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因素探析

2019-07-11 04:33张莉
西部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摘要:从政治性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原因,可将其主要因素归结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内源性的执政能力、外源性的对历史性政治传统的继承和现实性的政治制度设计。具体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内部建设,力求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来稳固政权,这是其长期执政的核心命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政治传统,力求通过汲取古代智慧进行治国理政,这是其长期执政的历史基因;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制度设计,力求通过政治运行带来良善治理,这是其长期执政的制度依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政治因素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7-0008-04

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可以称得上二十世纪以来最为显著的全球性政治亮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1922年,苏联共产党69年执政后于1991年解体;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欣欣向荣之势,不断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呈现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在70年执政历程中创造了一系列奇迹,在有力回应“梁漱溟之问”、驳斥“历史终结论”和批判“大国崩溃论”的同时,也引发了世人的思考:中国共产党何以能长期执政?答案是多方面的。但从政治性维度来讲,可将其归因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内源性的执政能力、外源性的对历史性政治传统的继承和现实性的政治制度设计。

一、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命脉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保持了四十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使得中国即便处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自身仍具备显著的价值“分辨率”。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所具备的高超执政能力,即:自我革新能力、战略规划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一)自我革新能力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肌体健康

自我革新能力确保了中国共产党拥有长期执政的健康肌体。纵观历代王朝的兴衰交替,黄炎培曾发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感叹,提出了“历史周期律”;横向上看苏联历程,“苏共20万党员时取得二月革命的胜利,30多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200万党员时(不包括二战中牺牲的党员)打败了希特勒和日本法西斯,而在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1]9苏联虽已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强国,但最终也未能跳出丧权亡党的历史周期。破解古今中外政权更迭之谜,其共性原因在于:革命党夺取政权变为执政党后,自身在和平环境中会逐渐经历从严格到松散、从勤劳到懈怠的嬗变周期。而中国共产党所富有的这种强大的自我革新能力,能有效改善党内的松散、懈怠状态,从而在净化党内生态中塑造健康肌体、实现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新能力,主要借助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宣传部门发挥作用。具体来讲,组织部门主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干部的升贬去留来更新组织血液;纪检监察部门主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通过纪委监委的“啄木鸟”作用来及时剔除党内毒瘤;宣传部门主要引导社会舆论,通过树立优秀典型来塑造党内风气。三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关联,即:组织部门负责升降、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察、宣传部门负责舆论,三者共同构成能者上、庸者下、坏者汰的“排污净化”体系,从而树立党的执政形象、打牢党的执政基础。

(二)战略规划能力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向路径

战略规划能力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果没有共产党理性的、充满智慧的、非常平和及循序渐进的政策和措施的话,中国可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2]64而这些循序渐进的政策措施恰恰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具备的战略规划能力。反观西方国家,在多党制条件下,不同政党通过竞争性选举来获取执政资格。在此期间,各政党为了赢得选票而盲目迎合短期民意。而党派在竞选成功后只注重自身任职期的执政绩效,这往往会导致政策短视①及在其指引下的短期行为,无法协调短期公众诉求与国家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相比较而言,中国共产党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远的谋略,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来谋划各阶段的发展目标。例如:自毛泽东在1953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五年规划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三步走战略”,明确中国各阶段的发展任务;江泽民在执政期间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国长远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在2012年把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上升为中国梦,并在党的十九大上对中国未来三十年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而且还形成了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全方位的战略规划体系,高超的战略规划能力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了持久方向和明确路径。

(三)科学决策能力保障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行稳致远

科学决策能力确保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长期性和平稳性。“在一切失误中,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3]决策有好坏之分,决策是否科学,不仅关乎党的执政绩效和执政能力,而且关乎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反思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历程,尤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决策失误而引发的灾难后果,并在充分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基础上,于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4]43,至此,科学决策成为中国政治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在此后三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党的决策能力显著提升,决策支持、决策咨询、决策监督日益完善,决策系统逐步实现了科学化。就决策支持而言,多元化的信息网络及所搜集信息的全面性与充分性直接决定着决策质量。为此,党和国家设立了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策研究室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多研究机构,并积极谋划建立智库和思想库,不断提高对信息搜集者和研究者的工作要求,以确保其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决策咨询而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民主党派的意见,并积极呼吁其参与到决策中来,在与社会组织的悉心交谈中充分搜集民意,在专家学者的严谨论证中广泛集中民智,在同各党派的民主协商中寻求最优方案;就决策监督而言,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来使决策全过程公开透明,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决策失误。正是这种完备的科学决策体系,推动我国决策过程逐渐从非制度化决策转为制度化决策、从个人专断走向集体决策、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政治传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基因

