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改革

2019-07-08 06:47肖玉秀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整体新课标小说

肖玉秀

对学生小说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对所教小说进行标准化的处理,没有对其进行细致的解读。许多教师还是以应试来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主要任务,应试也还是许多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难免就忽视了小说阅读的重要性。不少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就个别小说进行深入的阅读教学,其他的部分往往让学生自行学习。由于被考查的几率小,所占的分值低,学生为了节省时间也不再理会这些不会考的文章了。

要想教好小说,教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能将其与教学充分融合的能力。

追求教学的创新虽然是一个良好的教学现象,但是如果仅仅是注重形式的创新,却忽略了教学的内容就成了舍本求末了。虽然一些形式新颖的教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透过这种热闹的情景可以看到语文教学目的却没有实现,对于小说的认识也仅仅是流于形式的故事情节的分析。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貌似形式独特,却没有从本质上掌握住小说的阅读教学究竟应该教些什么。随着全国卷小说考查难度的加深,小说阅读教学除了情节技巧(如悬念、抑扬、照应、伏笔、突转),还应该从文章结构(线状结构、网状结构、画面结构、写实结构)、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创作形式(对话式、欧·亨利式、日记式、蒙太奇式、意识流式、内心独白式)以及小说环境、文章主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兴趣能够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所选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大都喜欢一些有着鲜明特色、情节曲折的文章,但是教材所选的小说大多是经典作品的节选,如《老人与海》《窦娥冤》。学生在拿到新课本后,往往先去读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而对那些趣味性不强的内容往往不再去关注。

学生在阅读小说之前,如果能够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就比较容易实现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阅读开始前,如果对小说的类型及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就能起到提升阅读效果的作用。但是,不少教师忽视了小说相关基础知识的作用,只是单纯引导学生来分析小说内容。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高考不会考到基础知识,即便有也只有少许分值,这就使得许多教师和学生往往不愿在基础知识上花费时间。

新课标要求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必须努力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的评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教学方法是教学得以成功进行的保证,优秀的教学常常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中小说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具体特点来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整本书阅读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撰写笔记。教师提出专题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流讨论,并阅读其他人的评价,以便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小说是一种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特点的作品,我们要从整体上对作品进行感知才能深入了解其内容,只有从整体上对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进行感知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面对于人物类的小说、情节类的小说,我们还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小说中的情节及人物形象。由此可见,整体感知法对于人物及情节类型的小说阅读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情节的整体感知。对于情节类的小说往往采用的是对整体情节的感知,这种类型的小说常常有着曲折復杂的故事情节,其情节推动着小说事件的发展。在阅读这类小说时,要想对情节所包含的核心内容有所了解就必须对其情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第二,人物的整体感知。针对人物类型的小说往往采用的是对人物整体的感知,这种类型的小说人物有着鲜明的形象特点,其人物的形象特点往往是整篇小说的支撑点,小说其他的要素都是围绕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面。因此,我们只有对人物的整体形象有了感知,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作者是如何创作这个人物的,所创作人物的特点是如何形成的,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如何的联系。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人物整体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初读时对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有了整体上的感知,这就可以从叙述的角度来分析,认识到王熙凤的八面玲珑、做事决绝,贾宝玉的平等待人、理想主义,林黛玉的敏感、细心等性格特点。当学生对这些人物整体形象有一定感知之后,再让学生从课文里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证明这些性格上的特点,然后指引学生分析这些人物不同性格特点的成因,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文本细读法

1.抓住题目,从标题入手

一篇文章的内容及主题往往是由其标题所概述的,人们通过标题往往就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由此可见,标题是人们阅读文章时的首要印象,一个醒目的标题往往能够吸引谈者来阅读。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小说时,要注意到标题的作用,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来理解文章。

2.抓住特点,从细节着手

我们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很容易忽视小说当中的许多细节描述,这些细节描述看似微不足道,但往往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及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我们对小说整体进行感知以后,要指引学生重新回到课文内容,根据感知的结论来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述进行再次阅读,从而感受人物塑造的生动性,进而学习到作者创作的手法。

二、比较阅读法

每个作家通常都会创作出一系列相同类型的小说,同一作家所创作的这些同类型的小说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特点。例如,《阿Q正传》和《祥林嫂》都是鲁迅写的人物类小说,都是通过对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描写,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是在人物描写的手法上有着不同的地方。前者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内容、心理状况以及动作的描绘来展现阿Q性格的特点;后者则是主要通过对人物的神态的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的特点。通过阅读的对比,我们能够对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系统的了解,能够把文章放到更加开阔的背景中去了解。当这种认知的体系健全后,学生就能够在独立阅读时快速抓住文章的特点,也就能够高效完成相关阅读题目的解答。

三、改革评价体系

1.开展多元化评价

教师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时,不但要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传授进行关注,还要把对学生情操、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目标,通过对学生思想的熏陶,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但教师要进行评价,还要求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学

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以及父母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这些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评价,从而体现出多元化的评价,进而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开展过程性评价

教师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时,不但要拓宽学生的眼界,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评价时,不但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提高对其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例如,教师要对学生在日常的小说阅读教学时凸显出来的阅读情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以及阅读的状态等作出评价,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和成长的过程。

3.开展综合性评价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以后,通过名句摘抄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全方位理解。另外,教师在激励学生阅读小说时,还要对学生阅读的成绩进行展示,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的形式互相交流,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不断拓展,进而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全面推动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阅读是人们取得知识的重要渠道。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活动要在新课标下对阅读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提高学生小说阅读的能力水平,让学生能够从小说的阅读中学会体验、表达、思考以及创新,从而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一中学(365100)

猜你喜欢
整体新课标小说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