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理念的实践性

2019-06-11 10:57张宝歌韩嵩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1期

张宝歌 韩嵩

[摘 要] 长期以来,大学理念成为“高位概念”,大学实践在缺乏大学理念指导下呈现出认知与行为错位、供需关系错位、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错位等问题。大学实践应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应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要等成为大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实践理性认知的统一,大学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价值诉求的统一,国家、社会和市场利益选择的统一是探讨大学理念与大学实践统一的关键。

[关键词] 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大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19)01-0029-06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19.01.005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性认识,是“大学是什么”的理性思考;大学实践是人们基于一定时期大学理念的基础上的实践行为,是“大学做什么”的现实选择。随着“理性主义大学理念”逐渐衰弱,“实用主义大学理念”不断变异,“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日益呈现,大学在社会互动中暴露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大学在变革与发展中呈现出大学理念与大学实践的认知与行为错位、供需关系错位、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错位等问题,引发学界的深刻反思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索大学理念指导下的大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学组织及其运行的复杂性,大学实践应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大学实践应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和大学实践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要等问题成为大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实践应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人是大学发展的基础,大学是人发展的载体。大学理念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融合、相伴而生。大学不是用理念指导人的成长,而是人的理念赋予大学以生命。究其根源,人的发展是大学理念形成的基础。“在理念世界中,所有变化的、看得见的和短暂的事物都存在着自己不变的、非物质的和永恒的形式”[1]。因此,大学是人的生存理念由具体化向抽象化,个体化向群体化,个性化向共性化的迁移。可以说,大学理念包含了哲学视角的理论理念和教育学视角的实践理念,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实践理念的综合反映。大学办学理念的問题主要体现在办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如学校办学目标、类型、层次和学科定位等。

(一)大学实践的教育理念思考

大学自产生起,就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和责任,因此,大学需要不断反思,厘清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实现大学所肩负的理想。大学不是社会,却承载社会的理想;大学不是政治,却肩负国家的政治夙愿;大学不是文化,却承担传承文化的重托。大学不是没有理念,而是没有了大学理念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学不是没有理论,而是理论来不及实践,导致大学丧失了自身理念的理论创造和社会实践。大学从不缺少理念,也不缺少研究理念的理论,更不缺少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大学面对阶段性发展困惑,理论者、管理者和实践者都认为大学缺少理念,可以说,大学理念的研究从未间断和停滞。大学之所以会产生和发展,就是基于某种理念,因此,大学理念就是社会人发展的理念。当前大学理念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着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进行哲学思考,核心就是要不断厘清“大学是什么,大学做什么,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的问题。面对大学理念理论认识、社会实践的迷茫和分歧,理论者、管理者和实践者一直“雾里看花”,而成为评论者和被评论者,在大学理念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余,会陷入理论的思考和现实的反思。

当我们讨论大学实践的时候,一直绕不开的话题是“大学实践理念缺乏”的问题,一直没有说清楚的是“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事实上,我们混淆“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说明我们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分不清理想大学和现实大学之间的差距。大学办学过程中,需要承载太多的理性内容,而忽视社会发展需求,大学的发展及办学者对大学理念的认知和体验存在差异,导致办学中盲目攀比,盲目跨越式发展,使许多大学在攀比和跨越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丧失自我,“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千校一面和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个性”[2]。理想大学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大学的自然属性。同时更要兼顾大学的社会属性,而现实大学考虑更多的是大学的社会属性,大学办学理念受到更多的社会因素制约。尽管我们意识到大学已经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但是办学过程中却被这种功利性大潮推动,这就是大学面临的困境,也是学者们不断呼吁的“大学的传承与守望”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地位越来越低,甚至越来越不像自己的过去,不是因为其创新能力下降了,而是因为其守成能力丧失了” [3],大学在其办学过程中,如何寻找和建构更合理的办学理念,并以此来指导大学实践,对处于办学理念困惑中的大学来说是重中之重。

