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对接条件下的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以临汾市为例

2019-06-17 01:15郭伟薛耀文
关键词:线路图临汾市住宿

郭伟, 薛耀文

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1].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市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亟须发展替代产业实施产业转型.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利于生态坏境改善等优势,在山西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环境下,结合临汾市自身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可作为临汾市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但临汾市多数景点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景点建设重复、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线路较短、景点单兵作战、与周围地市景点的关联性差、区域化发展不成型等.

本文主要从临汾市旅游线路方面入手,对临汾市旅游线路进行规划设计,将临汾市内著名旅游景点与临汾市周边旅游业发达地市相对接,如西安、平遥等旅游大户,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区域旅游资源,实现线路串联、客源互动,提升临汾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通过非对接条件线路设计,使临汾市区域内广布分散的大小景点形成区域化发展,进行整体包装宣传,依靠著名景点牵动,逐步提升非著名景点知名度及经济效益,形成区域协同发展,进而促进临汾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为临汾市打造黄河、太行、根祖三篇文章,叫响“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提供一定的支持.

1 相关研究综述

旅游线路,作为将政府、旅游业经营者或旅游业关联经营者、游客、旅游景点相串联的媒介,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旅游路线作为面向游客促销的主要产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为使游人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观赏效果,由交通线路把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市域合理地贯穿起来,并具有一定特色的路线[2].旅游线路设计既是旅游者的行为决策,也是旅游组织者或旅游产品设计者(如旅行社、旅游规划者)构建旅游产品的重要环节.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设计更多的旅游线路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3].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对旅游区和旅游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旅游效果[4].对旅游线路类型的研究,Lue、Crompton 和Fesenmaier 首次系统总结了五种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简称 LCF 模型):单目的地模式、往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区域环游模式和旅行链模式[5].线路空间模式的科学性依次提升.本文研究对接条件下的线路设计属于旅行链模式,非对接条件下的线路设计属于区域环游模式.

对于临汾市旅游线路相关研究,张敏和刘养洁提出针对寻根祭祖及浏览观光为目的,建立两条相应的旅游线路[6].鲍梅则和李晋宏提出将区域内的根祖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红色文化等,进行县域整合、县际整合、区际联合,构建区域旅游政策、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格局[7].李洋提出沿黄区域只有通过资源整合开发,才能提高区域内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实现跨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但本文将分别通过对接条件与非对接条件的线路设计,将临汾市旅游景点同邻近地市景点对接,将本地市内景点区域整体化串联,对临汾市旅游业区域化发展提出具体线路措施[8].

对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阎友兵提出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包括需求导向原则、特色突出原则、时间安排合理原则、空间安排合理原则、等价原则[9].杜江提出在旅游线路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尽量避免重复经过同一旅游点、点间距离适中、择点适量、顺序科学、特色各异.本次旅游线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旅游景点综合价值、景点间路程、景点间所需时间、游览景点所需时间,避免审美疲劳的人文类景点与自然景观类景点交叉设计[10].最终线路具体行程以一日为单位综合考虑各因素,不以旅游景点间路程最短或时间最短为单一依据,使游人的一日行程效率最大化,游人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观赏收获.本文涉及的景点如图1所示.

2 对接条件下线路设计

对接条件下线路:即将本市著名旅游景点与相邻地市著名旅游景点对接,形成跨地区旅游线路,以共享客源方式提高客流量,增强整体旅游资源竞争力及经济效益.主要适用于省内或邻省间自驾游、多日游或者旅游团多日游.线路花费时间为三到四日,适用人群较为广泛.

2.1 路线设计方法选择

旅游线路的设计目的,对旅客而言即成本最小、日程安排最方便,最大化地满足游客消费需要;对旅行社来说,则希望在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因此线路设计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求解决策过程最优化的数学方法.本文采用该方法进行线路设计.

为使整体线路为最优线路,依据动态规划方法,将整体线路依据相邻景点划分为多段线路,各分段线路采用树形法求得各分段最优路线,再将各分段线路初步组合,对组合后的线路验证,通过验证后得出最短线路.

2.2 具体线路设计步骤

具体步骤.步骤1:对接景点的链接分布图景点编号.

以东西南北各方向相邻地市景点分别为源点,对临汾市4A级景点进行对接,分别取四个方向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平遥古城、秦兵马俑、关帝庙、皇城相府,分别记为Vn、Vw、Vs、Ve,洪洞大槐树景区、吉县壶口瀑布景区、乡宁云丘山旅游风景区、临汾尧庙、古县牡丹文化景区、临汾市东岳庙景区,分别记为Vi(i=1,2,…,6),列得表1.构建对接条件下旅游景点链接分布图2.

