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对比

2019-07-01 10:42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米力农代偿左室

方 敏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广东惠州 516001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由相对稳定状态转向不稳定状态的过程,如果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和心脏周围组织的灌注不足等[1],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危害性很大。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多巴酚丁胺和米力农均是正性肌力药,可快速加大心肌收缩力和心排量[2]。本文旨在探讨静脉注射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40例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47~78岁,平均(55.4±5.0)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2例,Ⅳ级8例。研究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8~76岁,平均(56.7±4.5)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1例,Ⅳ级9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判定标准[3];(2)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40%以下;(3)心功能 NYHA分级Ⅲ~Ⅳ级;(4)签署知情同意书;(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 合并肝肾功能严重异常;(2)昏迷、认知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3) 电解质紊乱或感染;(4)过敏性体质;(5)纳入研究前已发生心源性休克、心房纤颤、血容量不足、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微循环药物、平衡电解质、强心剂、扩血管药物、利尿药、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以静脉滴注2g/(kg·min)多巴酚丁胺[国药准字H20058536;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mL:20mg(按C18H23NO3计)] 治疗,随着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速度至4g/(kg·min),治疗24h。研究组加以静脉注射25~50μg/kg米力农[国药准字H20113435;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规格:5mL:5mg(以米力农计)] ,后静脉滴注0.25~0.5μg/(kg·min)米力农。两组患者均治疗7d。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患者不良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不良症状及心脏功能指标得到改善为有效;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比例+有效比例。

呼吸困难评估标准[5]:端坐呼吸4分,半卧位呼吸3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分,平卧位呼吸1分。全身状况评估标准[6]:患者存在肺部啰音、乏力、肝脾肿大、颈静脉怒张、水肿以上症状记1分。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干预前后每搏心搏出量、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7]。干预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脑尿钠肽水平[8]。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全身状况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全身状况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全身状况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全身状况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全身状况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全身状况评分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研究组 干预前 3.6 2±0.5 8 2.8 8±0.1 6干预后 2.1 1±0.6 1 1.8 9±0.6 3 t 2.9 9 4 4.4 1 4 P<0.0 5 <0.0 5对照组 干预前 3.7 0±0.6 2 2.8 7±0.5 8干预后 2.9 1±0.2 8 2.5 7±0.4 7 t 1.9 4 7 1.7 9 7 P<0.0 5 <0.0 5 t组间干预前 0.1 5 8 0.4 7 7 P组间干预前 >0.0 5 >0.0 5 t组间干预后 1.7 3 9 3.8 6 9 P组间干预后 <0.0 5 <0.0 5

2.3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每搏心搏出量、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每搏心搏出量、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高于干预前,脑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每搏心搏出量、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参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参数比较(±s)

组别 时间 每搏心搏出量(mL) 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 脑钠肽(mg/mL)研究组 干预前 62.85±4.25 0.30±0.12 1867.25±409.63干预后 75.89±5.13 0.40±0.13 1011.92±302.51 t 4.538 3.478 7.341 P<0.05 <0.05 <0.05对照组 干预前 62.52±5.46 0.30±0.14 1892.25±410.63 66.71±5.69 0.35±0.26 1584.32±325.16 3.479 3.183 6.340<0.05 <0.05 <0.05 0.847 0.656 0.948>0.05 >0.05 >0.05 2.487 2.887 5.578<0.05 <0.05 <0.05images/BZ_67_189_703_691_1116.png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组出现1例恶心、1例血压下降、2例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血压下降、1例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 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方式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保证心脏供血等[9]。多巴酚丁胺是常用的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具有很好强心作用,但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影响心肌舒张,进而引起心律失常等情况[10]。米力农是新型强心药,属于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不仅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还具有血管扩张作用[11]。

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米力农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全身状况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米力农属于非洋地黄类的强心剂,兼有血管扩张作用和正性肌力作用。其可竞争性与磷酸二酯酶Ⅲ的脂化部分结合,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含量,激活钙通道加速钙内流[11],令心肌细胞质中的 Ca2+浓度增加,增加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发挥正性肌力作用,从而增加心排血量,增强心肌收缩力,但不增加耗氧量[12]。同时米力农可增加心输出量,松弛血管平滑肌[13],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具有减轻循环血管阻力及降低肺动脉楔压的作用[14],进而起到扩张动静脉血管的功效[15],改善心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通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发现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见,米力农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米力农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较多巴酚丁胺而言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猜你喜欢
米力农代偿左室
肝硬化失代偿与“再代偿”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