(二)大学实践的教育理念定位

大学实践到底应当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日渐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长期以来,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认识上虽然不统一,但对于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就是研究如何培养人。大学理念作为人们对大学本质的理性认识、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念,是指导大学实践的重要依据。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没有理念指引的大学实践,是一种‘盲,而缺乏实践的大学理念,则是一种‘空”[4] 。潘懋元教授也明确提出:“大学理念虽然是一个上位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哲学概念,但它不仅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而且涉及到时代、社会、个体诸方面的因素。从‘理念切入,不但可以更好地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规律,而且能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规律如何制约和支持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追求。”[5]因此,探讨大学实践必须实现大学理念、教育理念和大学实践理性认识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一是立足大学本质认知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既然大学理念是一种认知观,就说明大学理念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者的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学理念既是一般性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办学理念基础性的指导思想,更是对人自身发展及社会需求诸多因素的认知、发现和探索的结果,研究理念必须回归到人自身,才能梳理出大学理念指导大学实践的线索和路径;二是立足大学定位认知大学理念定位和大学办学理念定位。定位一词是由美国人艾里·里特(Alrits)和杰克·特劳特(Jacktrout)在1972年首先提出来的, “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 [6]。大学也一样需要合理定位,大学理念无疑是对大学办学的一种思想定位,而这种思想也需要定位,大学理念定位是对大学定位的一种元思考,通过这种研究深入分析大学理念本身的内涵、范畴和基本观点;三是立足同一角度认知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认知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就如同一项研究,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所得出不同的结论具有重要价值,而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研究不同的问题,则没有意义。研究大学理念需要进行定位研究和思考,才对大学办学具有科学和有价值的指导意义。面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研究大学理念定位就是要通过大学理念的理性认知,不断完善大学理念,从而对时代发展中的大学进行最有价值的指导。

二、大学实践应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

大学理念无论如何变革,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发展始终是大学最根本的职能。而关于大学究竟“培养什么人”这一话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理性主义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人”,即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造就全人;工具主义则强调大学应在培养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的大学一直强调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

(一)大学实践的培养目标转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大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当前,大学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趋势日益显现,部分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呼声高涨。综合分析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尽管大学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是办学功能,但调节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杠杆却是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了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大学不得不以牺牲自己“悠久办学历史和特色”为代价,痛下决心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并进行自身转型,以防止在市场经济洪流中被淘汰。大学在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改革不断出现极端化倾向,专业市场化、课程模块化,理论知识不断消减,实践训练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成为办学主基调。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普通教育目标淡化,科学教育目标层次偏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和个性发展受到忽视等问题[7]。当然,谁都无法阻挡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更应引领社会进步,不能也不应该“抱残守缺”传统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期望大学“回归传统”。

功利主义为代表的以市场应用为核心的大学培养目标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大学过于强调以人的技能培养为目标,弱化了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培育,导致受教育者自身完整性的丧失。博雅教育、完整教育被专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等所取代,教育成为获得职业的手段,“为了招揽学生,同时受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驅使,许多本科院校丧失了使命感,对其应负的使命认识不清,眼光短浅地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以其注重技能训练而支配着学校”[8];二是过于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导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大学面对市场竞争压力,抢占市场热门资源的热潮必将掀起,竞争的无序性必会凸显,大学如同培训机构一样,追求“短、平、快”,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从而丧失大学自身的历史文化和专业积淀;三是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个性发展,忽视个体生命和成长教育,导致涌现一批社会适应不良和身心不健康的高知群体。大学的人才培养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言,“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9] 。

(二)大学实践的价值诉求统一

大学实践应当实现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价值诉求的统一。大学发展存在认识和实践分歧,主要是因为大学自身在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中的不统一。就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而言,涉及的是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这些人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大学理念的定位。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首先是从市场出发,以了解和分析顾客的需求心理为出发点[10]。因此,大学实践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价值诉求的统一。也就是大学管理者的大学理念和大学办学理念最大程度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领会和接纳,管理者的价值诉求有效地转化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理念的理论和实践转变成为实际效益。

实现大学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价值诉求的统一,应该立足以下3方面:一是大学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价值认知必须一致。即大学校长先进的大学理念必须被教师和学生共同认知和接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理念集大成者,更是大学办学理念领跑者,只有大学校长具有先进的大学理念,内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的发展与变革。我国大学长期以来在选择大学管理者时,对大学管理者是否具有先进的大学理念并不重视或者说不够重视,没有将大学看成一个培养人才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或机构。日前,“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说明理性主义者强烈渴望大学回归“学术家园”和“精神家园”的诉求越来越强。大学在建设“双一流”大学时,更加渴望和呼求蔡元培、梅贻奇式的大学校长,大学管理者不仅自己应当具有先进的大学理念,还应当具有指导教师和学生理解大学理念的能力;二是大学管理者必须尊重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大学必须打造优秀的教育者团队,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价值选择。教育者既是大学理念的研究者,也是大学理念的实践者,大学教育者不是大学发展的旁观者,而是大学变革的参与者。因此,大学教育者对大学理念认知、领会和研究水平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格调、办学水平和办学方向。梅贻奇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提到:“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者一直“游离于大学办学之外”,没有将自己融入大学的发展中,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大学在发展与变革中大师贫瘠,对大学而言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为此,大学管理者应当充分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价值选择;三是大学管理者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大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雅斯贝尔斯强调“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把握安身立命之根” [11]。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对他们作为一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关注,是被忽视和弱化了的[12]。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划一性,学生被动接受而非主动选择,学校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和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人格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指导。可以说“构建合理、积极的社会关注策略是推动社会关怀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13]。事实上,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里接受的培养也应该是多样的,大学不培养单一类型的大学生[14]。因此,大学管理者必须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三、大学实践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

