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改革研究

2019-07-08 02:10张宁宁段友莲刘文
大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张宁宁 段友莲 刘文

[摘 要]新疆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意味着电气控制及PLC人才的需求量增大。新疆高校自动化专业生源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大学生电气控制及PLC课程的改革刻不容缓。课题组针对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以达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电气控制及PLC;新疆少数民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7-0109-03

历史经验证明,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的前提,而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人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水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1]。随着中国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的有序推进,新疆制造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2019年初召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会”也明确指出,新疆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意味着新疆地区对于电气控制及PLC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目前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推进,南疆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型人才需求增加。课题组通过在企业实地调研发现,南疆企业地理位置较偏远,自然环境艰苦,虽然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不错,但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乌鲁木齐周边企业,不愿意到南疆企业工作。因此,南疆企业大多放宽要求,降低标准从本地少数民族大专甚至中专毕业生中招录员工。由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大部分为汉族,在实际工作中与员工因语言不通而交流不畅,因此给企业管理造成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大量懂双语,有知识有技术的大学生扩充到中层管理层中,以此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电气控制及PLC课程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新疆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自2014年以来,每年招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都超过50%,2017年招生比例甚至达到80%。电气控制与PLC是自动化类专业中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如何使少数民族学生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是新疆自动化类专业任课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课题组结合新疆工程学院讲授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所积累的一些经验,针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研究。

和其他工科类本科课程一样,在学习电气控制及PLC课程中,民族生也面临着实践能力差、专业知识无法融会贯通等问题。而且由于是汉语教学,语言的隔阂加深了这些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民族学生培养方式与民族学生的实际特点不能够很好地结合[2]。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一)高校扩招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例大幅度增加,但生源质量整体不高

有报告显示,由于扩招的影响,近年来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将近5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90%以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生源质量呈现不平衡状态。对于内地985、211高校来说生源质量整体变化不大,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生源质量下降明显。对于新疆高校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源质量低的情況更为严重。受历史、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新疆尤其是南疆四地州教育文化水平相对滞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基础知识等方面比较薄弱,尤其是数理化基础更差。前几年,当地政府还为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加分政策,新疆高校对少数民族的入学门槛放低,因此学生整体素质较低。例如2017年高考招生,新疆理工科少数民族学生二批次分数线仅为270分,其中数学最低限分为29分(满分是150分),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程度,虽然学生通过政策照顾顺利进了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数量上明显增加,但基础知识的薄弱直接影响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缓慢。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较差

目前,所有的新疆高校课堂都是采用普通话授课方式,部分来自偏远地区或者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接触的都是本民族的语言,入校时基本听不懂普通话。以往学校通过“1+4”的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培养,即入学后先经过1~2年时间的预科学习,专门接受普通话教育培训,然后再进入4年的专业学习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经历两个阶段,首先要将教师的授课内容翻译成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然后才去理解专业知识的含义,学生理解能力受到较大限制。试想,如果让我们仅学习一年英语就去听教师用英语授课,也根本达不到接受大学专业知识的水平。

(三)部分少数民族班级纪律较差

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情表达直接,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喜欢交头接耳,课堂表现活跃。这是由于工科类很多课程课堂教学理论性较强,知识较抽象。由于基础知识的缺乏和普通话水平的欠缺,使得他们对于不懂的课程直接通过说话或者睡觉、看手机的方式来逃避。但同时他们又喜欢表现,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美。

二、电气控制及PLC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电气控制技术原理图很多,文字叙述抽象而专业,学生实践经验少,很难从课本的叙述和老师的讲解中想象出具体实物形象,且在听课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不易理解电气控制电路线路与实际的对应关系。PLC技术文字叙述较少,主要为简单的图形和字母符号,而电气图形符号更加抽象[3]。同时,本门课程需要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课程具有交叉性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为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涉及电工电子、传感检测、电机、工程制图、仪器仪表、机械设备、工程管理等多课程交叉融合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4-6]。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业内预计电气控制及PLC 市场将处于持续增长状态。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更新换代形势显著,对其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服务企业生产一线的能力[7- 8]。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对现有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三)教学方法单一

