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应用实践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9-07-12 09:08杨蕾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思政教研部
消费导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学时思政课药学

杨蕾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思政教研部

根据对分课堂教学理论,我们在2019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分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实践

(一)实践对象

思政课对分课堂实践对象从理科和文科各选择了一个专业,为2019级英语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分布在3个平行班,英语B1901班30人,英语B1902班32人,药学T1901班31人。每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5-6人。

(二)授课安排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每周一次课,单周2学时/次,双周4学时/次,每学时50分钟,共16周课,计48学时。2.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在单周上课时由老师讲授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课后留核心问题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在双周上课时,前2学时进行小组讨论、课堂交流与教师总结答疑,后2学时教师讲授下一专题重点和难点内容、留下次课讨论作业。3.具体授课形式——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一章为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分两个专题完成,分别是“专题二: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专题三:科学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在单周上课时,我们用2学时来引导学生系统了解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深刻剖析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容、联系及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对待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最后,留小组作业: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大学生会遇到哪些人生挑战、如何应对?在双周上课时,首先进行小组讨论(50分钟),由各小组成员分享个人学习成果,并进行组内资料整合,选择小组发言人;第二个环节为课堂交流(30分钟),该环节由各小组发言人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第三个环节为总结答疑(20)分钟,由教师针对学生交流环节的展示进行总结反馈,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针对特殊问题重点剖析。4.考核方式。考核以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基本原则,既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考察知识运用能力。学生最终成绩构成包括三部分:过程性评价、课后作业评价、期末考试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情况、课堂交流参与度、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等,课后作业评价包括读书笔记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成果提交的质量等。

二、高校思政课中应用对分课堂的实践总结

(一)教师需要不断拓展知识储备,优化教学内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的,因为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能够精准地搭建知识框架、准确地对课堂进行有效的对分。教师必须不断拓展知识储备,不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二)教师需要认真分析授课对象,合理设置教学环节。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倾向是不一样的。例如,英语专业的学生擅长表达交流,药学专业的学生更愿意埋头钻研,那么在对分的过程中,英语专业的学生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环节的得分较高,而药学专业的学生则在读书笔记整理和作业完成方面得分要高一些。教师在对分设计之前,需要先分析学情,充分了解授课对象,做到有针对性地合理设置教学环节。

(三)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全过程都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每个教学环节。在讲授环节,教师需构建出完整而系统的知识架构,这关系到下一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需设置一些有利于把握学习效果的关键点,比如设定读书笔记的要求、细化小组成员考核方式等;在小组交流环节,须尽可能关注到每个小组的交流情况,引导小组成员较为顺畅地进行合作交流;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需要适时地将偏离主题的学生导回正题,增进知识之间的碰撞。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反思

(一)对分课堂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具有局限性。对分课堂需要学生课后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而且需要学生特别专注于课后学习。所以,对分课堂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占用学生很多的课外时间。以本次实践对象为例,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每学期的课程安排不会太满,所以对分课堂的应用实践开展得还比较顺利;而药学专业则不同,学生课程安排得很多,几乎每天都是满满的课,甚至晚上还会安排实验课和选修课,他们的课余时间很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在思政课上真正投入太多时间。

(二)高校思政课对分课堂不能一以贯之。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如果每次课都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在学期中之后学生就容易产生疲态。越到后期,学生不愿配合的情况就会越多。因而,通过实践总结我们建议,可以将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在一学期的课程中划出一部分专题来进行对分,这样既可以活跃思政课课堂、加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又可以避免长期对分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疲惫感。关于对分课堂所占的比重,建议最多不超过1/2,具体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班级专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猜你喜欢
学时思政课药学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