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19-06-11 08:33陈亚萍
考试与评价 2019年2期
关键词:困境与出路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

陈亚萍

【摘  要】 新课改强调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农村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教师,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衡量教育进步的重要基础,但在现实农村教学环境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生态学理论强调的处于发展中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及理论阐释,本文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学  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  困境与出路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教育条件以及教学资源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相对的提高,収入也明显增加,并且农村教师的培训机会较之前也明显增多。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不断严格。在农村教学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还依旧存在意识薄弱以及专业理念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本研究立足于生态学理论,从多方面去分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生态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

1. 生态学“诠释”

生态学是一门包含哲学、美学、科学以及工艺学等学科并包含研究人类在内的生物与环境间关系的系统科学。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是整体性,也就是说,生态学强调用系统、平衡、整体的观念看待问题,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处于一种互动状态。生态学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艾伦斯特于1866提出的。它是关于有机体与环境、有机体与有机体、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科学。本文的“生态学”理论来源于布朗芬布莱纳1979年出版的《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到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它指的是“研究可持续个体与其不断变化的环境之间的适应过程的学科”。而这个环境是由不同性质、不同层级之间相互作用而对周围事物产生影响的各因素组成。

英国的埃克里·阿什比(Eco Ashby)学者首先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劳伦斯·克雷明顿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公共教育》一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生态学,主要是关于利用相关的生态学理论来处理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跨学科规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所处的教学环境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养水平。

2. 生态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生态学视角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置于其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中,通过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实践以及反思,并借助教师群体间的合作,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氛围。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生态学理论影响了其形成个体专业发展生态观,另外,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来说,生态学重视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而言,要恰当把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环境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影响,构建出良好的、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一个“割裂”的过程,而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和可持续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教育生态主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教育生态环境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生态学视角来看待農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更加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工作群体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环境,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技能的获取以及专业的训练、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学习。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化、工具化以及学习化视角都是从教师个体角度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析,三方面都忽视了教师所处自然环境、工作环境以及自身的内在心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专业发展的完善,这些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养分”,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在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系统的专业发展。我们不应忽视这些重要因素。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1.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专业培训机会匮乏

农村中小学学校由于政府教育政策的不均衡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过度关注城镇,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条件落后。并且,农村中小学学校的教师缺乏教学进修专研的机会,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技术的指导,无法与先进的教学观念相接轨。并且在较大型的教育活动中农村中小学参加的名额较少,这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除此之外,城市与农村教学资源的显著差异更加限制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加上农村学校具有的紧密型、边缘性以及滞后性,以及农村中小学书籍的匮乏、网络信息使用率低等等因素,使得农村中小学学校进行的教育较为封闭,久而久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停滞了。

2.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由于农村自然环境较城镇来说相对的落后,农村中小学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现有的教师身担多职,教学任务繁重,每天花费在研究自身教学以及反思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且学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判来自于教师教学效果的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估教师教学能力,那农村中小学教师只能机械地进行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因此,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少,其惰性也就随之而来,便不想、不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时间不研究、不学习教学理论以及不去了解先进的教育信息,使得其拥有的教学能力以及所掌握的教学内容与我国现有的教育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框架陈旧,与崭新的教育知识之间失衡。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能表现出其所拥有的教育观念,但大部分的教师只限于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知识,却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去获取知识,并且教师偏重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属于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理念。所以其教学质量也不理想。农村中小学教师没有教学概念知识的学习以及研究,缺少教育研究观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受到了束缚,便失去了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

要想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所处的农村学校的生态环境;其次,农村教师自身也要积极的成就生态的个体自我。

1. 构建和谐的生态氛围,开展农村学校校本培训

要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学校要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的开展校本教研,有利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对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来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由学校及教师共同发起的,以农村小升初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集结农村学校校内以及校园的所有有效资源,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以及研究学习统一在一起,尽可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校本教研时,对于校本教研的主题有自主的选择权,能够充分地、自主地组织和实施相应主题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能满足教师的日常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以及教师的共同发展。从生态学视角来说,农村中小学教師文化是属于教师群体文化的范畴之中,是组织环境以及群体环境下的产物。教师文化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成熟的教师文化使得教师具有一定的敬业以及专业精神,能够营造同事至今和谐融洽的氛围。

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生态学视角下,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只能是多维评价,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只能是多维度的评价。只有实施多维度评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多维度评价应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教师应自行评判,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参与学校,使教师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评估方法不能简单地确定谁是优秀的,谁是合格的,谁是符合标准的。它应该是教师分析工作的成就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多维度评价中,有必要处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之间的关系。因此,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生态学视角,实现教师评价方法的转变,评价主体应多样化,评价方法应多维度,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2. 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建构生态自我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主体方面,教师应积极构建生态自我。因此,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生态的作用,而且要在多方面努力实现生态个体。

在人们的认知领域,教师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的化身和勤劳的园丁。这一角色是由人们赋予的,给人们良好的教师期望。然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的作用,首先需要把教师作为一个人,一个自然人,他们有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有自己的幸福、愤怒和悲伤。因此,所谓的认知生态角色要求教师从生态学的角度反思自己,并清楚地理解人们赋予自己的角色。首先,教师必须了解他们是不完美的自然人,有各种缺点。也正因为如此,只有增长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其次,教师应该从生态和不断增长的角度看待不完美的自我,通过与环境和能量交换的互动来强调自己的专业发展。第三,越来越多的教师不能自尊,积极利用组织环境、群体环境和自身心理环境,通过不断学习和知识更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在明确其角色后,教师必须积极建立生态个体,通过各种努力实现生态个体。首先,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拥有一个生态思维工厂。教师应学会以连贯、整体、动态和可持续的生态观点思考。“了解教师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知道如何将理解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影响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扩大视野,建设、发展和发展自己,这是建设生态个体的基础。其次,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发展,主动学习。在知识经济环境中,面对知识和信息的快速更新,教师的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追求和生活方式。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学习,积极参与自身的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快乐幸福的个体,走向自我实现。第三,教师应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师在生态视野中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发展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反思。可以写一个教学经验,也可以利用博客、论坛和其他平台来反映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撰写专业期刊,记录个人专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四、结语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突破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造成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教师专业发展处于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提供现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Urie Bronfenbrenner.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21).

[2] 卢建玲.困境与出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2):117-120.

[3] 殷世东.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阻隔与运作[J].教师教育研究,2014(05),23-25.

[4] 马尔腾.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困境与出路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XBRL语言应用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