“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5]历史是延续的,也是不断传承的。中国共产党正是着眼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理性继承及创造性转化,才构筑起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而获取了长期执政的传统资源和历史养分。

(一)高效集权的统一性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格局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构建统一政治格局的必然性。中国社会既不同于希腊式的城邦,也不同于近代美利坚、德意志等联邦国家,其人口之多且规模之大远非任何一个国家能比拟。我国是国土面积辽阔、民族构成多元、区域发展存有差异的大国。如此复杂的超大型国家要想在避免分崩离析之势的基础上实现国泰民安,则必须构建统一的政治格局。统一性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特色,其所蕴含的独特优越性突出体现为高效集权,它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高效率地完成社会动员下的抢险救灾、抵御外辱、发展经济等重大项目以及实现尖端科技领域的集智攻关。这种高效集权的统一性能通过战略集中、手段集中、资源集中来合力实现治理目标,确保某项决策或措施从一开始就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实践中的国家行动。随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现代化的各级国家政权组织,并借助共青团、工会等组织及相关惠民举措架构起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以此来进一步赢得民心。强大的民心所向更加稳固了政治上的统一格局,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提供了根本立足点。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价值观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纽带

政权的稳固除了必要的军队、法庭等硬设施外,还需一种与之匹配的思想文化来维系其政权的持久运行。汉武帝在一统疆域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把儒学定为一尊。由于它所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和睦相处的人际观、天下为公的社会道德观等理念既能契合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又有利于维护统治者政权。因此,儒学便成为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并得以在历代沿袭。但需要注意的是,汉朝的独尊儒术不同于秦朝的独任法制。儒学思想虽然被定为国家层面的一尊,但它并没有效仿秦朝采取对各学派“皆绝其道”的全面思想专制,而是允许民间多元文化在认可儒学并以其作为思想基础前提下存在和发展。步入近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以此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虽存有差异,但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即:儒学追求的是“天下大同”,而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二者的社会理想具有一致性;儒学倡导要对穷苦百姓施以“仁义”,而马克思主义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二者都有浓厚的民本思想,等等。这种相通性犹如一条政治纽带,联系着主流价值观的前世今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汲取历史智慧,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前提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党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选贤任能的政治体制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输送了精英人才

统一国家的维系与主流政治价值观的传播都离不开选贤任能的政治体制。大一统体制正常运转的首要前提是有效处理全国政务,其行为主体不仅包括中央领导核心,还包括各级地方官吏,且后者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前者的各项战略举措能否落地生根。古语有言:“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6]161换言之,是否具备一套科学、完善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是影响政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变量。我国早在隋唐时期就建立了科举制,采取相对客观、公开的标准,通过科举考试来选取人才,在此基础上量才使器、用其所长。正是这种选贤任能的吸纳机制为中国历代官僚体系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精英人才。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执政后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一独特的历史遗产,并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方面,就方式而言,竞争性“唯分”上岗的办法不再作为选拔干部的唯一手段,民主选举与民主推荐相结合(即:领导民主推荐提名与群众民主推荐提名相结合、“领导谈话调研”与“党员会议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受到推崇;就标准而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7]64的原则,既要注重专业技能,考察其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能力,更要注重对其德行方面的考察。在用人方面,摒弃了论资排辈的弊端,更加注重科学合理的使用干部,即从工作需要的立场出发以事择人,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这样才能做到“用当适任”从而达到“用尽其才”的目的。完备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既是对古代中国选贤任能官僚制的继承与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政治精英。

