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现象对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9-06-27 10:46陈杰徐秋霞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盈余素养用户

陈杰,徐秋霞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示:“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必须着力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和安全的能力。”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阶层和团体的共同努力。在校大学生是信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减轻甚至消除认知盈余现象的消极影响,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1 信息素养的定义及评估体系

信息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及传播方式,信息总量以指数级速度递增。近年来,信息的稀缺性逐渐被注意力的稀缺性取代,如何排除干扰、在海量信息中高效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许多学者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从提出到确立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首先是阿瑟·列尔曼于1972年在波士顿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概念,用以界定用户的编程和文字处理等计算机技能。阿瑟·列尔曼也因此被广泛称为计算机素养之父。随后,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正式提出了“信息素养”概念[1],指出“信息素养”应当由多方面的能力构成,包括延续和拓展传统文化素养的能力,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的能力,对所需的文献或信息进行检索、验证、评估、组织处理并依此做出决策的能力等。以上能力可以概括为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接着,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92年提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同年,美国学者道尔给出了他的定义: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并基于需求形成问题,能够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有效的检索方案,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并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2]。这个概念综合概括了之前的研究成果,是目前广为接受的“信息素养”概念。国内学者对于“information literacy”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首先是统一该词的中文翻译和内涵。讨论区分了“信息素养”和“信息素质”之间的区别[3],并将信息素养归纳为一种包括伦理道德、技术、人文等要素在内的高级认知技能[4]。同时将信息能力(信息技能)提出来并归属为信息素养的一个层面,偏重于解决信息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信息素养的定义明确后,相关评价标准的研究随之而来。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联合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由3方面共9条标准构成[5]。随后的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制定了包含5项标准、22项执行标准和87项效果指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对1998年的标准进行补充。详见表1、表2。

表1 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联合制定的信息素养标准(3方面共9条)

表2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制定的信息素养标准(5项)

除美国之外,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纷纷制定各自国家的信息素养评估体系。就我国而言,赵静于2004年提出“信息商(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Quotient)”表示信息社会中个人和团体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并构建了有实践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6]。张铁墨、莫力科、刘孝文等学者也参照国外评估体系,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指标和考察方式。

2 认知盈余的产生和积极影响

与信息素养相比,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是最近十年才出现的现象。2011年,互联网研究学者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其著作《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中首次提出,认知盈余指社会上受过教育并拥有丰富知识背景的人,基于自由支配时间和强烈的分享欲望进行协同创造,从而产生的社会效应[7]。认知盈余的出现和发展以信息技术的极大丰富为前提,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盈余”二字充分说明,其本质在于随着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个体能接触到的信息总量已经超过了该个体能够吸收消化的限度。达到这个结果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互联网已经摆脱了过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成为名副其实的“泛在网络”,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入互联网获得信息。这意味着,以往大众媒体受众的非媒体时间转变为网络媒体用户的媒体时间。其次,传统媒体中,受众处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位置,很难以顺畅的方式对信息作出反馈,更难完成从信息接收者到信息生产者的身份转变。但是从Web2.0时代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即时反馈成为可能,并且只要接入互联网,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生产者。事实上,信息生产的“去中心化”如此彻底,以至于舍基提出的认知盈余概念中“受过教育并拥有丰富知识背景”的前提条件不再适用于现状。“泛在网络”的存在与“去中心化”的趋势,再加上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受教育人群数量和人均寿命的增长以及平均工作时间的缩短,是认知盈余必然产生的原因。

认知盈余彻底终结了信息的稀缺性,是人类认知发展历程的里程碑。首先,信息的极大丰富扩展了人类认知对象的范围。高速网络和高性能终端的存在,使得每个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发生在千里之外的事情,甚至通过音频视频获得相当真实的情感体验;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比如许多虚拟的博物馆课程甚至更够提供优于亲临现场的学习感受。未来虚拟技术的发展,甚至可能近乎真实地展现出人的感官不可能接触和觉察到的崭新内容。这些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对于提升信息素养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其次,认知盈余的另一个核心特征是用户的行为从单纯对媒介的消费中转变过来,开始成为媒介内容的生产者,进而有可能形成一场知识革命[7]14。依托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新媒体拥有了连接一切的能力,这个能力使得无数个体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以往常见的电影、电视、读书看报等娱乐方式中,观众或读者并不具有任何创造性行为。认知盈余的到来,满足了广大个体用户的表达需求,使得用户的主体性被空前放大,促使被动的消费行为向主动的生产行为转变。除此之外,传统媒介用户的观看和阅读行为往往是个人的、孤立的,至多在小范围群体内进行讨论和分享,而泛在网络的广泛关联特性,帮助用户通过先进的在线即时沟通功能实现超大规模的集体协作。认知盈余提升用户的主动性和关联性,这对于信息素养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认知盈余对于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消极影响

