毅在《赛艇项目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体能训练在赛艇训练中方法更加重要。

图1 赛艇体能训练基本内容

赛艇体能训练包括图1中的7个方面,第一到第五项主要是体能训练。第六到第七项目主要是专项技术结合体能训练,主要以专项技术为主,以体能训练为辅。

第一,在赛艇训练中,深蹲、卧拉、卧推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三个动作,近年引体也成为各个省份必练项目,第二,核心训练主要以两侧腰肌力量、爆发力为主,主要以核心不稳定性训练为主,常规核心训练包括:耐力核心、爆发力核心、力量核心,该专项核心训练中以耐力核心训练为主;第三,功能性训练,赛艇功能训练中基本遵从三大关节活动度、坐姿髋关节肌群柔韧性,背阔肌爆发力,股四头肌、臀大肌力量,核心稳定性、身体灵敏性及协调性;第四循环训练,循环训练基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强度间歇训练,动作固定、大小组数、次数固定,每大组与每小组休息时间较短,一般小组休息10-20秒,大组间休息40秒-80秒不等,第二类循环训练每大小组数之间休息时间较长,且可以灵活改变训练方式与训练动作等等,可操控性较强。第五关于中长跑训练,中长跑训练内容主要包括3000米、5000m、8000m、10000m四项训练内容,主要通过中长跑训练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有中长跑训练中应当加强运动员跑步姿势、姿态、体力分配等基本知识的学习;第六测功仪训练,测功仪测试有2000m、30min 20桨频训练等,训练有500m-10km不等、桨频14-55不等,一般以18、20桨频为主;水上技术训练训练就比较多样化,一般一节大课时上午2km-20km之间。

3.2 身体层面构成要素

身体层面主要构成要素包括:(1)关节活动度、(2)柔韧性、(3)核心区域、(4)主要肌群。四项体能核心训练构成要素主要来自于赛艇运动员划船动作链、发力方式、有氧项目属性等,

3.2.1关节活动度

赛艇体能训练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手腕关节、肩关节活动度、踝关节三大活动度,三大活动度重要性原有、训练方法、训练基本动作、测试方法如下表

3.2.2柔韧性

赛艇队员的髋关节柔韧性、背部肌肉的松弛度对比赛训练中的成绩影响很大,屈髋、坐姿回桨,屈髋肌群柔韧度不够,降低回桨幅度,拉桨时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个体最佳能力,影响拉桨最大功率、产生能量代偿,因此髋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及其重要,相应的背部肌群、臀大肌、梨状肌、腰方肌都应当有符合坐姿划船的柔韧与力量需要,在赛艇奥运会冠军张秀云文章《拉伸练习对提高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柔韧素质和专项运动成绩的研究》一文中着重强调拉伸对赛艇运动员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表3 赛艇运动员三大主要关节活动

名称重要性训练基本动作训练方法测试方法 手腕关节活动度手腕转桨需要壶铃提拉、杠铃提拉、高翻等(1)加强手腕力量(2)加强手腕活动度 (3)放松上臂肌肉ME TEST、FMS 肩关节活动度最大功率需要U、Y、W等肩内外旋、展(1)肌肉拉伸放松(2)关节慢慢打开(3)循序渐进 中负荷到高负荷训练ME TEST、FMS 踝关节活动度回桨复位最佳位置需要并步下压脚踝、跪姿弓步压踝、弹力带-对抗脚踝四个方向(1)加强踝关节力量(2)加强踝关节柔韧性(3)放松胫骨前肌与小腿三头肌ME TEST、FMS

表4 赛艇运动员坐姿柔韧性

名称重要性训练基本动作训练方法测试方法 坐姿柔韧性限制运动员回桨幅度体前屈、分腿体前屈、横叉、竖叉、在协助下对抗屈髋(1)动静结合、快慢相间(2)个人、双人(辅助、非辅助)坐位体前屈、站立体前屈、FMS、

