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9-06-03 04:14崔凤俭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题组课题词语

崔凤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学语文,用语文”,学有用的语文。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识字,通过大量识字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为说话、为作文做好准备。研究,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读写画结合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思维和想象都是人脑对事物间接的与概括的反映,是空间观念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培养与发展儿童的思维、想象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小学低段。

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寻找读写结合点,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发现课文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

一、我们的思考

(1)从读中、画中学写,读写画结合思想发展历史来看,通过课题研究,能够继承发扬前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摒弃不合理因素,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2)从落实2011版课程标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核心目标来看,读中学写学画,读写画结合,是实现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的有效途径。

(3)课题组教师队伍的现状和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构建读写画结合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概念的界定

低年级“读写画结合”,“读”的本意是通过声音表现的文字,“读”的形式可以有朗读、默读等。在现代语文学习中,人们倡导“读”,提出“读”是理解、“读”是吸收、“读”是积累、“读”是表达的理念,是一种“阅读”能力的体现。而“写”则是在“读”的基础上,经过自己思维的加工,通过动笔的形式,表达自己个人的理 解与感受;“写”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包括在语言环境中用汉字、结合阅读理 解的表达、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等。写是一种表达,是积累的外显, 是语言实践能力。“读写结合”则是寻找、探究从低年级开始,促进学生听说读 ;“画”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在学前儿童中已经萌芽,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在活动中不断积累表象,言语与思维不断发展,这都使想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课题组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要依据影响儿童想象发展的因素有针对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顺利地发展儿童的的想象力,为儿童建立初步空间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在识字写字中落实读写画结合训练,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从阅读教学中学规范语言,学表达方式。

(2)认真把握低年段习作要求,充分挖掘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选择恰当的训练时机,激发孩子写话兴趣。

(3)结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构建低年段读写画结合的语文训练体系,探索小学语文读写画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1)从造句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课题组依托教材,通过栩栩如生的插图,寻找教学中的读写画结合点,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中,重视说的方法指导,要为学生提供说的“脚手架”。

(2)模仿型练笔。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

(3)想象型(繪画)练笔。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比较丰富、独特,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课题组将精心选择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读写画结合,使之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五、下步打算

问题与解决思路:一年多来,我们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

(1)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下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段学生训练内容,细化训练点,并分解到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初步形成体系。

(2)绘本阅读与作文教学目标是开发特色课程,但是整体思路不是太清晰,课题研究如何向纵深推进遭遇瓶颈,如何选择新的切入点,开拓新的研究视野是要考虑的。针对低年级写话训练,能否制定目标,再围绕目标,寻找适合绘本,开发出系列课程。如何处理说和写,写和绘的关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优化组合?

该论文属于“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 JCJYC16020907

猜你喜欢
课题组课题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一枚词语一门静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