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9-06-11 11:48缪小燕
职教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机遇大数据时代挑战

摘    要:大数据时代,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更新。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机遇,努力探索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并从规范运用大数据的程序、建立精细评价模型、因材施教等三个方面给出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机遇;挑战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SJSZ678);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2018年度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8SZZX010)

作者简介:缪小燕,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4-0069-0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的高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被定义为“大数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这些大数据提到了战略层面,属于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要求社会各界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打破过去传统惯性的方式方法。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推动着社会进入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并不单指狭义上的“数据量庞大”,它还指大数据技术能够从各类数据中找到关联性,从而收集到人们需要的信息。作为互联网数据系统中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在知识性,还是在思想性上都最为活跃,其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科学研究和思想教育等都深受时代的影响。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管理型人才,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学生整体综合素养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积极地探索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把思政教育工作与大数据结合起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使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已成为每个高职院校应当高度重视的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大数据技术可以多渠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上课传统的做法是,通过课堂观察、交流互动活动等途径,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的方法主观性强,缺乏精准性和及时性,学生潜在的思想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发现与解决。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各类数据信息来革新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比如,根据学生刷卡消费记录、图书借阅量、网页浏览信息、网络发布内容等情况,在大数据应用平台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虽然,学生的内心动态不可见,但数据是直观的,数据分析将学生思想变得可视化。教师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理解与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能够掌握教育的有利时机,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思想偏颇,促使教师及时做好防范教育工作。

(二)大数据技术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大数據技术可以让教师收集和分析学生相对完整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信息了解个体的家庭环境、人际交往、受教育经历、心理状态等情况。这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认知是不存在片面性的,比如,某位同学一个学期内迟到了五次,平均每月一次。按照常理的经验来说,教师会有两种做法:认为该生迟到频率不高,直接忽略他的迟到行为;单纯统计迟到次数,并认为是该生行为太过懒散导致迟到的。然而,在大数据支撑背景下,采用数据的运算或相关的解读,教师可以掌握该生当日迟到是否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关联、是否迟到有规律性(如只针对某门课程的迟到行为)、是否修正过自身迟到行为。该生的迟到行为都可以通过大数据信息,提供个性化分析,便于教师掌握实际情况。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出现偏差的比率要远大于本科类高等院校学生,因此,追踪每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数据轨迹,将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天赋等加以数据形式的量化,全面精确的把握每位学生行为习惯的数据,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服务,进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大数据技术可以构建多维度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

目前,很多院校都致力于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打通了学习系统、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在线资源等壁垒,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而构建大数据评价体系,是开展个性化、差异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应主要侧重于学习成效、生活状况、价值倾向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数据挖掘与评价模型构建。通过构建大数据评价系统,把学生学习行为、思想行为、生活行为通过数据化方式予以呈现,并对学生行为特点、行为规律、心理活动、精神健康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多维度把握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和规律,找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方式。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从流程范式转变为数据的精细甄别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程序是:明确研究目的→设计问卷→确定调查总体→编制抽样框→抽取各类样本→评估与分析样本质量。这套流程比较严格和规范,属于传统的科学化研究范式,样本的误差也比较小。而大数据时代,实现了“样本=总体”[1],其收集的信息量大,并且是实时更新的。但是,未经关联与整合,这些信息繁冗杂乱,甚至会出现虚假信息的情况。大部分数据信息是预测,这就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里大数据时代技术的运用导向可能不可靠 。[2]因此,当教育工作者在甄别数据的时候,真实性和有效性要及时得到验证与确认,不能让大数据提供给教师的信息变成“双刃剑”,用错误的信息去标签学生。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既能收集数据,还要分析数据,在数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大数据采集与学生隐私意识间存在矛盾

人们的一切活动在大数据面前变得透明且有规律可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就能够知晓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动态,进行有预测性的教育和引领。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收集学生所有的生活和学习数据。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校内基本形成一个社会生态圈,学生的所有信息都会被记录,比如,一卡通消费记录、借阅书籍量、出入校园和宿舍的门禁时间、学习成绩、选课情况、各类获奖或违纪记录、宿舍卫生成绩、网络空间里的各种言论、平台发布的照片和视频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学生的隐私。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个体意识越来越强,法律层面上的隐私保护意识也与日俱增。当学生相对敏感的个人信息被用于教育过程中的数据佐证时,势必会产生极大的排斥感,这种排斥感来源于对个人信息被监控的不安全感。另外,校园一卡通几乎包含了学生在校的所有生活轨迹,如果这样的隐私信息在信息系统缺漏的情况下被泄露出校园外,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也是现实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多元价值思潮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经验证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校以后不久,往往会处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未来认知的迷茫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着新的信息的大数据时代,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西方国家利用影视文化作品进行价值观输出,甚至有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历史的必然性,这些信息干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践行,学生很容易在这些信息中迷失自我。

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技能型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3]如何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努力思考。

三、大数据时代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勇于面对时代的变化,直面大数据积极应战,切实加强和改进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

(一)做好宣传,形成共识,规范大数据运用的程序

要充分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把控学生思想动态中,加强大数据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科学性的宣传;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大数据运用是在信息时代的科学手段,只要规范技术,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数据隐私的等级保护,符合伦理道德,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学生的隐私会被随意泄露。另外,数据要变得有价值必须要互相关联、实现共享,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辅部门、家长、学生等不同层面应达成共识,各部门数据打破壁垒,形成数据共享,建立和完善大数据管理制度,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宏观数据整合与筛选,逐步构建标准的数据整合工作流程。这样,才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中占领先机和处于优势地位。

(二)投入专项资金,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大数据的精准评价模型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各类数据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后进行精准评价,而这个就需要建立数学模型。用物联网等平台收集学生的大数据,利用聚类、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从学生家庭信息、消费能力、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和网络痕迹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进行定量精准分级。主要以校园一卡通消费信息、教务系统成绩数据库、图书馆书籍借阅记录、宿舍门禁信息、集体活动、评优或违纪记录、心理评价得分等多维数据为主。同时,对精准化评价模型的有效性采取多渠道方式进行验证和改进,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和高效化。

(三)因材施教,适时进行正确价值引导

“有教无类”是我国自古以来的教育理念,指出教育要因材施教。大数据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样,对教育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应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分析学生关注热点,课程内容也可适时调整,定制教育学生的“私人套餐”。当前,各大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模式比较流行,其教学效率也比较高。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道德品质及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轨迹,关注他们感兴趣的热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引领和情感上的关怀,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这些热点事件中,正确认识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变革型的变化,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职业院校的特点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结合到一起,牢牢把握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引导力。

参考文献:

[1] 张轶辉.大数据驱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优化[J]. 现代教育科学,2017(6):64-69.

[2]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 靳诺.牢牢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N] .中国教育报,2015-02-02(1).

[4] 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 . 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Big Data Era

MIAO Xiao-yan

(School of Equipment Engineering, Jiangsu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College, Changzhou 213147, China)

Absrtact: In the Big Data Er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quired to change and updat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should be good at grasping the opportunities, actively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s, striving to explore new 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Big Data Era. The concrete 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are provided: standardizing the procedures of using big data, establishing fine evaluation model and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ig data era;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责任编辑    李    漪]

猜你喜欢
机遇大数据时代挑战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