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黑秞瓷器分期与装饰釉研究

2019-07-09 12:47魏芙蓉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

【摘要】宋辽前期北方黑釉瓷器多作为生活用瓷,常见于盂、瓶、罐、炉、盏托、盒等,流行复合釉、黑画花等装饰技术,而黑釉刻划花、黑釉剔花等技术处于萌芽期;宋后期至金初北方窑业进入鼎盛时期,除瓶、盘、注壶、碗等饮食相关器具外,也发现了许多陈设类器物,装饰品种除结晶、酱彩外,最常见的是复合釉;金代中后期增加了壶、罐、盆钵、碗、灯盏等生活用瓷,黑釉瓷产品胎壁变厚、胎釉质地变差,风格从精致美观转向质朴实用。

【关键词】北方地区;宋辽金;黑秞瓷器

【中图分类号】K876 【文献标识码】A

一、宋辽金时期北方黑釉瓷器分期

(一)宋辽前期

宋辽前期黑釉瓷流行的复合釉、黑画花等装饰技术难度较小,特点是实用。黑釉刻划花、黑釉剔花等技术处于萌芽期。窑厂包括陕西耀州河北、河南窑厂。此外,辽境内多生产长颈壶、鸡冠壶、盘口瓶、鸡腿瓶等具有契丹民族风格的产品,为契丹民族提供合适的游牧所需产品。

(二)北宋后期至金初

宋辽后期,由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北方窑业进入鼎盛时期。同时,由于社会奢靡之风盛行,为高品质瓷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文人士子追求典雅精致的审美情趣和素雅清丽的艺术格调,使黑釉瓷的釉色也有了色彩。对于胎薄质细的精品瓷,定窑及中原各大窑场均有烧造,尤其是定窑产品,装饰了黑釉金彩、兔毫花等,纹饰精美细腻,在众多瓷器中大放异彩[2]。

该阶段黑釉瓷产品器类增加,出土器物增多,器物造型丰富多样,除瓶、盘、注壶、碗等饮食相关器具也发现了许多陈设类器物,体现该时期人们饮酒焚香、清玩陈设的状态。针对造型的多样性,盘类新出现了曲腹平底造型;碗盏类包括直口深腹、束口深腹、花口弧腹、花口曲腹、敞口直腹、敞口弧腹、撇口曲腹等多种造型。针对造型的美感,瓶类器体高瘦发展,有矮梅瓶、盘口瓶、长颈瓶等,具有典雅精致的效果,同时具有线条流畅、清丽挺拔的特点。

该阶段黑釉瓷产品装饰品种除结晶、酱彩外,最常见的是复合釉,以敞口折腹盘、撇口曲腹碗为主,主要装饰为内白釉划花外黑釉,小瓶类中也有上黑下白釉。在磁州窑和中原窑厂也曾烧造少量黑釉剔刻花,纹饰精美细腻。此外,該阶段盛行斗茶风气,受社会奢靡风气和文人审美情趣的影响,定窑黑瓷一度非常盛行。同时期的辽国被煮茶焚香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契丹上层社会对这种精巧雅致的风气甚为推崇。

(三)金代中后期

该时期黑釉瓷产品的典型特征为质朴实用,由于磁州窑有强烈民俗装饰意味,因此,磁州窑盛极一时。宋金战乱,对北方地区窑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北方窑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到了金初二十多年之后,窑业生产才迎来了新的繁荣期[3]。在此社会背景下,北方窑业生产重心被转移,成为了高产量低成本的民用瓷市场,尤其是黑釉瓷产品产量迅速扩大。作为日常用瓷,黑釉瓷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因此,该时期黑釉瓷出土总量明显增多,其风格也从精致美观转向质朴实用。

此外,该时期黑釉瓷产品胎壁变厚、胎釉质地变差,器类和造型也明显减少,增加了壶、罐、盆钵、碗、灯盏等生活用瓷,尤其是双耳罐、大口鼓腹罐、灯盏等产品大量出土,同时新出了三足炉、玉壶春瓶、敛口深腹钵等生活用瓷。陈设类产品种类大量减少,例如碗类产品,前期多达七八种造型,该时期仅有直口斜腹、撇口斜腹、敞口弧腹等造型;瓶类产品新出的玉壶春瓶,造型效果较前期大为逊色,类型也仅见鸡腿瓶,葫芦瓶、小口瓶、梅瓶等非常少见。

