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作学习走进课堂,让学生情趣飞扬

2019-07-10 02:04于洋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于洋

摘要:合作学习本质是以相关任务为导向、从学生实际出发依靠科学分组等形式促使学生明确自身任务,并强化成员间的交流、协调,为提升课堂效率、学生数学素养奠定基础。此外,推动合作学习融于数学课堂可以有效强化生生、师生的默契,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小组等形式实现课堂的高效管理。下面便从小组划分、任务明确、习惯培养以及师生关系等层面出发展开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184-01

1.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小组划分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小组划分便是为了增强学生相应的数学素养、沟通能力为目的。因此划分需要以学生特点、兴趣等为导向开展,确保成员分配更具科学性。教师不仅要确保人数合理搭配,还应就小组水平进行均衡搭配,从而推动课堂高效开展。

例如,对“负数”进行初步认识时,教师便可借助小组合作模式展开教学。该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负数”做到初步并且正确的认知,除了正确读写之外,还可与前面的正数相联系。此时教师便可以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为导向展开分组,可以依照“性格相仿、学习相差不大”的原则进行分组,随后将学习状况处于两级的学生进行分组,依靠优生来带动差生。待明确分组后,教师还需要就上述内容进行重复,依据难易原则来分配任务,依靠这种科学划分来推进合作学习。当然教师还应根据小组状况选出负责人,让其对成员职责进行划分,确保小组合作得以高效开展。

2.明确相应的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能够对学生热情、表现欲进行有效调动,同时教师仍需要依据学生实际进行目标的精确制定。针对成员间的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加以明确。例如,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知识进行讲授时,该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小数伴有的诸多性质,并了解小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经历展开回顾,想想何处用到了小数,是怎样出现的等等,借助此类真实情境来导入课程内容。待相关知识得到讲授后,教师再借助例题等帮助学生来熟悉小数相关性质。随后,针对上述内容与学生展开探讨,依靠讨论来明确小组任务。教师借助探讨交流来明确任务,不单能够引导他们深入把握知识,同时还能对其思维、情趣进行刺激和调动,为强化课堂效率夯实基础。

3.引导学生养成合作习惯

数学教学除了要依靠理论思维进行推算外,还有内容需要借助手动操作来实现和理解。而手动操作形式的教学便可将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将其有效融于合作学习当中。比如,对“计算工具”相关知识进行讲授时,其目标便是引导学生就生活中存有的计算工具、应用方式进行观察,并对计算机使用进行学习。

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认识常见的诸如“算盘”、“计算器”等诸多计算工具,而该类计算工具通常可借助实际操作加以了解。其中计算器相较于算盘来说更为常见,现阶段算盘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待给各小组进行计算器、算盘等工具的发放之后,应询问哪些同学会使用算盘,并让其在各小组中进行演示,从而借助生生间的交流和演示来带动学生。教师借助该模式实施教学活动,可以推动互助意识的正向养成。

此外,合作习惯同样离不开组织纪律性。合作学习隶属小组化形式的学习,但必须依据相应组织纪律开展,切忌存有无谓的争论或者是吵闹。而此处的组织纪律并非对学生进行严管,不给他们自主学习、活动留置空间,而是应以纪律要求为导向保证学生合作做到“活而不乱”。

4.推动师生关系向着平等化发展

以往教学多是借助“一刀切”或者是“填鸭式”的形式开展,学生学习显得极为被动。上述模式对于知识消化来说十分不利,而推动小组合作融于数学课堂可对上述弊端予以规避。虽然小组合作在形式层面与传统模式似乎具备相同之处,也就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但究其本质显然不同。对于合作学习来说,其主要是推动师生一齐实现“一部大片”,并且在拍摄当中做到各司其职。

例如,对“校园绿地面积”一节便是组织学生就校园绿地面积展开测量,依靠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就“公顷”等数学单位以及公式的使用进行理解和把握,那么如何借助该项活动来推动师生关系向着平等、融洽方面发展呢?首先,必须依靠活动来强化师生交流,摒弃掉以往“一讲一听”形式的教学。该活动的合作学习需要先明确任务,隨后将活动知识进行讲授。活动时教师应全程处于活动场地,若学生存有问题便可随时提问,教师再依据其提问加以解答。比如“除了用米表示外,还有更大单位进行表示吗?”教师便可依靠此类问答以及亲身指导来增强师生关系,确保师生关系更融洽性和平等性。

总结

总之,推动合作学习融于小学数学课堂是紧跟教育趋势的重要保障,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伴有的重要意义,秉持“以生为主”的原则开展教学。教师需要以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为导向做到合理分组,随后从学习任务、合作习惯以及师生关系等层面来组织合作学习,确保成员间依靠交流合作来增强互助意识,借助合作学习对其数学情趣加以调动,为强化课堂效率、学生数学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俸智楠.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理论前沿[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2] 杨沙沙.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八)[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