以往教师对于专业课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加实验室实验教师做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课课时数量约占总课时的10%。现有少数民族班级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上课提问、记笔记,课后做作业的方式完成课程学习。实验课程模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为主,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重复实验过程,动手操作。相比于理论课的受普通话水平影响,单纯被动接受,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效果要明显好于理论课的学习。但是,现有的授课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大多不是同一位教师,实验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实验计划统筹安排实验,由此导致实验课实验内容有时与理论课上课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对于知识的回顾过程较慢,如果学生课前没有及时复习,实验效果就会打折扣。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精力大部分放在理论学习、备战考试中,思维方式有局限性,除了尽力完成每门课程按计划要求的实践,很少有精力主动去设计、制作一个实践工程项目,学习非常被动。

三、具体改革方法

控制工程学院对于电气控制及PLC课程的改革,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试点选取汉族班级实行,课程改革效果较好。对于少数民族班级的试点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学院利用寒暑假到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工业企业做调研,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改革的具体办法。

(一)制订适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电气控制及PLC课程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课时设置基本相同。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知识底子水平不同,同样的课程设置显然不合理。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课程总课时量及实践课时数量,实践内容上以简单项目为主,减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同时,通过到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职业分析,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共同制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强化应用型知识比例。对于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的课程内容可以适当删减。针对少数民族班级的考试大纲,可以适当减少概念性、理论性知识的考核比重。

(二)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对于民族学生的授课,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格直接,热情奔放,乐于展现自己,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在少数民族学生班级教学过程中應尽量多采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尽量减少教师的喋喋不休,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学会自己学习。另外,每一个知识点教学结束后应给学生留有讨论以及消化的缓冲时间。

(三)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课程好不好,不在于老师讲得好不好,而在于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避免填鸭式教学,以工程实际内容为载体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所有的电气设备以及PLC采用与工业现场相同的真实设备,让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学生进入企业后也能快速上手,从而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

(四)进一步推进民汉合宿,加强民族团结

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习环境。婴儿从咿呀学语到快速掌握常用词汇的时间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低的重要原因除了先天不足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习普通话环境差,少数民族学生平时喜欢与本民族学生交往,同学、家人、亲戚、朋友之间的日常交流大都采用本民族的语言。新疆工程学院自2011年起一直推行民汉合宿政策,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环境有了一些改善,但离预期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究其原因,虽然大家在同一个宿舍,但是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觉得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差,不愿与汉族同学交流。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同宿舍各民族同学关系和谐,民汉同学打成一片,这些少数民族同学普通话水平进步明显。与此同时,在与同宿舍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明显改变,处事方法更加灵活,专业素养明显提高。因此,可以进一步推进民汉大学生合宿,多宣传民族交往交融过程中的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优越性,鼓励少数民族同学多听、多说,形成一种语言听、说的环境,这样不但有利于语言理解力的、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能够加强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大学生之间的民族团结。

(五)加强校企合作,增进产教融合

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定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学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企业的指导和实践。新疆工程学院控制工程学院一直积极筹建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通过前期电气控制及PLC课程的试点改革,汉族大学生已经有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在前三年全部学完专业课程,第四年进企业参与企业的项目调试和工程管理,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南疆四地州,他们毕业后也多选择回到家乡去发展。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学院主动与南疆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准备筹建少数民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去,在企业实践中加强对于知识的巩固。同时,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再有,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与企业之间双向选择,对于企业和学生来说,实现了双赢,企业节省了应届毕业生的入职培训时间,学生也可以提前加深对于企业的了解,避免了就业的盲目性。

四、展望

工业制造业是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可以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助力脱贫攻坚。我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扬长避短,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竞争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姜波,熊发政.少数民族工科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特殊性[J].新疆大学学报,2013(1):71-73.

[2] 胡申华,姜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民族班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194-195.

[3] 贺丽萍,李剑.《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实践教学思路的探索[J].文化教育,2010(1):231.

[4] 冮明颖, 姜丕杰.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9):58-59.

[5] 姜国强, 周立, 荣德生, 等.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 实验室科学, 2013(2):66-69.

[6] 白连平, 祁鲲. 应用型本科的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验装置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10):71-73.

[7] 刘福禄. 浅谈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61-64.

[8] 任彦, 崔桂梅.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1):112-113.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