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性痛风为主要表现的Gitelman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2019-06-06 06:41江裕杰牟利军陈莫张培玉朱佳宁王俊狄吴华香
浙江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肿痛

江裕杰 牟利军 陈莫 张培玉 朱佳宁 王俊狄 吴华香

作者单位:310006 杭州,浙江大学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科(江裕杰、陈莫、张培玉、朱佳宁、王俊狄、吴华香),肾内科(牟利军)

患者男,56岁。因“发作性关节肿痛12年,再发关节肿痛2d”于2018年10月8来本院门诊。患者12年前打球后突发左足背疼痛,影响行走,肿胀不明显,12h后疼痛加重,出现肿胀,皮肤发红,肤温增高,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详,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具体不详)3d后好转,停药后复发,此后反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3个月后完全好转。10年前出现腰背疼痛僵硬,坐位加剧,伸直时疼痛明显加重,缓慢活动后可恢复正常,夜间明显,曾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服用美洛昔康7.5mg口服1次/d及柳氮磺吡啶(具体不详),后因肝损害停用柳氮磺吡啶。此后7~8年间歇(每1~3个月)发生足背、足踝疼痛肿胀,发作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4年前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时伴有发热,服用美洛昔康3~5d好转。膝关节肿痛每年发作数次,发作时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2年前因易疲劳发现有低钾血症,当时无肢体乏力,无腹胀,无肢体抽搐,无肌肉酸痛等不适入住本院,检验结果提示HLA-B27阴性;RF、抗 CCP正常;ESR 26mm/h;CRP 26mg/L;血常规 WBC 正常;肝肾功能无殊;尿酸200μmol/L,电解质:血钾 2.55mmol/L(正常 3.5~5.5 mmol/L),镁 0.51mmol/L(正常 0.73~1.06 mmol/L);尿钙 0.36mmol/24h(0.25~7.5mmol/24h),尿钠334.62 mmol/24h(130~260mmol/24h),尿钾 84.5mmol/24h(25~100mmol/24h),尿氯 534.93mmol/24h(150~250mmol/24h);血气分析:pH7.466。卧位肾素16.6μU/L(正常值 2.8-39.9μU/ml),立位 肾素42.1μU/L(正常值 4.4~46.1μU/ml);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膝关节平片提示有膝关节间隙钙质沉着(图1),考虑焦磷酸钙沉积症可能。最终确诊Gitelman综合征(GS),基因检测结果示SLC12A3突变,c.1378delG(图2)。予对症治疗补钾及补镁治疗后出院,出院后不规律口服氯化钾缓释片(补佳泰)及门冬氨酸钾镁片,仍有低钾血症及低镁血症。1年前开始出现膝关节内紧绷感,并逐渐出现膝关节下蹲受限。4个月前再次出现膝关节肿痛,行MRI检查诊断半月板撕裂,予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膝关节腔内大量白色石灰样物质沉积在软骨表面及软骨中,考虑为痛风。2d前再次出现左膝关节肿痛,行双能量CT检查,提示假性痛风,建议继续规律补钾及补镁,加用“依托考昔60mg口服1次/d”止痛治疗。既往史:有糖尿病6年,现服用“阿卡波糖50mg 3次/d、格列齐特30mg 1次/d”,血糖控制可。一兄长有低钾血症,无关节肿痛病史。本次就诊查体:血压 122/70mmHg,脉博 93次 /min,神志清,精神可,心律齐,无期前收缩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左膝关节轻度肿胀伴压痛,皮温无明显升高,无皮肤发红,腱反射无减弱或亢进。检测尿酸420μmol/L,双能CT检查可见双膝关节软骨内多发钙质沉积(图3),建议继续规律补钾、补镁、止痛治疗。2018年12月3日复诊诉关节痛仍有发作,但较前好转,复查血钾3.21mmol/L,血镁0.48mmol/L,继续随访。

图1 X线检查提示关节间隙线性钙化(箭头所示)

图2 基因分析提示SLC12A3突变(箭头提示缺失突变c.1378delG)

图3 双能CT检查提示双膝关节间隙钙质沉积(箭头所指粉色物质即为钙质)

讨论该患者为中年男性,慢性病程,表现易疲劳,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尿钾、尿钠、尿氯排泄增多、代谢性碱中毒,无利尿剂使用史,临床和生化检查符合GS诊断,基因检测提示SLC12A3基因突变,肯定了GS诊断。该患者反复发作性关节肿痛,以足背、膝关节、踝关节为主,经抗炎治疗后好转,X线和双能量CT检查有典型的软骨钙质沉着表现,尿酸正常,诊断为假性痛风。

GS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小管疾病,编码远端小管钠-氯同向转运体的SLC12A3基因失活[1],导致了其典型的电解质紊乱:低钾代谢性碱中毒、低镁、低尿钙,部分患者可以合并。GS导致焦磷酸盐沉积(CPPD)的机制如下:(1)低尿钙:尿钙排泄减少,增加了钙盐结晶沉积的概率;(2)低镁血症:镁离子是焦磷酸酶的重要辅酶,可以激活焦磷酸酶,将焦磷酸水解为无机的磷酸盐,此外,镁离子可以与钙离子竞争,增大焦磷酸盐的溶解度[2]。

GS为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较低,合并假性痛风患者则更少。文献共检索到8篇文章,报道了10例GS合并假性痛风的患者。GS合并假性痛风的患者中男性稍多于女性(男∶女 =6∶4),起病较早,平均起病年龄46.6岁,而原发性假性痛风的起病年龄在60岁左右[3],因此在早发的假性痛风患者中需要警惕GS。除关节症状外,大部分患者常有其它电解质紊乱的症状,但尚有小部分患者仅有关节炎表现。该患者除关节炎外其它GS相关症状不明显,如肢体乏力、肌肉酸痛、抽筋等,因此容易被误诊。

诊断CPPD,影像学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是X线。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沿软骨分布的线性钙化,尤其呈双侧对称性[4]。但X线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差,早期CPPD显影不清,容易漏诊。而在双能CT中,尿酸盐结晶表现为绿色,钙盐结晶则为粉色[5],而且能够定位结晶是在软骨表面还是在软骨中,因此双能CT可以非常直观、准确鉴别痛风和假性痛风(如图3所示),这也是首次报道利用双能量CT诊断Gitelman综合征合并假性痛风。

目前GS尚无法治愈,只能是纠正电解质和代谢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假性痛风治疗措施主要为控制炎症,因此其抗炎治疗策略可以借鉴痛风,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等。与痛风患者可以进行降尿酸治疗不同,CPPD的管理目标中未推荐以减少焦磷酸结晶为目的的治疗措施[6]。但在GS患者中,适当补镁可以预防CPPD。对于已合并CPPD的患者,理论上纠正血镁水平可以促进焦磷酸钙晶体的溶解。因GS相对罕见,目前缺少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这一点;在此类患者中开始补镁治疗是否需要预防急性复发也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肿痛
非甾体抗炎药疼痛治疗药物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治疥疮
补阳还五汤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
怎样合理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藏虱
包衣抛光工艺对消炎利咽丸溶散时限的影响
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处方工艺研究
关节肿痛可用盐饭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