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土壤 盛开五朵“金花”

2019-06-11 07:27黄靖刘莉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发现美创造美传统教育

黄靖 刘莉

【摘 要】美育是生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四川省宜賓市中山街小学推广“川剧进校园”“我们爱合唱”“儿童歌舞剧”“打击乐”“儿童版画”五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关键词】生活教育 发现美 鉴赏美 创造美 传统教育

陶行知先生视美育为生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在办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感受和认识美的能力,才能成长为有审美素养和高尚情操的人。通过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我们学校以“夯实艺术素养,传承优秀文化”为使命,将人文教育特色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有机结合,着眼培养学生传统文化艺术,浸润传统文化情感,构建立体打造校园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思路,把学校的艺术教育扎根于生活的土壤,盛开出艺术教育的五朵“金花”。

一、川剧进校园,传承与创新

川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处川剧之乡的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为了把传承川剧文化和学校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优秀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厚重的生命力,中山街小学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传承创新之路。

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基本构建了“以专业引领为前提,以川剧教学为抓手,以活动训练为载体,以课题研修为驱动,以校本教材为依托”的川剧进校园的推进机制,形成了“三进一上”的川剧推广策略——川剧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上舞台。形成了一套以川剧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川剧进课堂》。

“川剧进校园”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了四川地区的地方戏曲和民族民间音乐,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而且,学生带动家长、学校辐射社会,培养了一批川剧艺术的喜爱者、欣赏者、表演者,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成立了师生川剧团,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坚持不懈的唱念做打训练。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师生们演唱的川剧曲目《断桥》《江姐上华蓥》《王二小》《古镇梨花》先后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及展演活动”“宜宾市教师节表彰大会” “翠屏区庆国庆文艺演出” 和“四川省区域艺术教育工作现场会”等表演活动,得到一致好评。学校川剧团的“变脸大王”们还走上了央视“快乐大巴”舞台,获得年度优秀表演奖。《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先后对学校川剧进校园活动给予报道。2015年3月2日,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宜宾市翠屏区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我校作“川剧进课堂”书面交流。川剧传承的花朵,绽开得越发灿烂。

二、我们爱合唱,人人都喜欢

陶行知先生认为: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应该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艺术内容,就该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就是从社会现实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兼顾了社会和个性两方面。学校的合唱团始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二十多年来,孩子们在一茬一茬地换。合唱团的保留曲目经一代一代的小演员传唱不衰,既有闻之心动的儿童歌曲,又有让听众耳目一新的经典民族歌曲。

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学校提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于是,开启了“人人开口唱,班班有歌声”的良好局面。

为了普及和深化合唱艺术,使合唱教学更规范,2008年,我们开始《合唱课外培训与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在原有《自编合唱基训》的基础上,增选了《合唱队的声音训练》《声乐练声曲200条》作为训练内容的补充。学生在合唱训练中成长,做到了班班有歌声,让合唱成为师生在学校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下午2:10—2:30,各班组织学生大合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歌唱欲望。

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感受音乐的情绪,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每年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合唱演出上十场,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树立了乐观向上的心态,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显著增强。

三、儿童歌舞剧,演绎生活百态

2011年,我校被确立为四川省儿童歌舞剧实验学校,我们开启了《儿童歌舞剧创编》的征程。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不断尝试着将我国优秀的经典的文化艺术形式,和儿童歌舞剧融合,创编出富有特色的儿童歌舞剧。儿童歌舞剧,已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张名片,从艺术社团到各个班级,全面铺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生们热爱歌舞剧,敢于自信地在舞台上表演不同角色。通过参与儿童歌舞剧的学习和展示,开放了心灵,走进了新我,表演技能和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孩子们自由生长,个性张扬。每周一班级文化展示,各班都以形式多样的歌舞剧形式呈现。在语文课、英语课、心理健康课、品德课、元旦班级庆祝等场合,学生们都喜欢用歌舞剧的方式来表达和演绎。

儿童歌舞剧教育开展至今,我校被列为四川省十所儿童歌舞剧教育试点学校之一,还承办了全省儿童歌舞剧教育工作培训会。我校编创的儿童歌舞剧《点亮心灯》在宜宾市第八届艺术节中获一等奖,省二等奖。我校编创的儿童歌舞剧《我爱我的新学校》在四川省儿童歌舞剧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

四、传承打击乐,鼓声震三江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是进行艺术赏析和艺术创造相统一的方式。学校要增加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活动的比重。我们把实践视野放在了中国鼓打击乐上。中国鼓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打击乐,是对鼓类等乐器的打击、演奏的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学习打击乐,有助于鼓舞师生士气,磨练学生意志,培养阳光向上的品质。

2008年,民族打击乐走进我们的校园,历经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山鼓韵》课程应运而生。我们在对学生的需求调查和学校资源评估的基础上,将《中山鼓韵》确定为活动类特色课程。主要以中国鼓打击乐为主要内容,以课外社团培训形式为主,学校成立了“三江打击乐团”,配置了专用场地,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山鼓韵》,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鼓声阵阵,打击乐之花盛开在四川省第七、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中。学校打击乐团的打击乐《哪吒闹海》《击鼓迎风 》分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通过一遍遍地修改与练习,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与此同时,情感也得到陶冶和升华。

五、少儿版画与川剧的联袂

陶行知先生强调,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艺术知识技能,更要在生活实践中习得。为此,我们学校致力于将宜宾的地方文化资源有效运用到美术课堂,以宜宾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为题材,采用版画新技法形成一系列创新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采取各种综合制版方式,创作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系列综合版画作品。

学校的美术老师利用各种具有特殊肌理的材料做版料,用剪、刻、撕、贴、揉等手段制作成具有凹、凸、平效果的印版,再综合运用凹印、凸印的方法来制作版画。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川剧艺术大花园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

现在,孩子们能够用综合版画展现出川剧丰沛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印象·川剧》《川剧·变脸》《僰都印象》等一系列作品应运而生,孩子们大胆的想象、精心的制作让日渐式微的川剧在当代逆风飞扬,让家乡的历史再放光彩,使人们从另一个侧面真切了解到川剧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让酒都再添新韵。就在刚刚举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我们学校的版画作品《印象变脸》和《川剧滚灯》获一等奖,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作品”。

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从陶行知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中,汲取营养,在传承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深深地扎根于广阔的生活实践中,五朵“金花”竞相开放。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美为核心,在传承传统化艺术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猜你喜欢
发现美创造美传统教育
浅谈对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浅议军校学员审美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美”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如何挖掘小学语文课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