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19-06-11 07:27胡龙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师生创设

胡龙

【摘 要】初中数学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学以致用的新型数学知识型人才。中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注重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的方法,即: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转变方式,引导主动学习;小组讨论,激活数学思维;师生互动,关注学习需求。

【关键字】初中数学 有效性 创设情境 数学思维 学习需求

中学数学作为基础逻辑学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能力。数学的课堂内容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培养方向。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抽象的逻辑思维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无处不数学,数学学习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知识时,内心难免紧张,担心自己无法吸收这部分知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情境,将书本上的内容放置到生活中,然后从生活入手,促进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认识概率》这一部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放下课本,回归生活。我拿出两枚硬币,跟学生们约定,如果两次抛掷的结果一正一反则是我胜出,如果兩次抛掷是同一面则学生们胜出。经过几轮游戏下来,根据游戏结果,我询问同学们,在我创设的这个情境中,我和他们的比赛公平吗?

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比赛规则是公平的。我通过这个简单情境的创设,可以以一种轻松地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下,更容易接受即将展开的新知识的讲述,而且,由于创设的情境涉及到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打赌”这一生活现象,所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很高。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充分结合,这种做法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这一方式来加以实现,并且,由于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有易于实施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轻松使用,通常学生会积极跟进教师的情境并参与教学,最终师生配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转变方式,引导主动学习

建立并形成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并且与同学合作性的探索学习,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的任务不是你讲的有多好,而是在于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去学,乐意去学,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动手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在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欣赏生活中的美。

三、小组讨论,激活数学思维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的思维广度是有限的,而几个人在一起则能把大家的想法融合起来,获得最佳的学习方案。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激活每个人头脑中的数学思维,取长补短,使每个人的数学学习都能得到优化。

例如,在《货比三家》教学内容讲解时,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针对课本中的思考题“小明家究竟应该买哪一台冰箱”为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同学们通过对比、查看图表等方式确定了那一台冰箱的性价比最高,完成了题目的解答。

小组讨论需要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问题的讨论类似于在小组中进行一场“头脑风暴”。预设的问题越有争议越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激烈讨论。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游说、解释,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起来,也便于学生将其他小组成员的解题思路、数学架构模式变为己用。也就是说,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数学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解题步骤,还可以使学生互相激发头脑中的数学思维,并有效扩充学生的数学视野。

四、师生互动,关注学习需求

教师是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者,只有当教师切身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时,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因材施教。因为数学学习的灵活性,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此时对学生加以疏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此外,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助力器,只有学生认可教师,才可能师生形成良好互动。

例如,经过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后,同学们对于全等三角形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学习过程中,我和学生角色互换,请学生上讲台讲解课程,而我以学生的身份坐在讲台下听课。在学生讲解过程当中,我会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如果同学解答不出来,可以求助于其他同学。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授课方式为我讲解了全等图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师生互动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明确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无法解决的难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而且,这种互动教学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当老师”的过程当中吸取知识养分,也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数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致力于让平面化的数学课程变得立体化、生动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一定可以建立得更加完善,并成为一个学以致用的新型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柴改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师生创设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