认知盈余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信息技术使信息稀缺成为历史,极大拓展了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个人的碎片化时间和创造性行为结合在一起,以互联网为平台展示出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及消费方式。这对于提高个人和社会整体的信息素养本应极具价值,但现实并不乐观,泛在网络和信息爆炸的消极影响已经显现,这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3.1 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认知盈余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正如硬币的两面。海量的信息和用户的主动创造性成就了认知盈余的价值,也带来了其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信息海量化使得筛选过程更加复杂,很多情况下,用户干脆放弃筛选过程而回到以前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信息海量化与用户从主动筛选转为被动接受两方面结合起来,结果必然是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信息生产的“去中心化”使得任何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内容生产者,这个现实和海量信息结合在一起,常常造成用户没有时间和能力分辨信息源的真伪和质量。很多内容逻辑结构松散,质量低下。经常接触这种信息甚至会影响用户的认知稳定性,甚至冲击经典的结构化认知策略和分层次的学习目标体系。

3.2 用户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受到影响

泛在网络培养了用户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学习者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全性,使得信息传播碎片化[8]。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极易导致碎片化的阅读方式,进而影响读者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同时信息海量化使得以往的知识稀缺被注意力稀缺取代。内容提供者关注的不是内容的质量,而是是否能够博取足够的关注,因此哗众取宠的内容层出不穷。众多信息生产者甚至不顾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和逻辑性,专门生产传播以挑动用户情绪为目的的内容。近年来的调查表明网络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群体容易呈现情感表达简单直接化和非言语表达(符号、声音代替文字)的倾向,这种以情绪发泄代替理性思考的倾向是信息海量化、注意力稀缺和碎片化阅读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难看出,若不加以控制,认知盈余现象对于信息素养的破坏性是明显且巨大的。具体看,就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9条标准而言,第1、2、6、7、8条将受到严重影响;而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5条标准则无一例外都将受到消极影响。

4 应对认知盈余消极影响的措施

应对认知盈余消极影响的策略,核心是如何在尽量保持用户积极性和参与度的前提下,控制用户接收信息的质量并保证阅读时的注意力强度。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为了避免他们成为“低头一族”和认知盈余消极面的受害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4.1 主管部门把好源头

对于信息源头的把控是应对认知盈余现象的根本措施。信息化革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网络空间成为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的新技术和新经济,影响能力和范围前所未有。信息海量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毋庸置疑,但如此井喷式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夹杂着许多消极因素。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一些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乱象进行集中清理整治行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提法出现在众多官方媒体。依据《网络安全法》,国家网信办相继出台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多种法规性文件,自媒体管理终于被纳入法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这对于控制信息源头,减少低质量信息的数量非常有效。

4.2 教育者做好引导

教师和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因此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帮助学生,教师必须走出课堂的束缚,将知识吸收的任务分解到学生的平时生活中,用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占领他们的自由支配时间。信息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呈现,可以是教师制定的阅读材料,或者视频音频材料;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流行话题,教师对这些话题的讨论方向加以引导和控制以避免低质量的冗余信息;也可以是学生不太注意到的重要时事。将接受信息的任务分配到日常生活中后,可以在课堂上,甚至运用先进的实时通信工具,对于各种话题进行讨论,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指出应该改进之处,帮助学生在认知盈余的时代趋利避害,不断进步。学校作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根据国家政策和教学现状,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师考核方式,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应用有创新的教学方式,并做好评估总结工作。

4.3 学生履行好责任意识

当今的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属于典型的“数字原住民”,比他们的父辈们拥有更强的互联网能力,因此他们的认知行为和结构也必然更易受到认知盈余现象的影响。要真正做到趋利避害,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只是外力,学生本身必须履行好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信息海量化的便利性不可置疑,充分利用可以扩展信息获得的渠道并提高效率,进而提升思维的活跃性和创新性。但同时,学生必须充分意识到冗余甚至低质量信息的危害性并掌握辨别此类信息的方式。首先,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的品质不可或缺;其次,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意愿至关重要。学生必须形成时常反省的生活习惯,对于思维上的懈怠时刻保持警惕,遇到问题和疑惑及时主动与老师沟通,在日常阅读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管部门把控好信息源头,在海量信息中减少负面信息的比重;教育工作者们积极应对认知盈余时代的新挑战,着重提升自身素质并切实起到引导学生的重要作用。有了这两重保障,大学生就更能充分认识到,技术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手段,其本身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人在认识过程中本是处于主体地位,任何工具和技术都是帮助主体实现认识目的的手段;同时,处于当今信息海量化现状中的人,在认识过程中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工具和技术的规律和要求。一方面不能否认现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发掘了人类的潜能,另一方面必须警惕对工具的过分依赖往往会降低人的独立认知能力。以此为戒,是应对认知盈余时代的必备技能。

猜你喜欢
盈余素养用户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