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行》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2019-06-11 11:53邓坤冯杰婷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校本评价

邓坤 冯杰婷

没有评价就没有教育,评价是教育的基础和重点,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追求。校本课程实施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理应采用发展性的原则。《雅行》校本课程实施中采用学生发展性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反思,不断改进,谋求学生、教师、课程和学校整体的共同发展。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学校在符合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和改进的活动过程。”任何一门课程实施都需要通过评价来检验其成效,并借此寻找更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途径。同样,校本化课程实施也需要通过评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价值判断过程,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雅行》作为我校的一门校本课程,同样需要评价机制来促使其顺利地进行和不断地完善。因此,本文探讨的是《雅行》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雅行》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發展性评价的特征

顾名思义,学生发展性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学生评价。《雅行》是一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课程,不同于需要考试的学科课程,那么,《雅行》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又有哪些特征呢?

1.1 评价理念

1.1.1 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纲要》特别指出:“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些规定要求课程评价要超越传统的评价模式,要注重过程评价和倡导发展性评价。

1.1.2 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要符合学校“博趣明慧、雅行育心”的教育理念,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的多元和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评价目标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评价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理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落脚点。“现代的学生评价,主要是用来诊断问题,改进教育,其目的则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评价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雅行》的学生评价机制是为了促进学生养好更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言谈文雅、举止优雅、秀外慧中的人。

1.3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多样化。学生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发展,也意味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情感态度、个体特征和自我意识。因此,《雅行》课程的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含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礼貌礼仪,甚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相帮助、大胆质疑、积极主动等,都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并认可个体发展的独特性,鼓励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积极评价学生。

1.4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多样化。本课程的评价以发展性性评价为主,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发展性评价方法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灵活多样,有访谈法、成长记录袋、观察法等,同时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1.5 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多元化。长期以来,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制定评价标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结果,成为评价的旁观者和被动者。我校的《雅行》校本课程评价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教师评价为主,让家长、学生、和社区参与评价,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让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区教育系统形成教育了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评价体现了教育目标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家长和社区的评价反映了对学生的期待,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使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反省自己,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

2 《雅行》校本课程为什么需要学生发展性评价

2.1 学生发展的需要

评价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康人格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丧失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新课程呼唤“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恢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之间的合作参与的情况。在《雅行》教学中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自律自强的优秀品质,对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2 课程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门课程实施都需要通过评价来检验其成效,并借此寻找更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途径。评价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校本化课程更需要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来检测其实施效果、完善课程的开发。同时,有效的评价还能发现校本课程本身的价值,达到校本课程的价值增值。

2.3 社会发展的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国强民富,必须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已经被发达国家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了的并已经取得巨大成效的评价方式,而我国受传统教育评价方式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量化评价,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但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以量化的方式描述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性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并实施发展性评价方式,这为我们大力实施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提出了现实的必要性。

3 《雅行》校本课程如何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

《雅行》校本课程应该怎样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操作:

3.1 明确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于《纲要》的要求和《雅行》课程的目标,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设定评价内容.

学校行为习惯从“礼貌、纪律、卫生、学习、交往”五个方面评价,设自评、生评和师评;家庭行为习惯从“学习、自理自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四个方面评价,设自评和家评。社会行为习惯从“餐桌礼仪、做客礼仪、待客礼仪、公共道德”四个方面评价,设自评、家评和社区评。

3.2 遵循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雅行》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即依据先进的学生评价理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全面、客观、综合、动态的分析评价。根据《雅行》課程的性质,笔者认为在《雅行》课程中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3.2.1 发展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雅行》校本化课程实施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评价不是追求一个永恒的结论,而是借评价来反思,以此完善课程的开发、提高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体系的制定是以人和事的发展为依据,注重记录发展变化的轨迹。评价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其功能就是促进反思,不断改进,谋求课程、教师、学生和学校整体的共同发展。

3.2.2 研究性原则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充满研究的过程,因此,《雅行》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评价应强调研究性,即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发现评价体系的优势和不足,据此不断加以改进,以促进课程的开发,实现评价与课程开发共同进步的目的。

3.2.3 差异性原则

校本化课程立足本校,具有与众不同的自身特点,因此,不同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及其评价不能照搬别的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确定相应的评价措施。同时,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个体,所以要立足差异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肯定其点滴的进步,让处在不同水平和阶段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总之,评价是教育的基础和重点,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追求。《雅行》校本课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宗旨在于为发展中的学生提供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反思,不断完善《课程》的建设,谋求学生、教师、课程和学校整体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金隆小学)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校本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