二、宋辽金时期黑釉瓷器装饰釉种类

(一)黑釉酱彩

不同的装饰手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黑釉酱彩可分为黑釉酱斑和黑釉酱花,其中黑釉酱斑是将含氧化铁的白釉涂抹于釉面,形成片块或长条形斑纹;黑釉酱花是用毛笔作工具,用斑花石作颜料,在釉面上进行各种纹饰绘画[4]。

黑釉酱斑流行于北宋中晚期至金初,主要生产区域有中原窑厂和陕西耀州窑厂,其中中原窑厂以点块酱斑为特色,生产产品以瓶类、罐类、碗盏类为主,瓶类多见盘口瓶;罐类有小口罐、盖罐和双耳罐等,碗盏类造型包括撇口曲腹、敞口直腹。陕西耀州窑厂以长条形花絮状酱斑为特色,生产的产品有尊、器盖、盏等,其中盏的器形有散口弧腹盏、花口曲腹盏、卷沿斜腹盏。

金代以后,中原窑厂和陕西耀州窑厂不再流行黑釉酱斑工艺,而北方地区东北、内蒙、山西窑厂常用该工艺。金代东北地区多见小口鼓腹罐,器体有仿油滴效果的酱斑;金代后期,内蒙窑厂多出敞口弧腹碗,以坚条酱斑作为特点,将其装饰在器物内壁;山西窑厂以片状酱斑和酱花为特色,片状酱斑多见于瓶、罐、钵等器物外壁。此外,碗类器物的内壁也装饰有片状酱斑。酱花多采用花鸟纹饰,具有对比鲜明、色调明艳的特点,常见于小口瓶和玉壶春瓶。

(二)复合釉

根据装饰效果不同,复合釉分为上黑下白釉、内白外黑釉、黑釉白边三种[5]。唐代时期陕西窑厂、河南窑厂就曾出现。上黑下白釉见于北宋晚期河南窑厂,在北宋早期定窑和清京寺妆窑中发现上黑下白釉或上白下黑釉装饰,生产产品包括小瓶、玉壶春瓶、炉等;内白外黑釉流行于北宋后期,生产于磁州窑,龙泉务窑、井陉窑及鹤壁集窑等河南窑厂。其中磁州窑常见于平底盘、折腹盘、撒口碗、敛口斜腹钵等,龙泉务窑、井陉窑以黑釉碗盘类为主;黑釉白边装饰又称白覆轮,器体施黑釉,口部施白釉。该技术流行于北宋早期,通过早期在器物口部施白化妆土不施釉,金代以后在内壁或口部施白釉,腹下部施黑釉变化而来,生产产品包括炉、盘、灯、罐、钵、碗等类型。

(三)结晶釉

结晶釉产品以盏类为主,器物造型多样,包括敛口型、直口型、敞口型等。由于烧成工艺不同,北方黑釉瓷产品在施釉时油滴较多,兔毫较少[6]。北宋中晚期流行的器形是撇口曲腹盏;北宋后期至金代流行的器形是敞口斜腹盏,这两类瓷器多见于定窑和中原窑厂;金元时期烧造的敞口弧腹盏和直口斜腹大碗多见于山西窑厂,结晶效果十分美观;北宋晚期,山东淄博窑厂多烧造器盖类、玉壶春瓶、杯、花口碗等产品,耀州窑厂生产产品有侈口弧腹盏、敞口弧腹盏等。

(四)黑画花

黑画花装饰是用黑釉在内底中心和边角处,绘五瓣花朵、三叶纹等纹饰。流行于晚唐时期的陕西耀州窑,北宋早期,磁州窑也使用了黑画花装饰,到了宋金时期,中原窑厂、山西窑厂、陕西窑厂等均使用过,器形弧腹盘、折腹盘、敞口弧腹碗为主。黑画花内底无釉,便于叠烧。

