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黄搽剂的质量标准研究Δ

2019-06-25 01:56江洁怡李素梅胥爱丽李养学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95
中国药房 2019年11期
关键词:苦参碱苦参药材

江洁怡,李素梅,胥爱丽,李养学(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95)

参黄搽剂为本院院内制剂,由苦参、黄柏、大黄、黄芩、冰片五味中药经水煎浓缩后制备而成,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痒等作用,用于治疗皮炎、接触性皮炎、痤疮及毛囊炎等病,症见皮肤红肿、瘙痒渗液,症属湿热毒蕴者均适用。作为方中君药,苦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和神经等[1],而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作为苦参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抗过敏[2]、抑菌[3-4]、抗病毒[5-6]、抗炎[7]、抗心律失常[8]、抗肿瘤[9]、抗纤维化[10]等作用。黄柏具有降血压、抑菌、抗癌等药理活性[11],大黄具有泻下、止血、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12],黄芩具有抑菌、抗癌、抗氧化、抗病毒、抗炎等药理活性[13-14],以上三药共为臣药,共同发挥增强君药清热解毒、燥湿的作用。冰片为使药,具有抑菌、消炎镇痛等药理活性,且冰片作为常用的佐使药,与其他药味配伍时,能起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作用[15-16]。本制剂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但其质量标准较低。现有质量标准仅对苦参、大黄两味药材进行薄层鉴别[17],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制剂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拟采用薄层鉴别法(TLC)对该制剂中苦参、黄柏、大黄、黄芩四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仪器

1260型HPLC仪(美国Agilent公司);TLC SAMPLER 4型自动点样仪、Reprostar 3薄层成像系统(瑞士Camag公司);XS205 DU型电子分析天平(美国Mettler-Toledo公司);HWS-2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重庆金控科技有限公司);DHG-9203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Micro 17R型微量离心机(美国Thermo公司);KQ-700D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illi-QAdvantage型A10自动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参黄搽剂(由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提供,批号:180604、180605、180606,规格:每瓶装30 mL,每1 mL含生药82 mg);苦参对照药材(批号:121019-201708)、黄柏对照药材(批号:121510-201105)、大黄对照药材(批号:120984-201202)、黄芩对照药材(批号:120955-201309)、苦参碱对照品(批号:110805-201709,纯度:98.7%)、大黄酸对照品(批号:110757-201607,纯度:99.3%)、氧化苦参碱对照品(批号:110780-201508,纯度:92.5%)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硅胶G薄层板、硅胶H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乙腈等液相用试剂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苦参、黄柏、大黄、黄芩的定性鉴别

2.1.1 苦参 取参黄搽剂25 mL,加浓氨水调pH为8~9,然后用三氯甲烷萃取2次,每次30 mL;取萃取后的三氯甲烷液,蒸干后残渣加三氯甲烷1 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对照药材0.5 g,加水150 mL,加热微沸提取1 h,滤过并浓缩至约25 mL,加浓氨水调溶液pH为8~9,然后照供试品溶液处理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质量浓度为0.2 mg/mL的对照品溶液。按处方工艺制备缺苦参的阴性样品,同供试品溶液处理方法制成缺苦参的阴性对照溶液。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后文简称“药典”)(四部)通则0502[18]中TLC法进行测定,吸取上述制备好的4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用1%NaOH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醇(8∶3∶0.5,V/V/V)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后,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水(2∶4∶2∶1,V/V/V/V,10℃以下放置)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碘化铋钾试液显色。结果,在供试品色谱图上,在与对照药材/对照品图谱相同位置上有对应斑点出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果见图1。

图1 苦参的TLC图Fig 1 TLC chromatograms of S.flavescens

2.1.2 黄柏 取黄柏对照药材0.1 g,加水约150 mL,加热微沸提取1 h,滤过并浓缩至约25 mL,加浓氨水调溶液pH至8~9,同“2.1.1”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工艺制备缺黄柏的阴性样品,同“2.1.1”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缺黄柏的阴性对照溶液。照药典(四部)通则0502[18]中TLC法进行测定,吸取已制备好的2种溶液和“2.1.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0∶15∶4,V/V/V,10℃以下放置)下层溶液作为展开剂,置于以氨气熏蒸预饱和的展缸中,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灯(波长为365 nm)下检视。结果,在供试品色谱图上,在与对照药材图谱相同位置上有对应斑点出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果见图2。

