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

2019-07-09 10:54黄建龙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木雕

黄建龙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这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工艺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如何使传统工艺美术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则是一直困扰业内人士的重要问题。拘泥于传统,就会失去市场;大胆创新,则会丧失文化意蕴,所以,对于传统工艺美术该何去何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本文以木雕为例,对工艺美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中国人对木雕的喜爱程度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从木雕工艺的商品化生产去洞察传统工艺美术的巨大价值,进而为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继承和发展;木雕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瑰宝,它以其臻于完美的艺术风格影响着数以万计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实现腾飞的双翼,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灯塔,因此,工艺美术虏获了众多海内外爱好者的芳心,要想使经典文化永葆生命力,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进行充分发挥,做到“吐故纳新”,不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木雕工艺,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正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散发着自己的芳香与韵味,要想对木雕工艺进行一个字的概括,那就是“美”,这种美既依赖于木雕的品质,更依托于工艺者高超的技术,要想充分展现木雕之美,就要做到从多角度出发,实现对雕刻艺术、材料选取的优良保证,进而实现对工艺美术内涵的丰富与完善,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一极具中华韵味的古老文化将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一、工艺美术的概述及现状分析

工艺美术是通过一些工艺原材料的运用,对一些主观需要的艺术形式进行创造,以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和艺术的喜爱。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在古代社会,工艺美术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关联,从工艺美术中就能充分地看出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凝聚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商品化社会中,工艺美术的艺术样式进行了创新,如刺绣、木雕、瓷器、剪纸等,在这些多样化的形式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实现了高水平的发展。

工艺美术一直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灿烂一笔,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当前,它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作为价值不可估量的工艺美术,目前正面临双重挑战,尤其是在商品化盛行的新时期,工艺美术是进行发展创新还是固本传承呢?这一问题是工艺美术爱好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工艺美术发展与落后的决定性问题。传统的工艺美术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這些形式所折射出来的正是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民众的文化程度。工艺美术品在改革开放以来订单量不断提升,足迹可谓遍布于中国版图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当时国家提倡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促使人才数量和技艺不断成熟。旧的技术和新的时代工艺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实现了工艺美术的新发展。我国工艺美术虽然传承了上千年,但是这种艺术形式却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变得更富活力与生机。实际上,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挫折,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荆棘遍布的路上走得更加踏实、安稳。

二、木雕工艺的发展现状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木雕工艺丧失基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很大变化,致使传统工艺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形式多是集体经济为主,这种经济模式多是将木雕工艺品进行集约化生产,生产积极性虽然实现了大规模调动,但是这种生产模式对工艺美术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主张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的需求决定着木雕工艺品的生命价值,木雕工艺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进行调节而不采取适当的保护,那么工艺美术终究会走向衰落,这就要求相关的企业在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过程中,要做到保护与传承相结合,为木雕工艺的发展助力;在新的时代下,市场上的木质品种不断丰富,而且工艺品多是经过严谨的机械化生产,具有高效率、批量化、高标准等特征,在迅速发展的木制品中,我国传统的木雕工艺制作难以与规模化生产速度相匹敌,进而出现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因此,在社会审美意识的不断进步中,木雕工艺匠人要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以满足日趋完善的文化需求,所以,工艺匠人们要争当木雕工艺的传承者,实现工艺品文创产品的更新与发展。

(二)传统木雕工艺人地位较低,继承人严重缺乏

在历史的不断演变中,文化和思想实现了相互碰撞,一些新思想、新技艺逐渐迸发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文化样式造成了影响,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则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话题。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人们对于传统工艺匠人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在这种错误意识的引领下,木雕工艺者难以受到最起码的尊重,并且这些工艺匠人的收入水平远远落后于普通的公司职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工艺匠人难以有效开展对木雕工艺的创新。同时,中国的学校过多地将知识的传递作为文化的主流,而对工艺实践课程的开设则显得捉襟见肘,在没有充分启蒙的情况,很多青年人对工艺美术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这就使他们对于此类文化的兴趣不足,长此以往造成了木雕工艺继承人的缺乏。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源于兴趣的事物都能够实现有效的发展,但是,针对目前我国木雕工艺而言,这种兴趣氛围较为缺乏,所以,要想实现对木雕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继承人的培养尤为迫切。

三、木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适应经济发展,铸就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工艺品必须通过创新这一途径进行自我革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不同的人具有着不同的文化审美,这就使工艺者要根据需求进行针对性创作,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传统文化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将文化与现代化设计元素进行融合,以适应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特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木雕工艺者在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的时候,要将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进行巧妙地运用,努力促成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目前,我国的木雕工艺品已经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从各地纷至沓来,想要从木雕工艺品的发源地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这一工艺美术文化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创新,还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极大的契机。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美术木雕
汉江流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学院版画在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价值研究
基于南阳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旅游开发探析
木雕鱼
浅析山西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创新与发展
广东传统工艺美术高职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胜宁的木雕心语
潮州木雕
王宠和他的木雕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