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心理学》课程的地位与使命

2019-06-17 10:39育,袁
阴山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学学科理论

舒 跃 育,袁 彦

(西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在我国有着近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初,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国外传入之时,《理论心理学》就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被开设。与此同时,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理论心理学》有着独特的育人使命。从专业知识结构来讲,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无论是本专科生还是研究生的培养)的数十门课程中,其他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都是从某一个单独的视角去透视人类的心理奥秘,它们要么关注具体的心理现象(比如感觉、知觉、记忆、推理等具体的心理现象),要么关注具体的研究方法(比如心理实验技术、心理统计和测量方法等),要么关注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应用技术(比如心理治疗技术、人才选拔与评价等)……作为心理学大家庭中的一员,这些领域对心理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它们却并不直接关注“心理学科”本身,如果只开设这些课程,最终就会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数十门心理学课程中,却只有少数几门会将“心理学科”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去反观、去审视。《理论心理学》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以整个心理学科为对象的介于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分支学科,它以批判的态度,在确认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质疑心理学科的全部前提预设,探寻心理学的理论边界,反思、完善并随时监测本科学的发展状况,引领学科逐渐迈向成熟。然而,在心理学追求科学化的背景下,在心理学强调应用的背景下,《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等理论课程,似乎不能让学生立刻学到某种应用技术,也不能立即增加他们在考研或者从事研究的各种能力,这些理论性课程存在的价值何在?的确,像《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这样的理论性课程的教学在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目前心理学的人才培养主要指向两个方面:第一,科学家模式,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心理学家;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来讲,实验、统计、测量等具体的研究方法最为重要。第二,实践家模式,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体的心理学工作者;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心理学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应用技术,比如心理咨询技术、人事测评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等。那么,在像心理学这样强调应用和重视技术的学科中,理论性课程的生长点何在?

一、《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诸分支学科中的地位

《理论心理学》课程的生长点何在?首先得反思整个心理学科的课程体系。总体而言,心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基础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两个方面。尽管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育人目标略有差异,但这个划分总体是适用的。比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既表现在课程的深度上,也表现在对应用与研究方法的侧重上。

表1 心理学科课程体系

在基础性课程中,又分为理论类课程和方法类课程。在理论类课程中,能总揽心理学全貌的,只有三门学科,即《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和《普通心理学》。但这三门课依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目标和使命:《普通心理学》旨在告诉我们心理学科的当前面貌,而《心理学史》旨在纵览本学科的发展历程,这两门学科涉及到的主要是“实体理论”,即解释具体心理现象的理论(尽管《心理学史》会涉及元理论,但这不是它的主要任务),而《理论心理学》所涉及的则是心理学的“元理论”,即本学科最基本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背后的哲学假设。如果把这些课程比作一个人的话,《普通心理学》就相当于对一个人现状的描述,《心理学史》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履历,而《理论心理学》就相当于对一个人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内在精神世界的解析。因此,如果说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主要是以具体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话,那么,《理论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为对象的学科,这门课程的开设,是以学生对心理学其他所有分支学科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基础的。正是因为这样,这门课程通常只开给硕士生和博士生,有时候也给高年级的本科生开设。如果说基础性课程为应用性课程提供了解释的学理基础,那么,《理论心理学》则是为所有心理学基础性课程,包括理论类课程和方法论课程提供学理基础的学科。因此,这门学科在心理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地位之所以不可替代,是因为它具有三个方面的育人功能。

二、《理论心理学》课程的三重育人目标

(一)加深学生对心理学科的认识

心理学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原本应该通过《普通心理学》的课程来完成。但事实上,目前的《普通心理学》的教材,难以担此重任——原因在于,当前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本来就缺乏对心理学学科的反思。国内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尽管版本繁多,但大多都是按照相同的框架编写的,顶多是细枝末节的差别,都是沿着“学科概论”“研究方法”“感知觉”“记忆”“思维”等逐条展开,至于不同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本教材在哪些地方区别于同类教材,大部分作者缺乏这方面的考虑。[1]71比如对“心理学”的定义,普遍采用的是“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科学”。但在心理学的历史上,不同学派对“心理”“行为”的理解不一样,对“科学”的理解就更不一样了。那么,本教材是在哪个层面上界定“心理学”的呢?既缺乏应有的交代,也缺乏系统的论证。当然,从教材的上下文来看,一般理解的科学就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即通过观察、定量分析和重复实验为手段来实现心理学知识积累的一门学问。心理学的目的呢?至少在《普通心理学》的教材中,基本上是不加反思地解释为“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直接照搬了物理学等成熟自然科学的目标。这种思考的模式,对于引领学生入门,似乎没有问题。但要培养心理学的高级人才,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当我们在这么讲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等同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因而也就不自觉地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直接移植到心理学科之中了——很显然,这就无意识地模糊了心理学与物理学之间的界限。这样给学生带来的困惑在于,如果心理学与物理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没有区别,那为什么不直接将心理学划归到物理学之中呢?那么心理学为什么还要作为独立学科而存在呢?