3.2.3核心区域

现今核心训练中“核心”一般指腹腔区域肌肉、腹内压、腰椎等,在魏巍、王卫星、韩春远发表的《“核心力量”在传统武术中的解读与辨析》一文中提到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有上、中、下丹田直说,传统武术核心的概念主要是下丹田,即肚脐下三寸,此概念中丹田内部区域气体与人的神经控制占主导地位。核心一概念在现今社会充当了重要角色。

表5 赛艇队员核心区域四大主要因素

名称重要性训练基本动作训练方法测试方法 力量在深蹲等训练中承受大力量深蹲、静蹲、三维平板支撑负重等(1)三组呼吸、核心区域肌肉放松(2)动静结合(3)负量梯度增加(4)因人而异负重深蹲1RM、2RM、3RM测试、静蹲测试 爆发力在高桨频等动作中承受上下肢分离硬拉、抓举等(1)三组呼吸、核心区域肌肉放松(2)快而可控(3)由慢到快(4)建议高强度间歇方式训练爆发力最大功率测试 耐力持续拉桨,承受抗疲劳腹式呼吸、丹田式呼吸、三维平板支撑不负重、跪姿瑞士球(1)三组呼吸、核心区域肌肉放松(2)梯度增加核心训练时间(3)间隙休息加入冥想平板支撑时间测试 柔韧减缓肌肉疲劳及过度紧张等大周天、小周天呼吸、分腿站立姿-侧屈手摸脚(侧腰肌)、俯卧式-撑掌仰天(腹直肌)、体前屈(1)三组呼吸、核心区域肌肉放松(2)注重腹部、背部肌肉拉伸肌肉弹性测试

腹部核心不稳定、核心耐力在赛艇比赛、及训练中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跪姿瑞士球、仰卧顶宽等动作在核心训练中效果极佳。

3.2.4主要肌群(爆发力等)

赛艇体能训练的主要肌群主要包括背部肌肉(背阔肌)与大腿前侧(股四头肌)、臀部肌肉(臀大肌),随之人体其他所有参与赛艇训练的肌肉也是其构成部分,只权重比不同。

表6 赛艇运动员主要肌群三大构成功要素

名称重要性训练基本动作训练方法测试方法 背阔肌拉桨主要依靠背阔肌,尤其爆发力的产生、输出功率的增加卧拉、引体、气泵训练器下拉式(斜劈式、下坎式、划船式)、过顶砸球等(1)加强背阔肌力量(2)增加背阔肌延展性规范引体动作,统计引体个数 股四头肌划船蹬船需要股四头,股四头是大肌群,是输出功率发源泉深蹲、马步静蹲、单腿蹲、分腿蹲、纵跳等(1)加强股四头肌力量(2)减少臀大肌的紧张测试深蹲3RM、2RM、1RM 臀大肌划船回桨时需要臀大肌,下肢固定时伸直躯干并防止躯干前倾以维持身体平,深蹲、单腿蹲、分腿蹲、罗尼亚硬拉等(1)加强臀大肌力量(2)减少臀大肌的紧张通过深蹲下蹲深度、3RM、2RM、1RM

背阔肌主要是产生拉桨拉力的源泉,大腿前群、后群、臀大肌协同产生的下肢爆发力是下肢动力的来源,因此背阔肌及、股四头、臀大肌的训练及其重要,跳箱、肩负重引体等形式提高爆发力效果极佳。

3.3 非身体层面构成要素

非身体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反应、发力方式、思维差异、意志品质及训练状态,体能训练的主要构成要素来自运动员训练中的情感表达。

3.3.1反应

赛艇运动员反应能力主要表现在起航、中途划船中大脑前庭对外界事务的吸收处理、以及赛前调船,应当让运动员参与,使用运动员惯用眼进行调船(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后)。外界观众对运动员的加油呐喊都一定程度的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如何正确训练运动员反应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一种途径。

