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青花瓷器修复的粘结错位

2019-07-09 12:27林钰洁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

【摘要】青花瓷器自出土以来,修复工作一直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青花瓷器的粘接工作在陶瓷修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粘接错位的情况在修复过程中屡屡发生。本文针对青花瓷器的粘结技巧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瓷器修复;瓷器粘接错位;修复技巧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青花瓷器自出土以来,修复工作一直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青花瓷器的粘接工作在陶瓷修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粘接错位的情况在修复过程中屡屡发生。本文针对青花瓷器的粘结技巧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青花瓷器修复的目的

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的青花瓷盘修复工作,笔者发现不但要细心与耐心,而且粘接技术对青花瓷盘的修复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粘结错位的情况也时常在拼接过程中出现。本文对拼接错位的预防进行分析,对修复技术进行总结,预防拼接错位,以防止对瓷器造成的二次伤害。

二、青花瓷器修复的准备工作

根据瓷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本次修复的明代青花瓷盘:盘高3cm,口径17.2cm,低经10cm,釉色呈青白色,盘面有纹饰精美的青花图案,但由于破损较为严重,有大面积的缺失与损坏。所以,为了研究青花瓷器的修补与完善,笔者对其粘接工艺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在修复青花瓷盘之前,要对其伤残部分进行分析,制定修复方案。瓷器的修复工艺大径相同,但修复手法却不尽相同。我们要先对其进行拍照存档,记录建档。对瓷器要进行多角度的拍照,记录其损坏的情况,确认瓷器有无病害,并对其病害的种类进行分析,对修复的过程进行文字记录。准备好修复所需要的器具:石膏、手术刀、502、环氧树脂粘接剂、仿釉涂料、砂纸等。

三、青花瓷器的修复步骤

(一)清洗

第一步,先用蒸馏水对瓷器进行浸泡洗刷;第二步,用手术刀去除碎片表面颗粒较大的杂质,然后再调配清洁剂与水混合成稀释溶液,用来清洁碎片表面和断裂碴口处的杂质(除人工清洗外还有机械清洗,化学清洗等方法)。

(二)拼对

将清洗后的瓷器碎片按种类进行分类并编号,然后按编号进行预拼接,若有拼接不上的地方就暂时停下,看看是否因为瓷器碎片的接口错位而导致拼接不上,如此反复,直到拼接完成。

(三)粘接

由于此次瓷器修复中碎片较多,种类繁杂,故在粘接时我采取了如下方法来预防在拼接过程中发生错位的现象。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粘接剂,粘接剂的选择在瓷器修复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修复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粘接剂的种类有:环氧树脂类胶、502、纤维素粘合剂、丙烯酸酯聚合剂等。陶瓷修复过程中,我们应选择无色透明、抗老化强、固化速度比较快、更利于温室条件下进行粘结工作的粘合剂。结合实际,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环氧树脂类胶虽然粘合度高、抗老化能力强,但由于其凝固速度慢不利于青花瓷器的粘接工作。而502无色透明,抗老化能力强,固化速度快,在修复过程中便于操作与使用,故我们决定,在此次青花瓷器的修复工作中选择502为粘合剂。确定粘合剂后,再将碎片按拼对顺序涂抹粘合剂。顺序应是由小拼大,小块碎片用502进行粘接,大块碎片用502与其他粘合剂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粘接。粘接时要注意,碎片与碎片的粘接之间要避免错位,错位会造成裂缝间出现缝隙,一旦出现缝隙就会出现高低不平的错位现象,而且粘合剂要涂抹均匀,也不要涂抹过多,防止黏合时粘合剂溢出污染瓷器表面,对瓷器造成二次伤害。粘接合对时,要用力粘合碎片,施于一定的压力,力求碎片裂缝最小化。

(四)补配

补配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石膏补配、树脂补配、瓷配瓷修配、环氧树脂补配、软陶补配、瓷片补配、烧瓷牙材料补配等。这些补配方法都是对瓷器的残缺部分进行填补,根据瓷器缺损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补配方法。结合实际,我指定了合适的补配材料,用石膏对其进行补配。先对其完整的瓷器表面涂抹脱模剂,然后用石膏对其完整的部分进行翻模,翻模完成后将模具放置在瓷器缺损的部位,在模具内涂抹适量的脱模剂,将石膏倒入模具内,等待数分钟后待石膏完全凝固,将其轻轻取下,对石膏链接瓷器的不平整处用手术刀刮平,再用粗砂纸进行打磨,打磨近乎平整时再换细砂纸来打磨抛光。

(五)打地子

打地子也称刮腻子。瓷器修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裂缝,我们为了将其填补平整,使用适量的填充混合物作为填补材料,用手术刀刮平其缝隙处,待其干燥后,用细砂纸对其进行仔细打磨,重复此工作,直至修复处触摸起来手感平滑、无凹凸感即可。

