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

2019-06-09 10:18何淑铭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阶段培养策略

何淑铭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的主要教育目標,教育部门对这个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品德与社会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平台,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阶段  品德与社会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80-01

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小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性意义,结合这门课程的教育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自身所坚持的教学理念以及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理解这门课程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在小学生身心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形成清楚的认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融入到教学目标当中。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是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新能力这个教学目标的前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将研究新课改内容作为着手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方向,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

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1]。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意识得到提高,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例如,教师讲解到“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点探究,教师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家和万事兴是大家所熟知的传统古训,那么其中的和与兴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不同的学生思考和理解这句古训的角度不同,学生在小组间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是其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包含的很多内容都是以生活元素或者实际案例的形式呈现的。这样的知识点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在更加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例如,教师讲解到“安全的成长”这个部分时,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并能珍惜生命。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作为背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比如,看到一个学生落水的情境、家中的电器起火的情境、在公共场合与父母走散的情境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表演不同的情境,并在表演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另外,教师也可以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案例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判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自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四、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活动

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仅仅将课堂作为教学平台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局限性[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形成一股教学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讲解到“亲近家乡”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附近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进行参观,每个学生在参观之前应该自己查找一些关于家乡的资料,从不同的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在参观活动时,学生分别担任“导游”,为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准备的资料。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介绍方式,在介绍形式方面进行创新。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一名“最佳导游”。

综上所述,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已经成为了一种教育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应该在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特点形成清楚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及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通过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展开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为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桂先元.利用多媒体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80-81.

[2]刘晓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35+165.

[3]周筠.走进生活 巧妙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构建生活化学习方式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24):77-78.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阶段培养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