步骤2:权值表制定

假定自驾游或报团游均以汽车为交通工具,以高速公路和非高速公路为主要道路,车速一定,路况通畅,天气等一切突发情况不纳入考虑范围,同时默认各景点之间回程与去程有多条路径.利用电子地图查询景点间最短线路,得出景点间具体行程距离以及行程所需时间,最终得出时间权值表2以及距离权值表3.时间权值及距离权值只考虑各景点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景区内所需的时间和距离未列入考虑范围.

步骤3:景点游览所需时间

根据旅游论坛、导游访问、以及游客访问方式综合得出各景点游览所需时间(表2).

步骤4:得出具体线路

图1 景点节点图Fig.1 Node map for tourist attractions图2 对接条件下景点链接分布图Fig.2 Link distribution map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docking conditions

表1 对接条件景点编号表Tab.1 Number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docking condition

表2 对接条件景点时间权指标 (单位 min)Tab.2 Time weight table for tourist attrations under docking conditions (min)

由于部分对接景点之间行程较长,需于对接前日晚入住所对接地区,以充分节省旅途时间,该日记为对接前日.设对接线路的初始景点到达临汾市境内第一个景点时间为8点,并记为对接线路第一天.根据景点间路程所需时间,以及游览景点所需时间,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得出用时最短的初步线路图,线路用时相差不足5 min时,以最短路径为初步线路.

表3 对接条件景点游览所需时间表(小时)Tab.3 Visiting time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docking conditions(h)

步骤5:根据初步线路图,将线路以日为单位划分,加入食宿地点,根据设计线路原则适当调整,得出最终线路图.

旅游线路支出费用主要由路费、食宿费、景点门票、纪念品、预算外支出费用构成.

旅行线路以高速线路为主要线路.线路总开销=总路程*a+高速总路程*b+住宿天数*人数*c+吃饭天数*人数*d+景点门票*人数.其中a为旅途汽车行驶每百公里燃油费,b为每百公里所需高速公路过路费,c为每人每天所需住宿费,d为每人每天所需伙食费.

景点门票所需费用如表5所示.数据来源于2018年山西旅游官方网站及陕西旅游官方网站,价目以旺季成人价为准,不考虑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纪念品与预算外费用人为因素较大,本文忽略不计.假设为三口之家旅游出行,设a=75元/100 km,b=45元/100 km,C=100元,d=100元,不满一天记为一天.

表4 对接线路景点门票价目表(单位·元)Tab.4 Ticket price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docking conditions (Yuan)

平遥古城对接秦兵马俑线路最终线路图:

对接前日:平遥古城、古县(住宿)

第一日: 牡丹文化旅游区、洪洞大槐树、东岳庙、尧都区(住宿)

第二日:尧庙、云丘山、乡宁县(住宿)

第三日:壶口瀑布、秦兵马俑

线路总开销=663+225+900+1 200+2 025=5 013元 人均费用=5 013/3=1 671元

平遥古城对接关帝庙线路最终线路图:

对接前日:平遥古城、洪洞县(住宿)

第一日:洪洞大槐树、牡丹文化旅游区、尧庙、蒲县(住宿)

第二日:东岳庙、 壶口瀑布、乡宁县(住宿)

第三日:云丘山、关帝庙

线路总开销=528+145+900+1 200+1 785=4 558元 人均费用=4 558/3=1 520元

平遥古城对接皇城相府线路最终线路图:

对接前日:平遥古城、洪洞县(住宿)

第一日:洪洞大槐树、牡丹文化旅游区、尧庙、蒲县(住宿)

第二日:东岳庙、壶口瀑布、乡宁县(住宿)

第三日:云丘山、皇城相府

线路总开销=572+165+900+1 200+1 935=4 772元 人均费用=4 772/3=1 591元

秦兵马俑对接关帝庙线路最终线路图:

对接前日:秦兵马俑、乡宁(住宿)

第一日:云丘山、尧庙、古县(住宿)

第二日:牡丹文化旅游区、洪洞大槐树、东岳庙、吉县(住宿)

第三日:壶口瀑布、关帝庙

线路总开销=668+230+900+1 200+1 785=4 783元 人均消费=4 783/3=1 594元

秦兵马俑对接皇城相府线路图:

