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2019-06-17 01:15邢泽斌朱家明马桂花
关键词:脉冲响应方差山西省

邢泽斌,朱家明,马桂花

1.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2.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0 引言

步入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呈现繁荣姿态,逐步稳定增长,我国在近年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前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我国不断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对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教育事业愈加重视.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石,增加教育支出以联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增长,显得尤为必要.因此,研究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对于评判教育事业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全面小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已经运用不同方法对教育和经济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如:周英章等(2002)通过建立OLS回归估计模型,发现我国教育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1].陆根尧等(2004)运用教育与非教育两部门模型,得出教育部门极大的外溢作用不但可以抵消其自身生产力低的状况,而且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的结论[2].顾佳峰(2007)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发现教育经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较弱[3].祝树金等(2008)通过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发现在开放条件下,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生产弹性要大于物质资本的生产弹性;存在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4].王青等(2013)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存在长期正向响应,而对固定资本的扰动是短期的响应等结论[5].上述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但都偏向于定向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时间的滞后性等不足.本文则基于上述研究经验和方法,以山西省为例,通过建立VAR模型结合实际对其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探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快山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合理建议,推动经济更快发展.

1 指标选取与分析方法

为准确建立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数学模型,选取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EDU)、国内生产总值(GDP)两个指标,利用ADF检验、AIC准则选取最优滞后期最终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VAR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判别其动态效应,提出合理化建议.2000年~2016年原始时间序列数据见表1.为便于计算,同时不改变两者的互动关系,对两者进行取对数处理,记作LNEDU、LNGDP,形成新的时间序列.

表1 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Tab.1 The value of financi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 Shanxi province

资料来源:《山西省统计年鉴》

2 实证分析

2.1 ADF平稳性检验

分析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若变量不平稳,很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使得建立的模型以及实证分析失灵,得出无意义的分析结果.因此有必要对变量数据使用ADF单位根检验法,以验证其是否平稳.检验结果见表2.其中,对LNEDU、LNGDP分别进行一阶差分后新生成的序列记为DLNEDU、DLNGDP;对LNEDU、LNGDP分别进行二阶差分后新生成的序列记作DDLNEDU、DDLNGDP.由表中结果可知,LNEDU、LNGDP的原数据以及一阶差分序列均不稳定,其二阶差分时间序列平稳,故LNEDU和LNGDP序列是二阶单整序列.

表2 ADF单位根检验Tab.2 Unit Root test

注:检验类型(c,t,k)表示单位根检验的具体情况,c表示截距项,t表示趋势项,k表示滞后阶数,由AIC、SC信息准则确定.

2.2 最优滞后期选择

VAR模型可以测定每个变量对系统中内生变量影响的动态效应.利用LNEDU、LNGDP的时间序列数据建模,先确定其最优滞后期,使用AIC最小原则选择最优滞后期,检验过程见表3.可以直观地看到,VAR模型最优滞后期为1,在Eviews软件中表现为“*”标最多.

2.3 VAR模型估计

通过选择最优滞后期为1,输出VAR模型,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可知,该VAR模型表达式为:

LNEDU=0.311 360 LNEDU(-1)+0.880 253 LNGDP(-1)-5.650 148

(2)

[1.484 14] [3.023 76] [-2.532 66]

LNGDP=0.115 339 LNEDU(-1)+1.088 835 LNGDP(-1)+0.193 540

(3)

[-0.632 72] [4.304 48] [0.099 84]

上述两方程的系数大多数是显著的,个别不显著是因为由于自身滞后期影响导致多重共线性,但总体来说模型较为合理.对于财政教育支出,GDP滞后一期上升1 %,财政教育支出增加0.88 %,表明GDP对于财政教育支出有重要影响;对于GDP,财政教育支出滞后一期上升1 %,GDP增长0.12 %,由此可见,财政教育支出对GDP增长有较高的贡献率.为证明模型是否稳定、合理,对其进行AR根检验,输出结果见图1.如图1所示,在滞后1期的情况下,特征根均在单位圆内,说明模型稳定、合理.

