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品质培养进行到底

2019-06-11 11:48周如俊
职教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波西摩托车核心

周如俊

我们常说产品品质、生活品质,但是对于工作品质却提得很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罗伯特·波西格的著作《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对“品质”一词有了全新理解。这本书提示的理念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细细品味。

波西格认为,世界分为品质、心和物。品质是二元世界之外的第三种元素,是能够把二元世界统一在一起的元素。品质是让人和世界能够和谐相处,人能够接受技术并且拥抱技术的关键。波西格研究东方哲学、体验禅修的意义,他心中所谓禅修即是“心灵的培育”,也就是将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由此联想到职业教育,我们应培养的学生具备怎样的道德情操、人文修养、专业技能和精神支撑?究竟要给予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以什么的品质?在波西格看来,很多摩托车专业人员对待摩托车也很粗鲁,“他们都是专业人员,做起事来却像猩猩一样,没有真正地投入”。究其内因,就在于工匠精神的缺失。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也是职业教育提升学生品质的题中之义。这种“品质”培养永遠是一个进行“时态”,包括核心价值、核心行为、核心思维与核心能力的培养。

1. 核心价值。波西格指出:“佛陀或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这种快乐工作的价值导向,即是培养学生敬业精神,体现为把工作当修行,通过工作,提高心性,修炼灵魂,当成一生的信仰和追求。有时,职业教育在片面追求技能培养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鲜活的生命个体。其实,“追求技术的愿望和对技术不断追求的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理解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以寻找人生最大的快乐。

2. 核心行为。波西格认为:“事实上,要心平气和并不简单。那是整个事情的灵魂,(摩托车)保养的良好与否就取决于你是否有这种态度。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是心平气和的具体表现。最后考验的往往是你的定力。”这种“心平气和”的工作行为,即是培养学生专注精神,体现为“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状态。表现在职场上严格遵循工作标准,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按要求做到位。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做到完美,这是“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教育教学中要贯穿“8S”现场管理理念——“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培养学生“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的专注精神。

3. 核心思维。波西格认为:“修理摩托车其实是一个理智的和需要科学方法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只需要熟练技术的劳动。实际上,修理摩托车最重要的工作是‘仔细观察和精确思考。”这种维修的工作思维方法,即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体现为“超越平庸,选择完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练就令人叹为观止的完美技艺”;具有理性思维,适应全新的领域、全新的职业岗位和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具有批判思维,做到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具有创新思维,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勇于实践、不惧失败、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此外,还要具有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的思维。

4. 核心能力。波西格认为:“熟练的技术往往也是一连串推理的过程。修理摩托车的过程,就是不断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的过程”。这种维修的工作推理能力,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为“追求突破、追求革新”。强调“执着、坚持、专注”,强调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最核心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更好适应社会进步、技术变化、企业转型、岗位转换的要求,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谋求良好的生存、发展,拥有幸福人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以及良好的抗挫能力等;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和运用的专业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和运用的方法能力,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社会能力。

(作者系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猜你喜欢
波西摩托车核心
开摩托车的闪电小鸡
灿烂又孤独的王尔德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图侃天下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有心与无意
好玩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