面对功利主义大学理念极端发展,现代大学被重新认为是各个社会部门的服务站,其中最重要的或唯一重要的社会部门,就是国家机器和公司[15]。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出现学校与资本联合的新趋势,被西方学者称为“学术资本主义”。大学渐渐颠覆几千年来的传统,已然走向了市场,高等教育以一种新的可怕的市场力量被重组[16]。大学的人才培养完全被市场左右,正如金耀基描述的当代美国的大学形态,他指出:“由于知识的爆炸及社会各业发展对知识之依赖与需要,大学已成为‘知识工业之重地,学术与市场已经结合,大学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而教授之用心着力所在多系研究,教学则越来越被忽视。教授的忠诚对象已不是大学……。”[17]大学的社会服务表现为教授成为公司董事,学术成为资本,“他们是来自公立院校中的充当资本家的大学教师,他们是政府资助的創业家”[18]。面对大学市场化,我们不禁反思,大学与市场联姻是必然的吗?“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影响。” [19]

(一)大学实践的企业化需求

把大学办成企业,显然是一种颠覆。一方面大学与企业存在质的差异,既不生产产品,更不考虑利润,无法按照市场的标准衡量大学的效益,同样大学也无法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变化。如大学的专业、课程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但不能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或者改变,勉强为之,必造成大学变革成为培训学校,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大学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知识,大学就传授什么知识,大学沦为市场的附庸;另一方面大学过度市场化,教授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必然引发大学功能的舍本逐末。教授的教学和科研不为大学的人才培养服务,想方设法为市场服务,结果是以牺牲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能和人才质量的长远利益为代价,获得短暂的经济效益。大学产业化加剧,不仅割裂大学文化传承和追求真理的使命,更会使大学丧失对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和批判能力。现象学家胡塞尔从更为根本的哲学角度明确地指出,我们时代面临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以一种实证主义的观念来对待理性、人、科学等一切方面,当然也包括大学。胡塞尔认为,在其本真的含义上,是理性给予一切被认为存有者的东西,即一切事物、价值和目的以及最终的意义[20]。从大学的历史发展看,大学从未脱离市场,大学以特殊的方式一直为市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企业精英无一不是拥有大学经历,变化的是市场需求更加不理性,更加急躁,更加急功近利,这种心态投射到大学上,使大学变得不理性和功利化。从大学变革者的不安及矛盾中可以发现,大学面对市场化表现出纠结的状态,说明大学已经意识到,大学的市场需求理念已经背离了大学自身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

大学应当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提出:“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21]大学一直通过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探索、解释和揭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问题。而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要求“大学要走出围墙,把大学的知识和技术优势推向社会,让大学中的专家、学生直接参与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实现大学与社区、社会的一体化”[22] 。大学服务功能的提出,意味着大学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大学应当如何为社会服务,“象牙塔”如何向“服务站”转变成为新的困惑。过度强调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不仅不考虑本身的专业是否能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问题,还忽视大学自身精神和文化价值,大学逐渐成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本与社会服务并不矛盾,但是过于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否认了大学原本的社会服务职能,还将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其社会服务功能割裂,使大学陷入迷惘和困惑。

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大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大学为社会服务应当是其根本职责所在,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和理解大学为社会服务。大学从出现,就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己任,不断探索如何更有效、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因此,大学不断调整和变革自身的专业和课程,以达到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要,更好的参与社会建设和为社会服务。但是为了 标签化的社会服务而选择内容、创造项目,达到表面的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现象,无疑是对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误解,更是对社会服务理解的断章取义。国内外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对大学理念不断质疑和争论,主要原因在于原本坚持的理想、信念和尺度,在现实中不断受到挑战,不断被否定。20世纪美国教育家弗莱克纳斯和赫钦斯都非常激烈地抨击功利主义大学理念,他们都明确的表明,大学应该与社会保持距离,而不应随波逐流地成为社会服务机构[23]。当然,大学独立的坚守也是存在问题的,缺乏从大学本质上认识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将大学看成独立于社会的个体是不全面的。无论“象牙塔”式的大学,还是“服务站”式的大学,都应将为社会服务作为己任,本质上无差异,只是形式和内容上不同。所以,大学理念无论如何定位,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都是大学永恒的主题。

