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桂花雨》为例

2019-06-11 11:56周默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乡议题桂花

周默

一、关于“1+X”联读

“1+X”联读教学中的“1”指基于教材内一篇课文,根据联读议题,加上“X”,即与课文相匹配的一篇或多篇文章进行阅读教学。与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相比,“1+X”联读教学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容量和阅读空间;通过比较、对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习得阅读方法,提高鉴赏力;实现与文本信息联结,使阅读的触角伸向多角度、多视点,让阅读更有深度。

“1+X”联读教学是通过发挥语文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将大量的课外阅读纳入课堂,从而改变语文教学方式。

二、关于议题

以“1”为本,如何选择“X”,如何实现“1”和“X”的联动?关键就在议题的选择。好的议题,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在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发掘“1”的一个典型特征,可以是内容的角度,可以是表达特点,可以是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某种观点等,即为“议题”。再围绕议题选择有相同特征的“X”文章,形成联读。议题可根据“1”的文本特征,从许多角度来选择,如:

(一)着眼于描写内容或主题的一致性

如都是描写了母亲,赞扬了母爱的伟大。联读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发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来探究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着眼于描写对象或内容的相对性

有时,我们为了进行区分一些共性之外的个性特点,需要进行比较阅读。这样的议题让学生在“同”的前提下学会求异思维。

(三)着眼于文章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文章的结构安排上多次出现反复?伏笔铺垫的作用?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这些对学生来说往往是难点。但当我们有意识的把具有类似特点的“X”与“1”联读,难点反复呈现,反复训练,也许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四)着眼于相同作者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语言风格的感受,同一个作者借不同的事物表达相同的感情……在对比阅读中了解文本,更走近作者。

(五)着眼于相同的文体

具有相同文体的“X”作为补充,会对这种文体的学习更加有效。如学习诗歌,我们可以选择同题材、同主题、同作者的诗歌来探究诗的共性,让学生把握诗歌这种文体所具的特征。

以上这些角度因为与“1”的某种共性补充出现,丰富了阅读的内容,强化了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的领悟,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语文能力。

三、“1”在不同议题下“X”的内容选择

相同的“1”,即同一课题,因为议题选择的角度不同,可以呈现出许多“X”的选择可能性。也就是同一篇课文,根据其本身的文本特点,有许多种联读方式的设计。本文将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桂花雨》为例,浅谈联读文本可变量“X”在不同议题下的几种选择设计。

(一)着眼于主题——思乡

《桂花雨》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琦君的另一篇散文《月光饼》,写小时候中秋节吃月光饼,搜集饼上的五彩画纸以及与表姑因为月光饼争吵又和好的故事,表达了她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對故乡的深深眷恋。抓住同是“思乡”的主题,联动两篇文章。通过比较,发现思乡情分别通过“桂花”和“月光饼”来表达,借不同的物,抒相同的情。

(二)着眼于文中“人物”——母亲

《桂花雨》中琦君写到母亲三次:母亲要收桂花送给乡亲;母亲和我摇桂花树;母亲总说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香。联读《粽子里的乡愁》和《团圆饼》,三篇文章琦君都在回忆童年往事,三篇文章里,都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母亲。可见母亲在琦君心里的分量以及对她的影响之深。再出示琦君几篇文章的题目就可见一斑:《母亲》《母亲的书》《母亲的金手表》《母亲的手艺》《母亲的偏方》……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从三篇文章的联读中虽感受到母亲的形象,但还是无法将母亲的全貌展现在大家眼前,只有走进琦君的书里,你才会看到更立体,更丰满的母亲形象。此时推荐阅读散文集《母亲的金手表》,从“1”到“1+X”再到整本书阅读。学生不仅更了解琦君,了解了母亲,同时,也会看到在琦君童年印象里形形色色的其他人,丰富有趣的其他事。

(三)着眼于情感表达的寄托——桂花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寄存了琦君对故乡太多的回忆。那桂花树上有亲人与邻里一张张熟悉的笑脸,那桂花树上有一幕幕深入骨血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借着写桂花,表达了“故土情结”。所谓“月是故乡明”,这种情结,在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都有,《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故乡的云》林红宾;《家乡的桥》郑莹;《水墨菱塘》吴建。这几位作家又是把满怀的思乡之情寄托于何物?

再看“桂花”,除了表达思乡之情,这个意向还被用来抒发哪些情感?桂花在我国古代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中秋节时,民间有做桂花月饼、桂花糕的习俗。在古代,桂花还是友好和吉祥的象征。战国时,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花表示友好。据《晋史》载,晋朝郗某对策考第一。武帝问他,他回答说:“臣今为天下第一,犹犹桂林一枝。”应试及第称“折桂”,即由此而来。再如“蟾宫折桂”典故的由来,含桂花的古诗名句等,这些内容的联读都拓宽了学生的阅读,丰富了阅读体验。

(四)着眼于写作特点——桂花香的反复出现

细读课文,不难发现课文一共五次写到桂花。第一次“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第二次“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第三次“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第四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第五次“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这样的写法不重复啰嗦吗?引导学生发现多次描写起到的强调作用,明白多次写到桂花是为了借桂花表达思乡情绪。而且这是一篇散文,五次对桂花的描写散落在课文中,将它们串联起来更巧妙地让人体会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这样反复的手法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不少《小蝌蚪找妈妈》《生命 生命》《地震中的父与子》等,通过回忆比较,唤起已有经验,感受反复写法的不同作用。

“联读”促进课内大量阅读,它突破了课内只学一篇课文的模式,以“1”带“X”,甚至是多篇“X”或整本书。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变量“1”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学情灵活选择联读的“X”选文。这种灵活的选择,使得阅读内容多元化,阅读视角多样化;使得学生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从而提升文学素养;实现学生与文本信息联结,习得更多阅读策略,使阅读更有深度。

【参考文献】

曹鸿飞. “1+X”联读:创新课文“新阅读”

猜你喜欢
思乡议题桂花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桂花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静夜思乡情意浓
思乡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本期主题:思乡
思乡美丽又忧伤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