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拼布门帘工艺特点及创新应用探究

2019-07-09 09:23安亚雯肖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制作工艺创新设计陕北

安亚雯 肖红

【摘要】陕北拼布门帘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既可以传达地域文化,又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特征。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和归纳分析法,在了解陕北拼布门帘图案与色彩的基础上,对该地域拼布门帘的工艺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陕北拼布门帘特有的艺术语言,通过多种面料及制作工艺的艺术表现方法,将陕北传统拼布门帘在现代设计中不断地推陈出新。

【关键词】陕北;拼布门帘;材料;制作工艺;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陕北拼布门帘的制作工艺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由巧手妇女们亲手裁剪、缝制。在缝制过程中,人们有意将布料剪成一定的形状,别出心裁地将手中的布片变成鸟兽、花草、吉祥文字等。这些带有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作品所呈现的不仅仅只是生活上的使用价值和本身的审美价值,也寄托着老百姓的精神诉求和美好祝愿[1]。

一、陕北拼布门帘的工艺特点

陕北拼布门帘的造型具有“外简易内繁琐”的特点,门帘的外轮廓较为简单,没有过多复杂的装饰造型,而内部却十分繁复。在图案设计上,人们不仅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同时也大胆吸收当地民间传统图案、剪纸中的各类纹样等,其图案的组成也体现出赏心悦目的秩序美和装饰美。

陕北拼布门帘主要分为单层布门帘和夹层布门帘,在制作中大量使用剪、拼、缝等传统手工艺。单层布门帘用在春、夏、秋季天气暖和的时节,夹层布门帘则用在冬季较寒冷的季节。夹层布门帘面子和里子相结合,中间加入絮棉填充,起到保暖、防风的作用。

(一)陕北拼布门帘制作工艺的独特性

陕北民间的拼布门帘是通过手工缝制出来的,它不像机器化大生产下的纺织产品具有秩序性、整齐性的特点,每一款门帘产品都是由人工亲手制作而成,都带有一种情感和手工缝制的粗犷感,让人一看到成品就能感受到制作人一针一线的辛勤与淳朴,正因为这种笨拙粗犷的感觉才会赋予拼布门帘一种特殊的情感,增加了浓厚的地域色彩。

拼布门帘的制作过程是复杂的、繁琐的,它不同于绘画,只需在纸上就可描绘成型。门帘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缝制的大致流程:首先,就地取材在废旧纸板上绘制图案;其次再将图案拓印到不同色彩的布料上,进行配色、剪布、缝制等。这一系列耗时的制作过程,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并且由于每个人的审美、手工、色彩搭配的不同,完成的作品也无一相同,使陕北拼布门帘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

(二)陕北拼布门帘制作工艺的平面性

陕北拼布门帘分为拼布、拼贴结合的表现形式,使用大小不均的边角料或废旧衣物剪裁成大小适中的几何形体,或将布裁剪成各种图案纹样拼凑而成。布料在选材上多使用纯棉料、涤棉混纺面料、腈纶、粗布等。在拼接缝制前,先将选好的图形画在硬纸板上(一般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纸盒、烟盒、包装盒等),再用剪刀将纹样剪下放在选好的面料上进行拓印剪裁,然后将剪裁好的布料用缝纫机或手工进行走线固定,形成规则连续的平面几何图形,为了使门帘更加美观,妇女们也会在布块上通过自己的想象设计出带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或绘制传统纹样来点缀,将画好的图案放在缝制完成的平面几何图形上,使用缝纫机或手工沿着纹样外边缘一厘米处进行走线固定。最后,一块有着浓厚地域色彩、搭配强烈视觉冲击感的门帘表布就形成了。

(三)陕北拼布门帘制作工艺的单一性

陕北拼布门帘多按图形、色彩、面料、数量进行分割组合,再使用缝纫机或手工缝制走线,将布料拼接而成。

在拼缝过程中,先使用熨斗将缝制好的布门帘熨烫平整,检查门帘四边是否平整之后,需要用剪刀对门帘的四边进行修剪,再在帘布周围缝制10~15厘米宽的包边装饰使门帘更加整体、完善。颜色上多使用深色系(例如深蓝、咖色、黑色等),長度要与门帘保持一致,接着把做好的面子和里子背靠背缝制而成,在门帘下侧需要留有15厘米宽的开口,以便由内向外翻转、固定。此时,这样一块崭新完整的拼布门帘就形成了。简单的形体、琐碎的布片在农村妇女的手中变得栩栩如生,他们使用单一的缝制技术一针一线地缝合出令人赞赏的门帘艺术品(如图1所示)。

