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7-08 06:47仝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乐府诗古诗高中语文

仝芳

古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基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文学素养的培养,还是基于高考命题的考量,古诗教学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古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多重角色,它既属于诗歌的范畴,又可归类于文言,还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职责,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价值是独特的。就算是从高考这个功利的角度去看,古诗类的试题也从来都是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重视并有效组织古诗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必修的功课。

一、关于学习兴趣的引导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把握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到位,在方法和内容上与学生的兴趣取向发生了偏离,自然也就不能成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对古诗教学的理解还存在问题,其组织教学的形式和目标等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古诗的兴趣。

高中学生从年龄上看,已接近成年,他们的心智水平和兴趣取向与初中生有着较明显的差异。比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但游戏的设计不适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过于幼稚,学生羞于参与,自然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高中生对学习的兴趣,其实已经不在娱乐或者游戏上,而更多指向尊重、自由、发展和满足等心理需求。

比如在学李白的《蜀道难》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乐府诗(仅此而已),然后就去解析评价诗歌——但其实,很多学生心里存着一个问题:“古诗不都有严格的格律吗?甚至高古的《诗经》或《离骚》也都有明显的韵律和字数规律,而这首诗似乎更像一首用文言写的近代诗,从三言到九言错落参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到底什么样的诗才算是乐府诗呢?”不少教师认为,诗词格律、诗体类别等不是高中语文的必修内容,没必要向学生解释。其实,正因为这种问题得不到解答而使学生对学习降低了兴趣。我专门抽时间给学生讲乐府诗的来龙去脉,让他们明白,乐府诗的源头是民间音乐,相当于现在的山歌小调,所以它的自由度相當高,是与格律诗这样的文人诗有着“血统”区别的……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其学习的心态就积极了很多。

再比如在讲一些律诗的时候,我还会穿插着给学生讲一些格律上的知识,比如平仄、拗救、字韵等这些到大学才给学生讲的“课外”知识——你会发现,高中学生对这些内容有很强的学习意愿,他们感觉很“有趣”。可以说,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关于阅读拓展

古诗教学不仅应关注如何带领学生解读和品味,也应重视拓展阅读。一是因为诗歌文本所含的信息量实在有限,而诗歌的意境和精神又往往是通过意在言外的方式来表达的,比如隐喻的手法或引经据典。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维只是局限在有限的文本字面上,就很难深度把握诗歌的内涵或意境。二是诗歌所涉及的背后信息是庞大而复杂的,比如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等。学生缺少对这些资料信息的了解,也同样会影响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也压制了他们对知识拓展的需求。

因而,教师应特别注意围绕诗歌的拓展学习和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又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欲望。比如学白居易的《琵琶行》

时,我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了几个感兴趣的知识点:“司马是个什么官职,反映了白居易什么样的地位变迁?”“琵琶这种乐器古今有什么变化?找一两首经典的琵琶曲大家听一听。”“琵琶女是个什么身份的人?梳理一下妓院、教坊、妓女、歌女这些概念。”“浔阳江古今地理地位有什么区别?”然后让他们分别去查找相关资料,第二课时大家通过交流的形式展开拓展学习。

三、关于情境意象

虽然说高中古诗的文言文属性比较强,确实有些古奥难懂的词汇,但古诗教学仍然应该把重心点放在“诗”的角度上。费了很大劲讲解字词,学生虽然能正确翻译了,但并不一定能感悟诗歌的内涵;而当学生理解了古诗意境之后,很多文字的意思反而会无师自通。所以,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带领学生从诗境上消化理解,而将文言解释放在最后,效率上要远高于先翻译后感悟。

比如,学李商隐的《锦瑟》,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典故,讲起来会消耗很多时间。我把“锦瑟、弦柱、望帝、珠泪、蓝田玉”这些词汇放到一边,先给学生构建一个情境:“想一想,曾经朝夕相伴的亲友,不知何故离开了,自己一个人静坐在屋里,视线所及,全是故人曾经的用品,他用过的笔、戴过的首饰、穿过的衣物……这是怎样一种痛苦而孤独的回忆!”这个与学生生活关联的情境意象一旦建立,学生马上就理解了“借物言情”的手法,明白了全诗前面所罗列的众多事物其实都是一个借代,真正核心仅仅是最后一句。这时,再回头来让学生掌握词汇,他们已经知道学习重心在哪里了,很快就能掌握。

总的来说,高中古诗教学需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二是注重知识的拓展,跳出教材才能回归本质;三是遵循诗歌的特征,情境意象重于斟酌字词。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21200)

猜你喜欢
乐府诗古诗高中语文
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乐府诗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乐府诗集》与李白乐府的经典确认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