表3 VAR模型最优滞后期Tab.3 VAR Lag Order Selection Criteria

表4 VAR模型结果Tab.4 Vector Autoregression Estimate

注:LNEDU(-1)、LNGDP(-1)分别表示序列LNEDU、LNGDP滞后一期新生成的序列,c表示常数项.

图1 AR根检验图
Fig.1 AR Roots Graph

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上述模型定量地分析GDP与财政教育支出在滞后一期情况下的经济意义,其解释程度仍有不足,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解释经济增长与财政教育支出各提供一个标准差冲击给对方的反应程度.图2、图3是利用正交化方法和Cholesky分解技术模拟的当期一单位财

图2 LNGDP对LNEDU冲击响应Fig.2 The impact response of LNGDP to LNEDU图3 LNEDU对LNGDP冲击响应Fig.3 The impact response of LNEDU to LNGDP

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以及一单位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冲击.在高铁梅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中可以得知,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11].如图所示,当期一单位财政教育支出对GDP增长的冲击表现为正效应,在第一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这说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滞后一期的效果最大;当期一单位的GDP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冲击表现为逐步增强,在第4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这表明山西省GDP提高是增加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原因.

2.5 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大多表示一个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变量造成的影响,但不能说明变量间具体关系的影响比例.因此需要进行方差分解,即衡量一个变量冲击对变量变化的贡献度,通俗来讲,方差分解用来分析变量发生变化是由哪些因素的波动影响.方差分解结果详见表5、表6.由表可知,LNEDU主要受LNGDP影响,滞后10期时LNGDP对LNEDU预测方差的影响可达78.95 %,该现象说明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远远大于财政教育支出对自身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推动作用十分明显.而LNGDP主要受自身影响,LNEDU在第一期对LNGDP的影响最大,为17.60 %,之后随着滞后期的加长,其影响逐渐变小并稳定在7.68 %左右,这说明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贡献率不大,推动作用不明显.

表5 LNEDU方差分解Tab.5 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LNEDU

表6 LNGDP方差分解Tab.6 Variance Decomposition of LNGDP

3 结论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山西省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潜力,得出结论:

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推动作用远大于财政教育支出对自身的影响.即使财政教育支出对GDP增长最大贡献率可达17.6 %,但与GDP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的拉动作用相比,前者显著性还是有待提高.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强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达50 %以上,说明山西省的财政教育投入力度不够,还处于中国的落后地位,对经济发展赶超发达省份造成阻碍.要想加快经济发展,早日建成经济强省,就要提高教育支出贡献率,增加教育支出.为此,结合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以下建议,以加快山西省教育事业发展:

(1)加快经济建设,更好地拉动教育支出

山西省财政教育支出的变动其中有将近80 %原因来自GDP增长.所以为了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就必须加快发展地区经济,解放生产力,不断创新,积极实行产业转型发展,拉动财政教育支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要建立一个从以太原为中心开始,并辐射全省的经济圈,带动各地市经济快速稳健发展,落实人才落户政策,尽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促进经济增长,两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只有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才有可能打破当前山西省处于中国经济落后地位的局面.

(2)重视财政教育支出,加强资金监管

确立政府对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领导地位,提高教育支出比重,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为协助力量的经费投入链.增加教育支出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发挥教育投入的直接作用,还可以进行人力资本累积.当前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因而导致教育投入力度不够.即使如此,提高财政教育支出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山西省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在经济转型发展、脱离煤炭经济道路上的战略地位.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教育支出,将教育发展放于首要地位,政府对教育的资源投入力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加强经费监管,完善信贷机制,实现经费投入过程的公开化、透明化,防止出现相关部门高层的贪污、腐败.

猜你喜欢
脉冲响应方差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基于重复脉冲响应的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方差越小越好?
计算方差用哪个公式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方差生活秀
中国原油进口需求主要受国际油价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