(五)黑釉剔刻花

黑釉剔刻花开始于辽代晚期雁北窑厂,盛行于金元时期的山西地区。窑口包括平阳窑、乡宁窑、浑源窑、翔县窑、大同青瓷窑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雁北窑厂生产的瓷器,以筒腹罐、大口罐、小口鼓腹瓶、梅瓶为主,刻花纹饰包括缠枝莲纹、牡丹纹、卷叶纹等。金代以后,黑釉剔刻花装饰技术传播至西夏境内,刻花纹多少牡月花草纹饰,产品多见碗、梅瓶、壶等,器壁有开光,具有鲜明的特色。

黑釉剔划花技术相比其它装饰技术出现最早,唐代耀州窑曾运用剔黑填白彩工艺,五代十国时期河南窑厂曾生产深剔刻白瓷。黑釉剔划花是用剔刀等尖头工具在施过黑釉的器坯上刻划出各种纹饰,同时,将纹饰外的黑釉剔除,露出器胎的一种装饰工艺[7]。磁州窑在北宋早期生产黑釉剔刻花,刻化纹饰较简单,产品较少,仅见于碗、罐、盒。北宋中晚期,多数河南窑厂(包括宜阳西关窑、修武当阳峪窑、定窑等)以黑釉刻划花为主烧造梅瓶等瓷器。该时期装饰技术流行三层纹饰,器形有梯形和盘口两种。定窑和东北地区有腰圆形刻花枕,与东北地区相比定窑胎釉质地更佳,但它们在造型纹饰上是相似的。

(六)黑釉凸线纹

黑釉凸线纹瓷器,烧制的窑场有河南淄博窑、鲁山窑、扒山窑、河北观台窑、山东淄博窑等,其中,淄博窖的黑釉凸线纹罐为人们众所熟知。淄博窑烧制的瓷器由于毗邻河北、河南等著名窑口,受其影响,在吸收其他瓷窑址制瓷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山东淄博窑出土的黑釉凸线纹瓷器底部往往会有一圈涩胎,这是采用叠烧技术烧制而成的。类似这种在器物底部带有涩圈的黑釉凸线纹瓷器在河南省扒村窑亦有发现。

黑釉凸线纹是在瓷器表面,利用白色泥浆堆出线条,然后施黑釉烧制而成[8]。在河北磁州窑观台二期出现了少量宋代黑釉凸线纹。金代中后期,凸线纹工艺得到了发展,是中原窑厂重要的黑窑装饰品种,包括凸线加背彩、分组凸线、均匀凸线等多种类型。该工艺常用于罐类,在大部分资料中,多数为双耳罐器形,包括大口直腹罐、小口罐、花口罐等,分为高领、矮领两种。在金代中后期豫北冀南及山东地区,发现有注壶、瓶、碗、深腹钵等器形。

三、总结语

宋辽金时期北方黑釉瓷器装饰工艺包括釉色装饰和胎体装饰,其品种包括黑釉酱彩、复合釉、结晶釉、黑画花、黑釉剔刻花和黑釉凸線纹等六种,不同的装饰品对不同瓷器的效果也不同:黑釉酱斑是将含氧化铁的白釉涂抹于釉面,形成片块或长条形斑纹。黑釉酱花是用毛笔作工具,用斑花石作颜料,在釉面上进行各种纹饰绘画;根据装饰效果不同,复合釉分为上黑下白釉、内白外黑釉、黑釉白边;结晶釉产品以盏类为主,器物造型多样,结晶效果美观;黑画花内底无釉,便于叠烧,制作工艺是用黑釉在内底中心和边角处,绘五瓣花朵、三叶纹等纹饰;黑釉剔划花是用尖头工具在施过黑釉的器坯上刻划出各种纹饰;黑釉凸线纹是在瓷器表面,利用白色泥浆堆出线条,然后施黑釉烧制而成。

参考文献:

[1]胡志远.金代钧窑瓷器的特征及历史意义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11):45.

[2]李虹波,李白军.大同西三环辽金墓出土的陶瓷器[J].收藏,2017(8).

作者简介:魏芙蓉(1977-),女,辽宁省营口市人,营口市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管和藏品研究。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
上厕所为何称“解手”
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谈北方地区工业厂房供暖系统安装技术
北方地区秋冬保护地、露地插葱栽培管理方法
北方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北方地区春季羔羊常见病的防治
北方地区荷花虫害防治技术
北方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