2.1.3 大黄 取参黄搽剂15 mL,加盐酸1 mL,水浴回流30 min,立即冷却,用乙醚萃取2次,每次20 mL;取萃取后的乙醚溶液,蒸干后加三氯甲烷1 mL溶解,得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3 g,加水150 mL,加热微沸提取1 h,滤过并浓缩至约15 mL,再加盐酸1 mL,然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大黄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质量浓度为1 mg/mL的对照品溶液。按处方工艺制备缺大黄的阴性样品,然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缺大黄的阴性对照溶液。照药典(四部)通则0502[18]中TLC法进行测定,吸取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8µL,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各4µ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制备的硅胶H薄层板上,用石油醚(30~60 ℃)-甲酸乙酯-甲酸(15∶5∶1,V/V/V)的上层溶液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后,置于氨气中熏至斑点清晰,于紫外光灯(波长为365 nm)下检视。结果,在供试品色谱图上,在与对照药材图谱相同位置上有对应斑点出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果见图3。

图2 黄柏的TLC图Fig 2 TLC chromatograms of P.chinense

图3 大黄的TLC图Fig 3 TLC chromatograms of Rhei Radix Et Rhizoma

2.1.4 黄芩 取参黄搽剂20 mL,蒸至近干,加硅藻土适量吸附,蒸干,加乙酸乙酯20 mL,超声(功率:700 W,频率:40 kHz)提取30 min,滤过,蒸干后残渣加甲醇2 mL溶解,得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 g,加水150 mL,加热微沸提取1 h,滤过并蒸至近干,加硅藻土适量吸附,蒸干,然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工艺制备缺黄芩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缺黄芩的阴性对照溶液。照药典(四部)通则0502[18]中TLC法进行测定,吸取制备好的3种溶液各2µ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0∶3∶1∶2,V/V/V/V)混合溶液为展开剂,置于展缸中预饱和30 min,取出晾干,于紫外光灯(波长为365 nm)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图上,在与对照药材图谱相同位置上有对应斑点出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果见图4。

图4 黄芩的TLC图Fig 4 TLC chromatograms of S.baicalensis

2.2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2.2.1色谱条件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NH2(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80∶10∶10,V/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5 ℃;进样量:5 μL。

2.2.2 溶液的制备 (1)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用无水乙醇-乙腈(20∶80,V/V)溶液溶解,并制成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质量浓度分别为407.20、420.15 μg/mL的单一贮备液,备用。分别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贮备液适量,加无水乙醇-乙腈(20∶80,V/V)溶液制成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质量浓度分别为81.44、168.06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2)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离心(3 000 r/min,5 min)后的参黄搽剂上清液15 mL,加浓氨水0.5 mL,放置30 min,然后用三氯甲烷萃取5次,每次20 mL,末次萃取后收集萃取液离心破乳,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后残渣用无水乙醇溶解,并转移到5 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3)阴性对照溶液:按参黄搽剂处方工艺制备缺苦参的阴性样品,并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缺苦参的阴性对照溶液。

2.2.3 专属性试验 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样品批号:180604)、阴性对照溶液适量,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峰计的理论板数分别为3 333、6 407,分离度均>1.5,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色谱图见图5。

图5HPLC图Fig 5 HPLC chromatograms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2.2.2(1)”项下制备好的对照品贮备液适量,加乙腈-无水乙醇(80∶20,V/V)溶液分别制成每1 mL含苦参碱40.72、81.44、22.16、162.88、203.60、244.32 μg和含氧化苦参碱42.02、63.02、84.03、105.04、168.06 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y)对进样量(x)进行线性回归,得到苦参碱的回归方程为:y=0.458 0x-4.980 6(r=0.999 4),氧化苦参碱的回归方程为:y=0.514 2x-5.043 0(r=0.999 7)。结果显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分别在进样量为203.60~1 221.60、210.08~840.30 n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2.2.5 检测限与定量限考察 采用逐步稀释法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检测限,以信噪比为3(S/N=3)得出检测限,以S/N=10得出定量限。结果显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的检测限分别为50.90、57.30 ng,定量限分别为169.67、168.06 ng。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制备好的同一供试品溶液(样品批号:180604)5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72%、2.23%(n=6),表明该色谱条件下方法精密度良好。

2.2.7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制备好的同一供试品溶液(样品批号:180604)5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制备样品后0、5、10、15、20、24 h进样,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55%、2.77%(n=6),均<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2.8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次参黄搽剂(样品批号:180604),按“2.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6份,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34、30.64 μg/mL,RSD 分别为 2.84%、2.89%(n=6),均<3%,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次参黄搽剂(样品批号:180604)7.5 mL,分别按供试品含量的50%、100%、150%加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再按“2.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每个浓度平行制备3份,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回收率。结果显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3%、100.93%,RSD分别为2.55%、2.69%(n=9),表明该方法准确度较好,结果见表1。