另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在诸多学科中,是不是只有心理学研究行为?那么,其他研究行为的学科与心理学是什么关系呢?或者心理学在研究行为的学科中,有何独特地位呢?

《理论心理学》课程正是有针对地解答这些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理论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主要是阐明心理学的一系列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实质上就是心理学的科学哲学”[2]。它试图通过非经验的手段,从哲学层面反思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的前提假设,反思并审查在经验意义上为学科共同体所不自觉的理论预设。因此,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只有达到了这个层次,才可能对心理学这个学科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因为《理论心理学》能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冯特所理解的“科学”与铁钦纳的理解不一样,为什么詹姆斯对“科学”的理解与华生的不一样?这些都源于不同的学科观背后有着不同的方法论,不同的方法论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学科本体论预设和价值观。可是,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上,我们就只能了解具体的方法技术,连方法论层面都没有达到。试想,如果缺少了《理论心理学》课程,中国心理学如何真正能自信地站立于世界的科学舞台?又如何提高自己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同时,在心理学的学习中,《理论心理学》能让我们获得心理学的学科同一性。其他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能让我们了解诸多具体的心理现象,但我们想知道的是具体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了解那些具体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而认识这门学科本身。因此,缺乏《理论心理学》的学习,学生们就始终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他们能了解很多微观的心理学知识,比如记忆的理论、情绪情感理论,可是,活生生的“人”到哪里去了?要知道,“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但在当代心理学中,对人作为主题的关切被淹没于对人作为对象的大量经验研究之中了,以至于一个人在学习了当代各种心理学理论和熟读了各种心理学教科书之后,他不仅不知道如何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而且他根本就不会意识到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问题”[3]。当心理学的学生懂得了控制各种变量,了解了各种理论,可是却看不到“人”的影子。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毕业生,真的了解“心理学”么?而《理论心理学》就是试图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这门课程,也许不能一劳永逸地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答案,但它会将学生引向一个更加开阔的领域,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理论思维的世界。

(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

《理论心理学》的另一个不可替代的使命在于培养心理学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当然,在诸多心理学课程中,能培训理论思维的肯定不止这一门课,其他的理论性课程都具备这个功能,但却只有这一门课能触及心理学的那些“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理论前提”。因而,只有这一门课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最为重要。

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任何学科,它总包含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命题,这些概念和命题是在本学科内不能进一步追问和论证的“公理”,它们构成了本学科理论体系的根据和原则,构成了本学科的逻辑支点。这个理论前提和哲学预设,是任何经验科学都无法直接企及的领域,人们一旦涉足这个领域,就进入哲学的反思层面了。因为,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对理论思维的前提进行批判,“哲学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就是揭示隐匿于思想中的各种‘前提’,并‘解除’这些思想前提的‘逻辑强制性’,重新建构思想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从而变革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进而变革人的实践活动”[4]。如果说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各种具体经验科学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那么,理论心理学的使命就是对蕴涵于心理学科中的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也正是因为这样,“理论心理学”又被称为“心理学哲学”或者“元心理学”。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不同学派对本学科的对象、方法、价值等基本问题的理解表现出巨大的分歧,那么,如何看待这些分歧?如何透过这些分歧,获得心理学的学科同一性?在《理论心理学》的课程中,我们将跳出具体理论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站在某种前提假设的对立面,去用完全对立的观点审视这些理论。比如,关于身心关系的平行论和交互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关于遗传的先天决定论和后天决定论,研究方法方面的还原论和非还原论,上向因果论和下向因果论,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等等,在《理论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会跳出具体理论的限制,直接面对它最基本的理论预设,去讨论和探究各种前提假设的价值和局限。也许,讨论的结果并没有最终答案,但对问题的探讨过程,却训练了我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探讨这些理论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以心理学的基本术语、概念和规则为基础,同时又借助于关于推理的知识和认知技能,最终让我们获得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理论思维。理论思维的核心就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在确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成熟的思考过程,它包括对其观点的相关证据进行评估,并最终从这些证据中得出合理的结论”[5]。具有了这种思维能力之后,当人们面对各种问题时,他们就有了知道如何思考和思考什么的能力,当他们在面对不同的观点时,懂得提出质疑和寻找证据。

