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契约,点燃产业链新动能
——以农知鲜为例剖析订单农业

2019-07-02 10:33长江蔬菜杂志社杜佳晨
长江蔬菜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订单农户经营

长江蔬菜杂志社 杜佳晨

自1978年,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开了土地革新的阀门,赋予农户更多经营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迈入突破性发展轨道。随着农业经营制度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的深入推进,个体户自身存在的信息不通畅、产品单一、管理制度落后、规模小且分散等弊端使之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为此,“互联网+订单农业”这一新型经营模式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的自产自销,它能够将市场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及时更新数据,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

首尾接合,打通市场任督二脉

传统的订单农业,又被称为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契约中的要求安排和组织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等农业生产的一种固定买受方的产销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的集成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较好地解决了农户销路问题、企业货源难题,对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升级均具有重要意义。而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新了传统农业的操作规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者,方可成大事也”,传统小农经济处于自产自销的狭义范围,在如今信息化时代下不免面临淘汰的结局。整合优质资源,订单农业这一新型经营模式将蔬菜产业上游与下游有机结合,打通种植端与销售端,从而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模式。迎着一场改革风波,创新性思维打破了传统的供销链条,诞生出一批新的 “中间服务商”,农知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们以市场经营为主导,上接基地为农户打开市场渠道,下连订货商为其提供优质货源。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个体户在直接参与市场运营过程中无法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面临销售不顺畅、收入不稳定、系统的信息整合能力不到位等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农户需要协调化的组织来指导其生产、销售。农知鲜的创始人谢松良看到了这一商机,他利用自身互联网营销10年积淀,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实施连片全程机械化种植、保底订单收购、集中分拣、加工销售的模式,打破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立足源头基地,利用大数据整合有效信息,根据市场行情为农户量身定制产品,从而打造出产供销一体化的互联网订单农业之路。

西兰花装车

当然,拓展是关键,一方面基地的地域分布关系着产品的上市情况,另一方面货源地的产量与品质关系着销售端口,农知鲜以单品销售为主,同年供应,为农户提供全年不断的收益。正因如此,农知鲜仅用5年时间便将马铃薯、西兰花基地拓展至全国各地,同时建设有配套加工厂,真正将产品的营销链做到了极致。互联网订单农业的出现无疑解决了产业供销两大难题,一方面上游农批市场、大型商场等订单商能够获得更稳定的优质货源,另一方面农户可以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既定的预期收益、常态化的技术指导以及其他配套服务,从而提高经营水平,增加收入。

互利互惠,组织模式优化升级

现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如何在市场上赢得主动权成为诸多经营者探索的关键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及时把握市场信息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订单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运作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博弈的产物,适应市场化发展大流,但起步阶段仍然面临一定的瓶颈,大多数农户难以完全放下心来与服务商签订合约,订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易引发买受方与销售方之间的矛盾。据研究分析,在初期运行阶段订单农业之所以遭受较大的风险与阻力,源于信息闭塞,分散的个体户无法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导致供销不平衡。如今互联网大数据将有效市场信息进行快速整合,“互联网+订单农业”使得这些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纵观整个蔬菜产业发展脉络,农知鲜将互联网科技运用其中,从营销节点进行突破称得上是整个蔬菜产业的一大创新举措。以“德立足,鲜为本”为宗旨,农知鲜一方面立足于源头基地,以保姆式服务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设备、农技指导,采后产品均进入加工厂进行流水线作业,马铃薯、甜玉米、西兰花等均经过严格分选加工,规格大小一致且颜色鲜亮;另一方面,连接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全国各大省市的大型农批市场、连锁商超、食品加工厂、社区团购平台,通过多年市场积累为基地与农户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剖析农知鲜的 “互联网+订单农业”运营模式,以产权联合关系为链接,将生产主体中的个体农户、产业化发展的大型企业、中介组织有机结合,建立利益共同体。在这种链接关系中引导个体农户从事经营生产,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企业为其提供专业化指导,并保底收购农产品,构成良性集合。个体农户从中可获得直接经营收益,与企业间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有机模式。

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指导思想,正是现代化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农知鲜所构建的互联网订单农业机制正是如此,规避了农户所担忧的保障体系欠缺、信息不对称、规模类别小等问题,有效地将上游与下游相结合,形成统一的产业服务链。如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林立,有限的资源里个体农户如何搏得一线生机?互联网订单农业下,他们不需要实时掌握农产品价格波动信息,不需要担心滞销,利用健全的管理体制即可获得经营利润。相对而言,中间商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力量要大得多,构建强有力的商业圆环,有效连接契约两端并严格把控产品品质,形成三方共赢的商业循环链。农知鲜搭建的集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农机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未来将结合高校自主研发技术、金融衍生品、便捷高效物流模式,为下游农户搭建更优质的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订单农户经营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