表7 赛艇体能训练视觉与听觉反应

名称训练方法建议 视觉反馈单腿单眼训练、单腿双眼训练、近距离训练、远距离训练、视觉配合听力训练、视觉配合体能技术动作训练、视觉配合赛艇专项训练(1)设定周期训练计划,坚持训练(2)细化训练内容,执行到位(3)建议运动员进行单腿闭眼测试、动态踏步测试(4)建议运动员参与赛前调船,用惯用眼调船 听力反馈起航法令训练、大小声音训练、听力配合体能训练、听力配合赛艇专项训练、听力配合视觉训练(1)设定周期训练计划,坚持训练(2)细化训练内容,执行到位(3)建议运动员进行听力测试,近距离远距离等(4)建议运动员参赛艇队注意力及听力进行激活

3.3.2发力方式

赛艇体能训练中蹬腿与拉桨的发力方式的应用及其重要,严格执行体能训练与专项结合,从体适能训练中找出更接近专项训练的技术动作,其特点分析主要如下表

表8 赛艇体能训练蹬腿与拉桨发力方式

名称描述 赛艇蹬腿发力方式蹬腿要求“顶上”快而接着均匀稳定的发力不要突然猛蹬,保持稳定杆蹬压,大腿和小腿应尽量保持直线用力 赛艇拉桨发力方式肩臂向后使桨柄沿弧线向后运动,同时,用力蹬腿,拉臂,倒肩,全身配合用力拉桨,使赛艇获得最大推力 体能训练中的蹬腿体能训练中蹬腿主要包括:深蹲、单腿蹲、跳箱等,每种训练发力方式不同 体能训练中的拉桨体能训练中拉桨动作包括:引体向上、挺举、抓举气泵训练器-划船式(斜劈式、下拉式、下坎式)

在训练中发力方式各个不同,以核心训练为基础,在大力量及爆发力训练中注重培养运动员腹内压、腹内外侧肌肉收缩能力至关重要,很大程度可以防止运动员伤病你。

3.3.3思维差异

由于赛艇是2km长距离耐力项目,运动员已经形成持续性思维方式,成熟运动员已经形成持续性训练风格特点,在体能及专项训练中有着极佳的体力分配理念,但是仍有一部分运动员先天急于求成的性格特点,往往刚接触赛艇训练时会出现体力训练分配不当及技术不成熟不稳定导致运动员出现伤病,所以赛艇持续理念的训练观念在其训练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表9 培养赛艇专项思维能力

训练阶段解决办法 初期阶段文化课授课,这一理念穿插到体能训练课程 中期阶段训练过程中灌输理念,阶段体能计划的分配原理,编制成口诀教给运动员 后期阶段理念引导,理念、意志品质、静心态等与训练融入一体

3.3.4意志品质、训练状态

赛艇是2km长距离竞赛项目,加之有测功仪、水上长距离、体能训练(中长跑等)等1-3小时长时间训练,决定赛艇运动员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德,否则难于坚持到底,尤其现今物质水平极大提高,年轻一批运动员坚持赛艇项目的理由有所转变,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方能引进优秀苗子,选材的工作极其重要,对初期试用期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的考量应当是一大重点。

本文主要提出训练状态的主观评定这一理念,除了生理生化评定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与训练负荷以外,还需要教练员即可准确把控运动员训练前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有需要停训调整运动员状态,运动员训练前状态涉及到运动员情感、体力疲劳等因素。

表10 主观评定运动员训练前状态的建议

训练分类运动员训练前表现建议 水上2km比赛过度兴奋、紧张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热身与比赛时间分配合理不给予运动员过多思考时间 测功仪 2km比赛一般兴奋、紧张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重点在赛后程进行呐喊加油 专项体能训练不兴奋、无精打采在热身中利用肌肉募集、游戏等方式进行对运动员神经及肌肉进行唤醒 中长跑训练比较乐意重点在热身,主要对易疲劳的胫骨前肌、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斜方肌、菱形肌进行全方位拉伸 功能训练心态较好主要对当次训练课程内容所涉及的重点肌肉、关节等进行热身 核心训练心态最好注重于核心区域肌肉的温度与拉伸