对接前日:秦兵马俑、乡宁(住宿)

第一日:云丘山、壶口瀑布、蒲县(住宿)

第二日:东岳庙、洪洞大槐树、牡丹文化旅游区、尧庙(住宿)

第三日:尧庙、皇城相府

线路总开销=666+225+900+1 200+1 935=4 926元 人均消费=4 926/3=1 642元

关帝庙对接皇城相府线路图:

对接前日:关帝庙、乡宁(住宿)

第一日:云丘山、壶口瀑布、蒲县(住宿)

第二日:东岳庙、洪洞大槐树、牡丹文化旅游区、尧庙(住宿)

第三日:尧庙、皇城相府

线路总开销=551+155+900+1 200+1 695=4 501元 人均消费=4 501/3=1 500元

3 非对接条件线路设计

非对接条件下线路:对本市区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进行线路设计.适用于本市游,专一地市深度游.由于线路花费时间较长,适用人群为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拥有寒暑假期学生和教职工等.线路设计方法与步骤同对接条件下线路设计方法相同.

步骤1:非对接景点的链接分布图

临汾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不够,游览基础设施较为滞后,图3非对接景点链接分布图中列举景点为基础设施较完备目前可供游玩的旅游景点.对景点进行编号如表5所示.

图3 非对接景点链接分布图
Fig.3 Link distribution map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non-docking conditons

表5 非对接线路景点门票价目表(单位·元)Tab.5 Ticket price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non-docking conditions (Yuan)

步骤2:权值表制定

非对接条件下的旅游线路设计假设条件与对接条件线路设计假设条件相同,利用电子地图查询非对接线路景点间线路,得出景点间最短行程距离以及行程所需时间,得出非对接条件景点时间权值表(表6)以及距离权值表(表7).时间权值和距离权值和均只考虑各景点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景区内所需的时间和距离未列入考虑范围.

步骤3: 景点游览所需时间

根据游记以及旅行社导游问询得出各景点游览所需时间,列得表8.

表6 非对接条件景点时间权值表(单位·min)Tab.6 Time weight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non-docking conditions(min)

表7 非对接条件景点距离权值表(单位·km 取整)Tab.7 Distance weight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non-docking conditions (km)

步骤4:初步线路设计

初步线路设计方法同对接条件下线路设计,依据该方法得出初步线路图.

步骤5:最终线路图

根据初步线路图,将线路以日为单位划分,加入食宿地点,根据设计线路原则适当调整,得出最终线路图

表8 非对接条件景点游览所需时间表Tab.8 Visiting time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non-docking conditions (h)

表9 非对接条件线路设计景点价目表Tab.9 Ticket price table for tourist attractions under non-docking conditions (yuan)

(图4).线路总开销计算方法及假设条件与对接条件下线路设计相同.

第一日:尧庙(起点)、姑射山风景区、牡丹文化风景区、洪洞县(住宿)

第二日:广胜寺、苏三监狱、洪洞大槐树、 陶唐峪、霍州(住宿)

第三日:霍州署衙门、七里峪、小西天、蒲县(住宿)

第四日:东岳庙、人祖山、壶口瀑布、乡宁县(住宿)

第五日:云丘山、丁村遗址、襄汾县(住宿)

第六日:龙澍峪、尧庙(终点)

图4 非对接条件下旅游线路图
Fig.4 Travel routes under non-docking conditions

线路总开销=629+100+1 500+1 800+2 241=6 270元

人均开销=6 270/3=2 090元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接条件与非对接条件下的景点线路研究,将本市4A级景点同相邻地市著名景点对接,共享客源,提升临汾市著名景点整体竞争力及经济效益.对于本地市内景点,通过将非著名景点纳入整体非对接条件线路中,在著名景点带动下,逐步提升未知名景点知名度及经济效应,使临汾市内各景点形成整体区域协同发展.主要解决了临汾市旅游线路点状分散、线段短窄、片状不足的缺点.增强各景点间关联性,加强景点间区域合作,为临汾市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一定基础,促进临汾市乃至山西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临汾市产业转型.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线路类型较为单一,适用人群不够广泛.下一步工作计划将根据不同适用人群以及游览所需时间细化线路分类,设计满足不同需求的区域旅游线路.

猜你喜欢
线路图临汾市住宿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临汾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文的尝试
线段图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P大的住宿学院
临汾市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的住房改造问题研究
酒店住宿
“住”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