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磊:东方电气由“大”变“强”

2019-06-19 13:19
现代国企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水电三峡电气

东方电气作为中央管理的大型骨干企业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走向全世界。当前来看,如何让企业进一步实现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深化改革是东方电气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

东方电气作为中央管理的大型骨干企业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的装备已经走向全世界。当前来看,如何让企业进一步实现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深化改革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

我们从东方电气全面工作上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核心就是解决“优”和“强”的问题。所谓“优”和“强”首先就是技术上领先,没有先进技术,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也不能代表我们中国装备制造的水平。另外,要更有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还要更加绿色环保,更加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本质就应该是为此提供解决方案。我们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会由原来的“量”实现向“质”的转变,中国企业也会由“大”实现到“强”。

只有改革才能打破制造业瓶颈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有所放缓、行业形势严峻、转型压力巨大,主要存在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尚待攻破,产业链各环节相互割裂、缺乏系统化解决方案等问题。建议国家构建以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出台面向装备制造企业的针对性科技创新激励支持政策,为企业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引导、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实现由单一装备制造向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电力设备制造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机遇期。一方面,传统火电市场萎缩,市场容量越来越小,行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清洁能源替代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现代制造服务等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图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燃气轮机转子成功完成高速动平衡试验,各性能指标优良,试验一次成功,体现了东方汽轮机在转子设计制造领域的先进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兴市场虽大,但参与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作为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在清洁、高效、低碳能源利用方面下功夫,以技术进步引领市场需求,强化制造与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升级,迅速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主动适应大环境需求,坚定不移服务于制造强国。

以东方电气为例,我们提出“主业精,新业兴”发展目标,一方面在传统核心产业——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和可再生能源装备方面,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力争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同时着力提供个性化和场景化服务,从单一产品向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转变;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工程与贸易以及氢能利用等新兴成长产业,努力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深耕新能源 培育强大生存能力

新能源产业发展越来越受世界各国重视,我国新能源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对新能源领域的补贴加速退坡,引导新能源产业不断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东方电气一直坚持水、火、核、气、风、光“六电并举”产业发展战略,深耕新能源产业20余年。我们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持续提升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和服务能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强大生存能力。

近几年,东方电气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以及氢能产业发展很快。风电方面,5兆瓦海上机组实现批量订货,成为国内首家获得1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IEC设计认证证书的整机制造商;太阳能产业方面,东方环晟光伏有限公司高效叠瓦组件快速赢得市场认可,特别是海外订单超过60%;氢能产业方面,搭载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系统的1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去年2月开始陆续驶上成都街头,截止到今年2月底,10台车累计安全运营里程已达35万公里,单车最高里程达4.74万公里,累计载客人次超过120万人次。这意味着东方电气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经受住了考验。目前我们正在加强氢能利用核心技术升级迭代,继续强化产品可靠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与集成技术研究,推进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动力、分布式发电、备用应急电源、储能电站等领域的应用。

青花瓷装饰艺术特点在于青色与白色的对比,青花只有在洁白的瓷胎上才能承托其美妙的色彩。青色在古代一直是种吉祥的色彩,与自然相联系紧密,完美的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艺术追求。永宣年间出产的青花瓷多以白地蓝花为主,无论什么样的装饰性是,青色与白色都是最基本的构成色彩,在绘画的处理方面一定会追求和谐统一,一方面白地突显青花的蓝色,另一方面青色又能衬出白釉的瓷质之美。景德镇青花瓷善于留白,虚实相生的设计概念正好被青白关系处理的十分合理。青白的处理同时也随装饰的体裁、内容以及构图形式而变化,合理的安排青白比例,能够愈发使得画面生动丰富。

另外,中国拥有一万八千多公里大陆海岸线,海上风力资源丰富,加上海上风电开发远离人群,不占用耕地,都在沿海用电负荷中心区域,能加快替代煤电等传统能源的步伐,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煤炭等化石主体能源消耗。随着陆地可开发风资源日益减少,风电开发从陆地向海上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国家能源局《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上风电建成开工规模将力争达到1500万千瓦,沿海各省提出了更大的规划目标。我认为海上风电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将成为绿色能源的主力军。

未来东方电气还将在山东、江苏等地推进风电产业落地,开发风电场,并将深耕10兆瓦及以上等级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研发、工程应用等领域。

攀登水电机组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东方电气历经了一甲子的风雨历程。水电装备研制方面,成功完成葛洲坝17.5万千瓦、三峡70万千瓦、溪洛渡77万千瓦等水电机组研制,现在我们又瞄准了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研发与制造。

1997年以来,东方电气与三峡集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合作研制三峡左岸7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通过三峡机组研发,东方电气掌握了世界上巨型混流式水电机组研制的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立足国内自主研制70万千瓦级巨型水电机组的能力和条件。

