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湿瘀滞型子宫内膜息肉40例临床观察

2019-07-10 05:54曾苑玲珮2谢金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宫腔镜息肉复发率

曾苑玲 纪 珮2 谢金兰

1.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广州 510430;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妇科,广东 广州 510095

子宫内膜息肉主要由良性单克隆性增生的间叶组织形成,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子宫内膜病变,据调查显示该病以35岁以上女性高发,发病高峰期为50岁左右,子宫内膜息肉总体发病率高达24%~26%[1]。发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表现出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影响生活质量,虽然该病绝大多数为良性,但也有癌变风险,因此一经诊断应及时予以有效治疗。目前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标准术式,该术式较传统术式在疗效及安全性上均有明显提升,但存在复发率高等缺点,因此临床常在术后联合药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2]。为寻找最佳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及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收治的痰湿瘀滞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加减苍附导痰汤联合宫腔镜治疗痰湿瘀滞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及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痰湿瘀滞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2~56岁,平均(51.29±3.54)岁;息肉直径4~14 mm,平均(7.69±1.35)mm;病程2~19个月,平均(8.57±1.69)个月。观察组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51.51±3.26)岁;息肉直径4~15 mm,平均(7.76±1.42)mm;病程2~21个月,平均(8.74±1.76)个月。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断标准参照《妇科内镜学》[3],表现为子宫内膜表面突出的坠物,外表呈细长卵圆形或圆锥形,表面光滑有血管,呈桃红色或粉红色,循环障碍引起瘀血时可呈紫褐色,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加压膨宫时息肉颤动而不脱落。病理学诊断参 照《妇产科病理学》[4]标准,巨检显示直径通常2~3 cm,顶端常存在糜烂、出血,表面呈灰红色;镜检显示表面为低柱状上皮,间质水肿,腺体或多或少,毛细血管增生,有炎性细胞及纤维母细胞,间质常胶原化、纤维化,并存在成簇的厚壁血管。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5],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喘痰多,痰色白,带下量多,色白黏稠,胸部痞闷,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标准,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②月经量过多并伴有中度贫血症状;③息肉为单发或多发;④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符合痰湿瘀滞证辨证标准,表现为月经异常、带多黏腻、苔白腻、脉弦滑。排除标准:①相关药物禁忌证;②乳腺、子宫肿瘤;③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④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活体组织等检查见恶性病理征;⑤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无法配合者。

1.4 方法 ①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进行体格检查及妇科检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在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月经干净3~7 d内实施宫腔镜手术。手术前冲洗患者阴道,并在术前一晚取米索前列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73696)0.4 mg放置于阴道后穹隆位置,将宫颈软化预处理。手术时予以患者静脉麻醉,采用生理盐水作为膨宫介质进行膨宫处理,扩宫口至10.5号扩棒,置入电切镜(德国奥林巴斯公司,A22001A)对宫腔全貌进行观察,明确子宫内膜息肉具体位置、大小及数量,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并进行诊刮术,控制宫腔压力在80~100 mmHg范围,电切功率在70~80 w范围。②用药方法:对照组以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德国 Bayer Vital GmbH;注册证号:H20090775)予患者口服,1片/次,1次/d。观察组予以患者加减苍附导痰汤治疗:茯苓20 g,苍术10 g,赤芍10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鸡内金10 g,白术10 g,鸡血藤10 g,皂角刺10 g,香附10 g,胆南星10 g,枳壳10 g,甘草5 g,将以上药物水煎煮后取汁饮服,1剂/d,分2次温服。两组均持续用药6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同时完成血常规检查,以比色法检测血红蛋白水平。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经期延长、感染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③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计算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

2 结果

2.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经期延长、感染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的复发率(P<0.05)。见表3。

组别例数 子宫内膜厚度/cm 血红蛋白含量/g/L 术前术后6个月术前术后6个月对照组401.55±0.590.68±0.17#84.76±6.5899.54±6.72#观察组401.52±0.510.49±0.12∗#85.12±6.94115.49±7.2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复发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所导致的妇科常见良性疾病,表现为突出于子宫腔内的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该病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等,且存在癌变风险,因此发现后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6]。近年来宫腔镜技术的开展与推广使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均得到明显提升,宫腔镜下能够直接、准确地判断息肉位置、大小及数目,并进行活体组织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且双极电凝下可使子宫内膜损伤程度最大程度降低,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宫腔镜电切术无需开腹,子宫无切口,还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从而改善预后[7]。不过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对宫腔镜技术的长期应用与研究,临床许多研究均发现宫腔镜术后复发率较高,如何有效降低复发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8]。

子宫内膜息肉在中医学上属“崩漏”等范畴,多因经络、气血、脏腑受损,致气血不畅而血瘀;或因感受毒邪,于阴户逆行而上,与浊血相搏,瘀阻胞脉;又或因感受寒湿,寒湿入侵胞宫,阻遏阳气,致气血凝结;血积久则化痰水,痰挟瘀血遂成窼囊,最终致崩漏发生[9]。痰湿瘀滞证为常见类型,其中瘀阻胞脉乃核心病机,痰、湿、瘀、寒等互为因果,治疗当以通为根本,攻补兼施,以活血通络、燥湿化痰之法行治。苍附导痰汤是妇科常用方剂,其出自《叶天士女科全书》,原方由苍术、香附、枳壳、陈皮、茯苓、胆南星及甘草组成,具有化痰除湿、健脾行气之功效,后世医家常以此方随证加减,多获良效[10]。本研究中采用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瘀滞型子宫内膜息肉,在原方上随证添加法半夏、鸡血藤、白术等药,方中苍术、陈皮、茯苓具有燥湿利湿、行气化痰之功;胆南星有清热化湿之效;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法半夏化痰止湿、降逆止呕;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经活络;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诸药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化瘀等功效。

以往为降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率主要采用术后服用西药方式,常在术后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该药物能够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机制,对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等性腺激素的分泌产生抑制,还可修复宫腔镜术后受损伤的子宫内膜,发挥内膜生长和内膜萎缩双重效应[11]。不过长期应用使疗效欠佳的情况日益凸显,随着中医药应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宫腔镜电切术后采用中药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耿宏丽[12]在研究中发现,宫腔镜电切术后采用散结清瘀汤的患者在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天数、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程度上均优于采用常规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患者,前者并发症与复发率明显降低。而本研究则是采用苍附导痰汤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后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含量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苍附导痰汤有助于改善宫腔镜手术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医药讲究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攻补兼施、标本兼治,苍附导痰汤之效用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与宫腔镜联合使用可发挥较高的协同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进行稳固,最终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综合上述,加减苍附导痰汤联合宫腔镜治疗痰湿瘀滞型子宫内膜息肉可有效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贫血,提高临床疗效,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腔镜息肉复发率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