表1 回收率测定结果(n=9)Tab 1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relovery rate(n=9)

2.2.10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3个批次参黄搽剂的供试品溶液及混合对照品溶液各5 μL,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每个样品测2次,记录峰面积并计算样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显示,3个批次样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98、31.02 μg/mL,平均总含量为78.00 μg/mL。根据3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可知,制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总量的平均值为2.34 mg/瓶,按平均含量的80%设限[19],初步拟定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总量计,每瓶制剂中不得少于1.87 mg。样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TLC鉴别方法的确定

本研究对参黄搽剂中苦参、黄柏、大黄、黄芩分别进行了TLC鉴别,所建立的鉴别方法分离度良好、无拖尾现象,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能实现方中各药味的快速鉴别。苦参的鉴别方法笔者参考了药典(一部)[20]苦参项下收载的TLC法并有所调整,药典(一部)中采用加氨水和三氯甲烷放置过夜进行药材提取,笔者考虑到本制剂为经提取过的液体,故将方法调整为加氨水调pH后用三氯甲烷萃取。另外,笔者曾采用在10℃以下放置的三氯甲烷-甲醇-浓氨(5∶0.6∶0.3,V/V/V)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展开,但斑点比移值(Rf)较高,改为本研究中所用二次展开系统展开后,斑点Rf值适中且分离度好。大黄的鉴别笔者参考了药典(一部)[20]大黄项下收载的TLC法并有所调整,药典(一部)中先加甲醇浸泡提取药材,得甲醇液蒸干后,加水溶解,再加盐酸回流提取,笔者考虑到本制剂为经提取过的液体,故将方法调整为直接加盐酸回流提取;另外,笔者曾用药典展开方法展开,结果TLC图谱中橙黄色荧光斑点不清晰,后改为置于氨气预饱和的展缸中展开,结果斑点清晰。黄柏、黄芩的鉴别分别参考药典(一部)[20]黄柏、黄芩项下收载的TLC法。

表2 参黄搽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结果(n=2,μg/mL)Tab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matrine and oxymatrine in shenghuang liniment(n=2,μg/mL)

3.2 HPLC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确定

参黄搽剂中苦参为君药,笔者参考药典(一部)[20]苦参项下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考虑到本品为液体制剂,药材已经经水煮提取,故选择采用萃取的方法对样品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萃取时又发现样品乳化较严重,如果不破乳会影响含量测定结果,经离心破乳后,测定结果重复性高、稳定性好,故采用离心的方法对末次萃取后的混合液进行破乳处理。测定样品时笔者另发现,样品测定结果平行性较差,经排除人为误差影响后,怀疑是处理过程中加氨水将待测生物碱成分游离出来了,该过程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故笔者对加氨水后的放置时间进行了考察,发现加氨水后直接测定时结果平行性较差,而放置30 min后含量测定结果平行性好,且放置60 min与放置30 min比结果相差不大,故确定加氨水放置30 min后再进行测定。此外,笔者对萃取次数还进行了考察,发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随萃取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萃取5次后,含量增加不明显,表明萃取5次对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提取较完全,故选萃取5次作为样品的提取次数。

3.3 HPLC色谱条件的确定

笔者曾参考药典(一部)[20]苦参项下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在药典规定流动相的基础上,对色谱柱、柱温、流速进行了考察。在色谱柱方面,笔者分别考察了Waters Spherisorb NH2、Thermo Syncronis Amino、Phenomenex Luna NH2这3种不同色谱柱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发现该方法对不同色谱柱适应性良好,但Phenomenex Luna NH2色谱柱的色谱峰峰形更好、保留时间适中,故最终选则Phenomenex Luna NH2作为含量测定的色谱柱。在柱温方面,笔者分别考察了35、40、45℃这3种不同柱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当柱温为35℃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分离度均低于1.5,当柱温高于40℃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分离度均在1.5以上,且其分离度均随柱温的增加而升高,故最终选柱温为45℃。在流速方面,笔者考察了0.8、1.0、1.2 mL/min这3种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流速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综合分析时间及仪器耐用性后,选择1.0 mL/min作为分析流速。最终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分离度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参黄搽剂中苦参、黄柏、大黄、黄芩四味药材的TLC鉴别方法,在建立方法下测得的样品斑点清晰、分离度高,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此外,本研究还建立了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的HPLC法,并初步拟定了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总量计,每瓶中不得少于1.87 mg的质量标准。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行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参黄搽剂的质量控制。

猜你喜欢
苦参碱苦参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苦参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常压与减压提取工艺对比研究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HPLC 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中苦参碱含量
大剂苦参治不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