二、陕北拼布门帘的创新设计

在陕北民居窑洞中家家户户都挂着门帘,这里的门帘除了防寒保暖之外,也是窑洞建筑上最为重要的装饰品之一,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拼布门帘最早起源于山西、陕北一带,村里的妇女将家里的废旧布料进行改造、拼贴。用传统的手工艺融合当地的传统特色缝制出“花哨儿”具有实用性的门帘。现如今,随着高科技材料的产生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许多批量化的工业产品都是冰冷客观的,传统手工艺正在加速消亡。拼布门帘也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地域色彩。因此,对陕北拼布门帘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让民间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无缝结合?首先,陕北拼布门帘在创新设计中,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提炼、深化更是再创造。利用陕北拼布门帘做创新设计,先对拼布门帘做理性总结,再利用陕北传统拼布门帘的造型、材料及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呆板的门帘风格,给人强烈的新颍感和吸引力,赋予产品新的生命,为我们对陕北拼布门帘的创新提供了思考方向,运用以下思维方式可以对陕北拼布门帘做出尝试性的创新设计。

(一)元素创新

陕北传统的拼布门帘图案通常以连续的平面几何形体(例如长方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为主,或加以吉祥文字和传统纹样装饰,虽然门帘在制作中多使用装饰技法作为表现手段,但门帘的整体效果还是趋于平面化,在拼布门帘的再创造过程中可以将它高度概括,将细致、复杂的图形根据需要予以简化,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例如线条、风景、人物、民俗生活等);其次,将选择好的花布或素布剪成不同的图形、纹样。在拼缝过程将中空棉夹在表布和里布中间,通过“压缝”技术可以使图案、花样突出增加立体感。在整体造型规律和艺术设计原则中打破传统的纹样并加以提炼、整合,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使传统的拼布门帘焕然一新。

(二)材料多样

门帘具有隔绝冷热、防寒耐低温、隔音、防尘、防虫、挡异味、防紫外线、防火难燃、防污染等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居住环境的变迁,门帘的历史面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地方门帘曾经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2]。但是在陕北村落中门帘还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进进出出都会用到。使用率高磨损就快,最初,陕北拼布门帘是用剩余的废旧布料拼凑而成,渐渐地人们对门帘的选材也越发讲究,除了装饰美感之外,对材料本身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只是普通棉质布料。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麻布、厚绒布、金丝绒等,这些纺织面料可以增加产品的时尚感和价值感。[3]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油渍、污渍的玷污,易脏易破。所以,在拼布门帘的再创造过程中选材也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能只局限于外观,实用性也不可忽视,可以采用防油、防水特殊面料,户外窑洞因受到夏天强烈的太阳照射,门帘也可选用抗紫外线和抗红外线的面料保持屋内清凉。这些具有防护功能的面料有助于产品性能的提升,极大地拓宽应用领域。[4]

陕北拼布门帘艺术是古朴的、纯粹的、富有情感的,在简单的元素之上又具有很強的色彩张力,将陕北拼布门帘进行再创造,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传统民间手工艺,而是在真实地展现陕北拼布门帘特点的同时也把传统的工艺手法和艺术感染力融入到创新中,打破传统拼布门帘的沉重感,融入现代元素点缀现代生活,根据陕北拼布门帘的产品需要,将门帘的装饰变形方法、元素、形式等诠释在拼布门帘的产品上,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拼布门帘,用现代的眼光来欣赏门帘艺术。

参考文献:

[1]刘珍妍.吕梁民间拼贴布门帘的造型与制作艺术[J].艺术科技,2017,30(11):168-169.

[2]马丽.陕北民间拼布门帘图案与色彩的艺术魅力[J].大舞台,2015(9):228-229.

[3]郭淼.新兴纺织面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1.

[4]寿弘毅,姚雨峰,骆可越.新型纤维及功能整理在装饰面料领域的应用[J].天津纺织科技,2018(1):56-60.

作者简介:安亚雯(1992-),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产品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肖红(1966-),女,汉族,湖南湘乡人,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产品设计专业,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制作工艺创新设计陕北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