3.4 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几点思考

3.4.1结果背景基于以下要点

因国家队及省队各项重要数据属于保密内容,本文主要以运动队实践及理论为主进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同时结合中国传统体育训练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为现代体适能训练提供借鉴意义。西方体能训练有生理生化、生物力学、运动解剖、运动医学等学科做支撑;中国体能训练持续上下五千年,尤其传统体育中的各项绝技,必有其存在的价值;中方与西方体能训练归根划分都属于哲学范畴,其本质内容都是围绕人体训练,科学的鉴定应该结合其实用价值。

3.4.2核心竞争力定义的界定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西方,国外以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为代表。主要有技术、文化、战略、资源、能力、综合六大定义点,言简意赅表述其起核心左右的因素就是核心竞争力,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大类,定性分析适用于中等以下水平实践训练,定量分析设计权重比率,训练更加细化,但是在实践训练中往往缺少人的主观意志,不以人的主观意思为转移进行训练,科学理论以物质决定意识为主。

3.4.3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运用于实践中的几点建议

在实践训练中应当以理论为指导原则,以实际场地情况、天气、队员心态、比赛前对手情况等等为抓手,及时调整,灵活运用,队员主要目的是取得胜利,切忌训练出现伤病,

(1)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分类应当配合运动训练中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2)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在实践中训练中应当灵活运用

(3)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应当配合赛中、赛前、赛后的战略分析

(4)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应当以人为本,身体训练与人的精神意志统一,身体训练与精神意志合一状态

3.4.4现代体适能与传统体适能结合的几点建议

中国传统体适能训练注重: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正是给予生物力学合理的人体结构;且有精神层面的:身法、手法、眼法、步法、精气神、气、力、功。现代体适能在精神层面的训练注意力较少,于国内来讲,技体育层面体适能训练进步较快,但易损伤;中国传统体能训练讲求十年磨一剑,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受伤较少,不易反弹,两者训练要有较佳结合的契合点,原有在于进阶训练损伤较少,对长期训练机制具有保护作用,更具有人文关怀。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本文将赛艇体能训练分:身体层面和非身体层面,身体层面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柔韧性能、核心区域、三大主要肌群;非身体层面分:反应、发力方式、思维差异、意志品质及训练状态。赛艇体能训练人体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包括:手腕关节力量及活动度、肩关节活动度、踝关节活动度、坐姿柔韧性、核心区域、背阔肌力量、股四头肌力量、臀大肌、视觉反馈、气力运用。

4.1.2赛艇体能训练三大主导因子:下肢爆发力、腰腹核心不稳定性核心耐力、上肢拉力及爆发力

4.1.3赛艇运动员具有持续训练的整体观、整体思维与耐久性的意志精神品质。

4.2 建议

4.2.1本文不足之处在于提出核心竞争力主要构成要素,没有详细注明每个二级指标与专项结合的具体训练动作、方法、手段、目标、大周期、小周期,

4.2.2本文归纳总结赛艇体能训练的三大主导因子,没有细化三大主导因子的进阶训练,没有进一步与专项结合去探讨、建议体能教练练赛艇、学赛艇、辅助专项教练教赛艇。

4.2.3在精神意志品质层面,理论指导实践需要教练员具有个人人格影响力,外在因素的考虑没有纳入体系,以体能转技术、以技术转艺术,合一状态。

[1]郭树涛.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2]潘毅.赛艇项目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李洪磊.武汉体育学院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陆上体能训练的实效性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7.

[4]魏巍,王卫星,韩春远.“核心力量”在传统武术中的解读与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0):111-116.

Proposal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Rowing Physical Training

PAN Zhuangli, etal.

(Guizhou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Guiyang 550002, Guizhou, China)

潘壮丽(1989—),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