三、政治设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依托

一国兴衰沉浮与本国制度设计紧密相关。制度选取只有符合本国实际、助推本国发展,才能焕发持久生机,以此给国家带来良善治理。综观南美、非洲、中东等不顾本国国情移植西方制度的国家,不仅鲜有成功案例,反而大都陷入经济困境、民生困難、安全困局的泥潭而难以脱身。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通过各政治制度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作用来推动政体运行,从而实现中国政治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有机统一,充分彰显其制度优势。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政治运行的根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政治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与其他国家相比而言,中国政党制度既不同于多党派条件下的竞争型政党,也不同于一党专制条件下的垄断型政党。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条件下的合作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色,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7]20坚持党的领导,重点突出“党”这一执政主体,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逻辑。就历史性而言,中国共产党经历革命时的英勇抗争,建立新中国后仍不断上下求索,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新时期、进入新时代,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就现实性而言,作为落后国家,在追赶超越西方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同奋斗,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科技、管理经验、市场要素为己所用,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党建工作,努力提升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正因如此,在社会主义阵营遭遇寒流之际,中国才得以能保持政治定力,始终自立自强不依附别国;才能建立完善的政治运行体制,实现真正意义的人民民主而非“金元民主”②;才得以能在思想僵化、矛盾凸显、阻力叠加的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防止“布拉格之春”历史悲剧的重演。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7]20并突出强调“一切”二字,旨在说明:党的领导是覆盖全方位各领域的全面领导。只有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确保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行稳致远。

(二)政治设计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其核心理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主体,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二者的共同目的与归宿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政治建设的本质与核心。为此,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国情,围绕人民民主,建构起了我国政治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通过人民代表来反映民意,由于人大代表都是按照严格标准、历经精密考核筛选出的各行业精英、各民族典范,具有广泛代表性,可充分表达各阶层群体的利益诉求,因此该制度最能突出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其次,民主协商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色。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组织上相互独立、平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在重大事项决策问题上,各党派通过政协组织进行民主协商。这既肯定了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又防止了各政党间相互扯皮攻击,在减少国家治理成本的同时有助于政策的贯彻落实。再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治理多元民族国家的首选制度。民族多元必然伴随着习俗多元、宗教多元。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发挥各地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的整体性发展。最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重要制度。它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探索出的一种基层治理机制,在落实民主权利、拓宽民主形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制度优势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加油续航

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年治国理政期间取得巨大成就,其制度优势是关键。具体来讲,一方面,统一性与权威性并重。统一性与权威性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两大显著优势。其中,统一性是目的,权威性是实现该目的的手段。大一统国家中政令的通达、举措的落实、不同利益群体间矛盾的协调,都需要依靠政党的权威性来给予保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浴血奋战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奋进中、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懈耕耘中积累了不可动摇的权威性。正是这种权威性确保了中央决策能够上行下效、令行禁止。地方出于对中国共产党权威性的认同,也会无条件地服从中央。这既维系了大一统政局的稳定,又无形中减少了国家治理的“否决点”,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稳定性、高效性和连续性并举。统一性与权威性共同决定了中国政治的平稳运行。而政治秩序的稳定又成为国家治理高效性的基础前提,即: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稳定的政治体制,这使得各层级、各部门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层层施压下推动中央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这种对政策的高效率执行使欧美等西方国家望尘莫及。同时,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得我国各项政策实施不反复、社会稳定不动摇、持续发展不倒退。我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不断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平稳执政加油续航。

四、结语

中國共产党能实现长期执政,其政治性因素主要归因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通过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来谋求复兴,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不懈怠;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从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中汲取养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不迷失;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通过本国的政治运行及制度优势带来良善治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依托,不折腾;中国共产党始终着眼于本国国情,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漂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改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人民为中心,不摇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才会讲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8]36

注 释:

① 政策短视:只立足眼前而不顾长远发展来做政策。

② 金元民主:主要是指在国内政治上通过金钱收买人心,拉帮结派。

参考文献:

[1]张全景.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

[2]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关注中国——41位驻华官员谈中国共产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3]万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1986年7月31日)[N].人民日报,1986-08-1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4.

[6]习近平.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张莉(1993—),汉族,女,山西晋中人,单位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