从现实角度来讲,不是所有的心理学学生最终都能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和心理学工作者,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学生最终都要面对生活。《理论心理学》的课程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工作者,而是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普通公民,培养一个个人格健全的人。恰如怀特海所言,“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6]。心理学的理论性课程,就是以心理学的知识为依托,通过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特别是对现实的反思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的。

(三)养成学生的阅读专业著作的习惯

无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课程设置上,我们都希望每一门课程对于他们今后应对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有所帮助。但在心理学追求科学化的大背景下,大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关注的都是“文献”——更确切地说,是关于心理学最新近的学术论文。当然,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关注文献无可厚非;但当前心理学科走得有点极端,形势不容乐观,那就是很少有学生意识到阅读本学科的经典著作无论对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是一般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导师们虽然能意识到,但是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阅读著作还不如直接阅读指定的文献对于出“成果”而言更来更得快些),再加上某些学术期刊过分强调引用“近五年的文献”让这种情况雪上加霜。在学术能力的培养中,缺乏对经典著作阅读的指导,让学生们最终不会“阅读”——不会批判性地、系统地研读经典著作。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看不到这门学科的纵向发展,看不到历史上那么多充满激情的心理学家们是如何完成对本学科的塑造和建构的,学生们看不到自己的研究与本学科的关系是什么,研究的可能贡献是什么,研究方法和结果的边界在哪里。最终,学生评价自己的学术水平的标准,就只能是论文期刊的级别和文章的篇数了;另一方面,流水线的作业,最终只能让所有学生成为匠人,他们永远失去了成为“大师”的可能。他们失去了对学科和研究的有深度的思考以及一名研究生应有的远见——何况,这些思考对拿奖学金和升学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试想,连研究生都不太会阅读专业著作,都不太愿意阅读专业著作,都意识不到专业著作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这个民族,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难怪得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不及犹太人的十分之一。

为此,心理学理论性课程才开设,特别是像在《理论心理学》这样的课程中,我们还涉及大量的跨学科的问题,比如哲学方面的问题、生物学方面的问题、人工智能方面的问题、宗教的问题、神话的问题、文学方面的问题等等,所有的这些跨学科问题,都会在我们的课堂上激荡起思维的火花。当然,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未必能得到很好的解答,但我们会给学生打开一扇探索的窗口,会为他们介绍大量相关的著作和文献,并一起探讨如何去有效地阅读这些著作,如何做笔记,如何提炼观点,如何将观点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领略到思维的魅力,让大家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让深度阅读(而不仅仅是浏览下网页,刷一下朋友圈等浅阅读或者伪阅读)成为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未来的更多的公民在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能大幅度提高。

三、理论性课程对大学精神家园的守护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效率和利益的追逐致使喧嚣的尘世惊扰了大学的安宁。大学的目标定位越来越受到经济价值的牵引,大学课堂和课程,也阻扰不了功利化趋势的蔓延。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学中的人文精神越来越欠缺,具有人文气息的课程,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已变得面目全非,几无藏身之地。社会对大学少了往日的敬畏,大学对社会的价值导向缺乏应有的引领。于是,许多学生开始逃离课堂,试图过早地融入社会。当这个社会的职业读书人都越来越多地不认可课堂、不认可学校学习和阅读的价值的时候,教育如何承载它的时代担当?世界近代的发展告诉我们,“大学的存在是整个欧洲在诸多领域中取得持续不断的快速发展的原因。”[6]128推动我们国家综合实力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哪里?显然在大学。我们的大学何以当此重任?我们需要通过怎样的课堂改革,才能重新将学生们引回课堂,才能更加有效地抑制学业倦怠的发生?

如果大学的目标仅仅在于技能的传授,那么传统的学徒制足以完成;如果大学的目标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那么,今天高效的印刷技术和信息网络足以完成——又何必需要昂贵的大学?“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传授知识,但是他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6]125。而这一切,需要的是课堂,需要的是激发思维火花的理论课堂。“因为课堂有师生的互动、生生的讨论、观点的争鸣、思维的碰撞等许多个人自主学习所不具备的学习资源。”[7]在理论性课程中,我们领略到思维的深邃和充满想象的激情,我们能与现实生活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能因此建立起让自己栖居的精神家园。理论性课程,通过“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8],进而让大学的课堂为我们守护住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心理学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