通过二次开发和再创新,东方电气成功开发出了适用于三峡右岸电站的转轮模型。综合性能优于三峡左岸引进国外的转轮模型,不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左岸国外机组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结束了跨国公司对大型水电机组及关键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右岸机组投标中与国外一流制造厂商同台竞技并胜出,取得了自行设计、制造三峡右岸4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合同,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三峡机组的成功研制,具有跨时代意义,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重大装备的国产化。通过三峡水电项目,东方电气在短短的5、6年内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30多年的差距,使我国巨型混流式水轮机的核心技术一跃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东方电气也由三峡左岸机组的“中国制造”变为三峡右岸机组的“中国创造”,提升了我国水力发电设备在国际发电设备市场的竞争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在三峡电站建设进行技术引进之前,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巨大。通过三峡右岸机组的自主研制,东方电气的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

当今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有人认为“中国制造”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克服“技术殖民化”即只有引进没有创新、只有加工没有制造、只有模仿没有原创,如何克服“中国制造”始终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绕不开的现实问题。三峡机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自主创新研发模式,从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下,溪洛渡水电项目的单机容量超过三峡机组单机容量。以溪洛渡为代表的巨型成套水轮发电机组的成功发电,见证了东方电气在重大水电项目上取得质的跨越。溪洛渡电站9台单机容量77万千瓦的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由东方电气提供,这是东方电气与三峡集团在三峡工程项目合作基础上的再次完美合作。溪洛渡项目从研发到投产,充分体现了国产化水平,东方电气也由此走过了一条从追赶到超越的道路。

东方电气在三峡、溪洛渡的基础上,承接了水力发电行业“无人区”的白鹤滩水电站左岸8台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制任务,代表着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可以说,100万千瓦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是世界水电行业的“珠穆朗玛峰”。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是世界上首批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属于超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世界水电的巅峰之作。相对于已建成的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电站装备的巨型水电机组来说,单机容量又有了巨大的跨越,技术研究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远大于世界上已有机组,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使用。在世界范围内,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成功研发必将带给水电产业新的变革,大幅推动整个水电行业的发展。

白鹤滩(单台)水轮发电机组重达8000多吨,相当于巴黎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而转轮研制是整个机组中研发难度最大,制造难题最多的部件,也是整个机组中最核心的部件。我们在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产品研发、设计、工艺上进行了大量自主创新,包括机组总体设计、水力开发、电磁设计等关键部件制造技术等重大专题科研攻关,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在100万千瓦水电机组核心技术研发中,我们实现了整个过流部件强度与水力性能的最佳匹配,效率达到96%以上,各项稳定性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精品机组制造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转轮制造方面,通过现场制造厂房工艺布局、转轮全低氢焊接技术、三维模拟精准确定、转轮过程监控等措施,保证了转轮焊后合格率全部实现精品制造目标。

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研制,将引领世界发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打造世界发电设备行业新标杆,成为继高铁后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又一张闪亮的名片,有利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中占据先机,对开发世界水电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方电气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发电设备供应商之一,具有雄厚的电力设备研发、制造与服务能力,尤其在水电设备研发制造方面,已经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成为中国水电走出去的代表。

一直以来东方电气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核心技术、将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60多年来,东方电气人不忘初心,筑梦葛洲坝,承担葛洲坝电站17万轴流转桨水电机组,铸就中国水电史的一座丰碑;勇担国家使命,圆梦三峡,从左岸到右岸,从配角到主角,为三峡大坝装上了“中国心”;挑战世界水电技术高峰,铸梦溪洛渡,代表中国水电赶超世界一流水电设备技术;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逐梦白鹤滩,引领世界水电走向“无人区”。

打造一流企业 抢占全球制高点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特别是作为装备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一方面我认为创新驱动首先要针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主业能源装备,围绕着主导产品,不断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讲创新驱动必须谈到人才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抓创新驱动,另一方面抓人才的培养、使用,引才和育才。

企业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从企业的情况来看,离真正的国际化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方面,我们要不断迭代新技术,特别是通过智能化制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东方电气的内部治理结构上来看,企业的人才培养、人员队伍素养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通过不断提升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强弱对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电气制造业工作30多年以来,我感受到制造业必须把创新驱动和人才作为发展之基。

接下来的发展之路,我们制定了企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要走一条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走一条通过深化改革提升企业发展动力、焕发企业活力的道路。在深化改革上,以突出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实现企业活力、动力的释放。接下来,我们要由原来的单一设备制造进行转型,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转变。我们制定了未来发展愿景,要打造具有全球领先能力的能源装备动力系统方案解决商,为实现绿色发展、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的角度实现东方电气的长久发展。

在发电设备的生产中,我们突出绿色,而且也做到了绿色环保。东方电气经历一甲子60年的发展,现在我们会紧紧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东方电气从做优、做强到做优、做强、做大的转变,特别是作为中央企业,应该有这种责任和担当,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百姓富。我们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猜你喜欢
水电三峡电气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八方电气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原来你是李白的三峡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神奇美丽的三峡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