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研探讨

2019-07-08 02:10李文珍
大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研思想政治教育

李文珍

[摘 要]跨越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学科特点更需要多学科交叉教研。目前高校思政课的多学科交叉教研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某些学科间的理论体系、价值导向不协调,教师队伍交叉教研能力及意愿不强,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我们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统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关系,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各相关部门做好统筹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交叉;教研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7-0121-03

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独立的学科以来,其学科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效果、科研成果等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由政治需要逐步向学科需要、由实践形态向理论形态、由经验形态向学科形态、由学科形态向科学形态转变,理论体系逐步走向完善,学科体系日益走向成熟”[1]。当前,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育的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该由偏重单一学科发展向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转变,不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传统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学科交叉,更要借鉴和利用新兴学科知识开展学科交叉,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思政课开展多学科交叉教研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推进及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出现,人们发现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现有问题的解決途径与方法已不能由单一的研究领域所提供,跨越学科界限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于是出现,各相关学科之间彼此融合、互相联系。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为人类社会、自然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R.S.Woodworth 1926 年就公开使用interdisciplinary一词,认为跨学科是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领域[2]。当前,多学科交叉研究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而且社会实践对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也产生了更多、更迫切的需要。为了顺应这种趋势,高校加强了交叉学科的研究及对大学生的多学科交叉培养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符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使被教育者具备理性思维、正确的政治观而进行的素质教育。它更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个性、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交叉的特征明显,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3]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一切关于“人”的学科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理论知识,而是多门学科知识的交叉整合,相关学科有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语言学、传播学、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都应该且能够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多学科交叉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研究将得到创新性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交叉性发展,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传统社会的秩序及社会生活的巨变使人们的心理、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人们的思想活动越来越具有批判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主体性。在网络媒体及国外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及政治观念的差异性、群体性及复杂性明显增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框架,从多学科角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革新的步伐只有跟上教育对象思想的变迁,反映多样化的需求,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如果仅仅从孤立的单学科视角去努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自然难以得到全面的解析和应对。

从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交叉性的学科体系。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各有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育目标,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统一体,有着共同的教育宗旨。具体到任何一门课程,比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也都包含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社会等学科的内容。所以,无论从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加强多学科交叉教学及研究。

二、高校思政课开展多学科交叉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教师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多学科交叉教研,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某些学科的交叉教研存在一定的困难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的主观世界、人的精神及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涉及人的价值判断、世界观、精神世界。一个学科主要研究研究对象的界定、同一性、差异性,以及研究中的思维逻辑、价值取向[4]。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由于研究对象、出发点、逻辑等的不同,对具体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态度、解决方法。因此,针对某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观点、逻辑上的不可协调就成为其交叉教学和研究的一个困难。

知识体系的多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可能,但也带来了困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差异性,但其价值取向及政治导向对其他学科又具有统领性。因此,在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学科交叉教学与研究中要运用学科品性去审视相关知识并判断能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用并整合。

(二)教师多学科交叉教研的意愿及能力不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教师队伍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和研究的意愿及能力是推行多学科交叉教研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学科建设队伍的勤劳与智慧。但就目前条件来说,教师群体普遍缺乏多学科交叉教研的动力,这束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相对于固守原有或指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疆域,交叉教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思政课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教师没有动力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交叉教学与科研中。而且有的教师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拒绝将其他学科知识纳入本学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全面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交叉性发展带来制约。多学科交叉教学与研究需要教师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把握及融会贯通,这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理论功底的考验。现有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基础大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史学等,并非是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下成长起来的。这使任课教师的教研工作出现一定的专业局限性。虽然这一局限性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合作必须要面对研究者主体意识的介入,对彼此学科的交叉与协同研究都力图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去融合、交叉,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模式,这也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发展。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受众的知识背景不同给思政课的交叉教研带来困难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必修课程,各个专业院系都要开设。同一任课教师,针对不同院系开展多学科交叉教学,但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不同,其教学效果及获得的学生认同也不尽相同,这会影响到思政课教师的多学科交叉教研的信心。而且,在全校打破院系界限,学生自由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的情况下,同一个教学班会有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这也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确定多学科交叉的程度制造了难题。

三、高校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的完善

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我们需要寻找它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才能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坚守“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多学科交叉教研的基础”这一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必须要拓宽理论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导向,在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之上,借鉴社会学、传播学、历史学等学科内容和理论成果, 注重学科资源的整合与创新,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完整的学科体系。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越来越成熟完善,高校思政课的多学科交叉性教研工作一定要以这个理论体系为指导,因为它为高校思政课的多学科交叉教研开辟了更宏观的视野,提供了更丰富的研究课题与理论资源。

社会转型、开放程度的提高等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文化多元化的出现使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不易达成共识。这些社会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交叉教研的基本前提,其专业素养及科学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实效性。教师是教学与研究的核心和主体,其职业道德水平、教学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叉教研的进展。其本身是思想政治交叉教研的实施者、评价者。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教研发展的主体,主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科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发展要以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为重要支柱。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加强与其他学科队伍的交流与对话,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交叉教研的发展。任何人的认知领域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师通力合作才能打破这一局限性,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教研。其次,不同学科教师的交叉教研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来展开具体合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展开的合作、对话,聚集不同学科的研究学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交叉教研发展的重要存在形态。

(三)各有关部门做好统筹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交叉教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层面之间的合作,所以做好各方面的统筹工作就很有必要。首先,学院领导要做好院系间合作的统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院系相关学科的合作研究,搭建合作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低水平的多学科交叉教研逐步向高水平转化,并实现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其次,课程负责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进行统筹,充分发挥学科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整合效应,避免各自为营的低水平重复教学。最后,任课教师要做好多学科交叉教学程度与教学班级专业差异的统筹,分不同层次开展不同程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交叉教学,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展教学。

总之,多学科交叉教学及科研已经成为学科创新发展的趋势,多学科交叉教研体现了知识的系统观。高校开设的每个学科课程仅从一个学习范畴传播相关知识,把知识整体分成一个个学科,忽视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在联系性。随着人类认识视野的扩大、认识能力的提高和认识手段的更新,这种认知局限会逐渐被突破。多学科交叉所形成的整体性、有机联系性的知识体系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并且它的成果更有利于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创新,就必须主动适应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2016 年5 月17 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5] 。这个重要论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交叉教学与研究起到了指导性及推动性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荆兆勋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 刘仲林.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3(2):9-16.

[3] 宇文利.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27-31.

[4] 黄盈盈,潘绥铭.跨学科主张的陷阱与前景:基于预防艾滋病领域的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报,2013(5):136-143.

[5]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02).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教研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中小学教研边缘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