(六)作色

作色使用反复调制于器物本身相同的颜色,此步骤最能看出其修复效果,使用的涂料大致有丙烯酸快干色颜料为主,这种颜料附着力强并且耐老化,颜色鲜明。我们应在过程中反复调配颜色,使之与瓷器本身的颜色无限接近。我们先以瓷器本身的青白釉色作为底色,然后在修补处画上青花花纹,使其完整。如果作色出现失误,可用酒精对其进行溶解与清洗,然后再做修改。最后用喷枪对修复处喷涂三和牌一九零光油,使其仿釉涂料与釉面过渡自然,无限接近。

四、青花瓷器如何预防拼接错误

在拼接过程中我们需要集中精神,力求精益求精,不出任何差错。拼接每一片碎片时要根据其形状与受损状态将其进行固定。固定在拼接中至关重要,如果接口裂缝没有拼接到位会出现拼接错位的情况。完成后的瓷器表面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凹凸,对最后拼合完成的文物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下一步骤的效果。即使是一小块的不吻合也会对之后的拼合修复影响只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应当去预防和避免在拼接时出现的失误。拼接碎片时,我们应当先按花纹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并编号。拼接时应当谨慎小心,不要将其碴口的碎瓷碰掉,以免出现细微的偏差,若有拼接不上的地方,先暂时停下,看看是否因为瓷器碎片的接口错位而导致拼接不上,如此反复直到拼接完成。粘接时要由小粘大,粘接时要注意,碎片与碎片的粘接之间要避免错位。对接时应确保毫无缝隙并施于压力。碎片与碎片粘接时要注意胶类不可涂抹过多,以至于造成瓷器与瓷器间有距离导致拼接错位。如果胶类涂抹过多应轻轻刮去,薄薄一层为宜,黏合时也要施加压力,如果有流出胶水尽快用丙酮擦干净。在确定其没有错位的情况下将其用透明胶带固定好,如果出现移位的情况要尽快将其纠正。在此次拼接过程中,我也出现过拼接错位的问题。如果在粘接之后发现错位的情况,就要将其重新加热或者用丙酮进行浸泡后将其拆解,并将被软化的胶类处理干净。但是这样做很容易将瓷器碴口的碎碴碰掉,使瓷器受到二次傷害。拼接错位的修复耗费时间、精力,还会伤害到文物,所以我们应当减少拼接过程中的错位问题,细心耐心地一块一块将其进行拼接,仔细检查有无裂缝与错位。

五、青花瓷器粘接注意事项

我们在修复青花瓷器时粘合剂要涂抹均匀,不要涂抹过多,防止黏合时粘合剂溢出污染瓷器表面,对瓷器造成二次伤害。粘接合对时,要用力粘合碎片,施于一定的压力,力求碎片裂缝最小化。对胶黏剂的选择也有不同的使用效果。本次的毕业设计主要使用的是“502”胶黏剂。其粘结效果无色透明,特点凝固速度快,适合在室内使用,也比较适用于小型的瓷器粘接。较大块的部分修复应使用环氧树脂类粘合剂,其特性是抗老化效较强,粘接强度有保证,但缺点是凝结速度较慢。

粘接时可以根据碎片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粘结剂,此次的修复较大的碎片有十厘米,较小的只有两毫米,我们可将大的碎片先用环氧树脂粘合,在用502把小的碎片围绕着大碎片粘合。黏合时一定要保证毫无缝隙与稳定牢靠。黏合时也可以根据瓷器表面的青花图案进行分类与拼接。如有出现错误要马上进行纠正,确保每一片碎片的拼接都可以准确无误。

拼接工作完成后进行补配,而后进行打磨,尽量使之摸起来没有凹凸感,后续进行刮腻子,如果表面并不是十分平整还可以补救。结束后以器物本身摸起来无异物感、平滑柔和为佳。

六、结语

青花瓷器是中国历史的瑰宝,它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与人类文明对瓷器审美的发展以及当时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形态。而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年代的冲刷,瓷器又不免出现损坏。修复瓷器,一是为了使瓷器延长寿命,能更好地重现原本的美感,使它还原原本的价值与风采,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二是为了从瓷器的修复中获取经验,熟悉修复过程,为以后瓷器的修复工作以及保护工作积累经验,在实验中探索正确的、科学的修复方法以此延长其寿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它的完整性、观赏性以及研究价值,为博物馆和展览馆提供精美的展藏品,为观众提供生动、形象的文物作品展示。

参考文献:

[1]蒋道银.古陶瓷修复技艺[M].上海:上海古陶瓷出版社,2013.

[2]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文物修复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林钰洁(1994-),女,汉族,山东烟台,硕士,山东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陶瓷刻绘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