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7例临床观察

2019-07-10 05:5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米特甲氨蝶呤体征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风湿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是由于滑膜组织炎症,破坏了关节软骨及骨质,病变呈对称性、多关节分布,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关节畸形,严重者致残[1]。西医治疗RA以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但是西药不良反应较多,导致患者依从性差[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A取得不错的疗效[3]。本文研究薏苡仁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RA患者9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7例;年龄30~71岁,平均(55.9±5.4)岁;病程1~8年,平均(4.2±1.1)年。研究组男17例,女30例;年龄32~68岁,平均(54.9±4.9)岁;病程9个月至7年,平均(4.3±1.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RA的标准[4]:①晨僵时间≥1 h,症状长于6周;② 3个及以上关节区有软组织肿胀或积液,长于6周;③近端指间关节区或腕、掌关节区肿胀,长于6周;④关节受累呈对称性,长于6周;⑤有类风湿结节;⑥类风湿因子(RF)阳性;⑦影像学检查有滑膜炎症、水肿或骨质的破坏。满足4条及以上即可诊断。

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RA的标准:主症:关节肿胀冷痛,屈伸不利,畸形,晨僵;次症:恶风寒,肢体沉重,阴雨天症状加重,口淡不渴,舌苔白,质淡,脉弦紧。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中医证型为风寒湿痹证;② 3周内未服用过影响疗效的药物;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脑肝肾功能异常、全身多器官衰竭、造血系统障碍、重症感染;②有膝骨关节炎等其他骨关节疾病;③恶性肿瘤、活动期胃肠道疾病及精神障碍者。

1.4 方法 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2674,规格:2.5 mg/片),每周1次,4片/次;来氟米特(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550,规格:10 mg/片),2片/次,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薏苡仁汤加味,组方如下:薏苡仁30 g,当归12 g,防风、川芎、麻黄、苍术、甘草各10 g,羌活、独活、桂枝各5 g。将上述药物用水煎至400 mL,1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屈伸不利、晨僵、舌象及脉象,其中脉象和缓有力为0分,脉弦滑或濡弱为1分,其余症状体征每项分值为0~6分,症状体征总分为37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魏氏法、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RF的水平变化。③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

1.6 疗效评价标准[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症状总积分减少≥70%,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症状总积分减少30%~69%,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症状总积分、关节功能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状体征总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总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体征总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ESR、CRP、RF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ESR、CRP、R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ESR、CRP、RF均显著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时间CRP/mg/LESR/mm/hRF/IU/mL对照组47治疗前35.8±2.643.8±6.560.5±6.8治疗后21.3±2.2#26.6±5.2#38.5±5.7#研究组47治疗前34.9±3.141.9±6.362.5±7.2治疗后17.2±3.3#∗19.2±4.3#∗22.8±6.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14.9%),其中恶心呕吐3例,腹泻2例,食欲减退、头晕各1例;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10.6%),其中恶心3例,腹泻、头晕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RA的病理变化为免疫细胞活化、炎性介质产生,引起滑膜炎症及增生,并累及软骨。治疗目的是减轻关节炎性增生,控制病情,改善关节运动功能,缓解症状[7]。西药甲氨蝶呤是治疗RA的首选药物,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方案治疗RA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8]。

甲氨蝶呤是叶酸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抑制嘌呤合成,最终抑制DNA的合成;还可减少中性细胞的趋化,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起到抗炎作用[9]。来氟米特是免疫抑制剂,属于异噁唑类衍生物,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合成酶的活性而抑制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还能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减少T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免疫功能。此外,其还可抑制NF-κB的活化和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起到抗炎作用[10]。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关节功能,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肝功能损伤、皮疹等[11-12]。

RA属于中医的“痹证”、“顽痹”范畴,外感风寒湿邪是痹证的常见病因。外因是风寒湿侵袭,内因是素体阳虚、卫外不固、正气虚衰,易被他邪侵袭,外邪入络,留滞于关节筋骨,痹阻经络气血,不通则痛。治疗以除湿散寒、祛风止痛为主[13]。本文研究组使用的薏苡仁汤加味,各组方作用如下:薏苡仁可健脾除湿,当归可活血止痛、补血调血,防风可散风解表、祛湿止痛,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苍术可燥湿健脾、散寒解表,独活、麻黄、羌活可散寒解表、祛风湿,桂枝可散寒解表、祛风湿、温通血脉,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共同起到燥湿散寒、祛风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薏苡仁、独活、羌活有抗炎镇痛的功效[14-16];防风的抗炎作用显著,且可不依赖肾上腺,抑制5-羟色胺的产生[17];麻黄有免疫抑制作用[18]。薏苡仁汤加味联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RA可协同作用,增强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症状体征总分及ESR、CRP、RF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薏苡仁汤加味较安全。

综上所述,薏苡仁汤加味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米特甲氨蝶呤体征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米特与地图精灵
土耳其地下城保卫战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未来交通——斯拉米特(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