(二)大学实践的利益体需求

大学是社会和市场共同的利益选择体,大学的发展与社会和市场关系紧密,正如法国学者布尔迪厄所言:“其实,学校的上流精英就是一种国家精英,他们一定程度上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打着献身‘公益事业的旗帜,为国家‘上层利益服务” [24]。社会和市场都在大学选择有利于自身体系发展的精英,而国家旨在培养全民成为满足社会各群体、组织和机构需求的个体。因此,国家对大学的要求是培养整体的、综合性的人才,而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的要求是培养具体的、专门化的人才,导致国家、社会和市场利益选择的冲突。大学面对这种冲突,应当保持理性的认识和客观的清醒,那就是大学不单单是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更是要满足国家的需求,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服务,这就需要大学理念应当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为此,大学应当努力实现以下3方面的目标。一是大学理念应当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大学理念定位应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我国国家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同志曾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 “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5]。习近平同志对高等教育的定位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最大的实际,也是办学的根本” [26]。可以说,为当代大学的发展与变革指明方向,也是大学理念定位的出发点。大学在其发展与变革中,对于来自各方的声音需要辩证地吸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以冷静的视角应对社会的变革,不能随波逐流。面对国家教育改革,如“大学扩招” “一流大学建设” “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等应当全面审视,这些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的前提下的重要举措,并不是“一刀切”式的改革;二是大学必须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唯社会服务”。大学需要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己任,但大学不能為了社会服务而迷失自我,更不能削足适履而勉强为之,这不仅违背服务初衷,更无法真正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为此,大学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进行科学的大学理念定位,形成独特的大学办学理念,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培养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有用的人才;三是大学必须与市场结合,但不能沦为市场附庸。大学培养的对象是人,不是机器,更不是产品,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可能成为标准件,而市场对人才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培养人才需要结合市场需求,适度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但不是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大学就培养什么人才,这样大学培养的人才只能成为市场的跟随者,而不会真正成为市场的建设者,大学也将因为无法跟随市场经济变革的脚步而被淘汰。因为大学对人的培养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和局限性,所以人的成长需要终身学习和发展。大学只能为其成为社会职业精英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不是打造一个几十年都不落伍的人。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指导下的人文精神的弱化,更是对大学文化的毁灭性打击。如果大学真的连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都丧失,那么大学就已经失去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Olaf Pedersen. The First Universities:Stadium general and the Origin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Europ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9-10.

[2]刘振天、杨雅文.大学定位:观念的反思与秩序的重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94.

[3]徐显明.大学理念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10(6):40.

[4]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9):54.

[5]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6][10]艾里·里特,杰克·特劳特.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6.

[7]曾昭伦.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J].人民教育,1952(9): 6-9.

[8]〔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 ·经验 ·问题与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18.

[9]康健.威斯康星.思想与当今高等教育改革[J].外国教育,1998(4):21-25.

[1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12][14]郭明顺.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85、86.

[13]焦岚,郭秀艳.社会关怀提升大学生心理生活质量[J].教育研究,2014(6):118.

[15]〔美〕三好将夫.全球化、文化与大学,王逢振.美国大学批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96.

[16][23]王卓君.现代大学理念的反思与大学使命[J].学术界,2011(7):138、142.

[17]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

[18]希拉 ·斯劳特,拉里 ·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19]王卓君.中国大学外部经济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20]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3.

[21]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2.

[22]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8

[24]〔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70.

[25]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9):5.

[26]闫景臻.习近平关于教育的最新思考[N].光明日报,2017-1-4.

On the Practicalness of University Idea

ZHANG Baoge,HAN Song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China)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ideology of the university become "high concept", the university practice of university in the absence of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showing the dislocation of cognition and of behavior,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 dislocation, stakeholder value demand dislocation. The problems that must be faced and solved by university are what kind of educational idea should be based on the university practice should realize and what kind of training objective and what kind of social need to meet. However, the unity of university idea, university running philosophy and the rational cognition of university practice, the unity of the value demands of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educators and educatees, the unity of country, society and  market interest selection are the key of the unity of university idea and university practice.

Key words:   university idea; university running philosophy; university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