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2019-07-19 10:09李淑荣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病案妇科

李淑荣,陈 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科轮转的28名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各14名。对照组男10名、女分4名,平均28.6±2.6岁,妇科专业4名、内科8名、外科2名;观察组男9名、女5名,平均28.7±2.5岁,妇科专业3名、内科9名、外科2名。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带教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带教,即对规陪学员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例如开展异位妊娠、产后血崩等相关妇科的中医知识讲解;带教过程中带学员观看妇科疾病患者的中医诊断、治疗现场,教师在一旁指导其进行相应的中医诊断、治疗操作等。

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如下:(1)带教老师根据中医妇科教学内容展开PBL教学,首先选定中医妇科知识主题,并在主题当中加入典型病例,在此基础上向规陪学员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其生思考并找到答案或者解决的方法;(2)以妇科疾病中的异位妊娠为例,给出异位妊娠的病例资料及具体情况,要求规陪学员分析患者异位妊娠的原因、中医症状、中医诊断鉴别方法、如何采用中医方法展开治疗等[2];(3)经过系统性的中医妇科带教后,再引导其进行综合连贯学习,同时将所学内容置于中医实践当中,留出机会让其实践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带教效果,通过对规陪学员中医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操作情况展开效果评估,总考核成绩为100分。此外,期间由带教老师分别评估其病案分析、语言表达两方面的能力,两项均为50分。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分析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依据评估统计,对照组考核平均成绩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n 总考核成绩对照组 14 80.12±10.03观察组 14 91.86±11.12 x2值 - 9.302 P值 - <0.05

2.2 两组病案分析及语言表达评分比较

经考察评估,观察组病案分析、语言表达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病案分析、语言表达评分对比

3 讨 论

中医妇科涉及的知识两非常大,并且涉及到许多中医专属说法,如针对女性生理特点,中医当中包含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天葵等知识。在其独有的表达之下,如何使得规陪学员在临床学习中掌握、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必定需要有专业能力过硬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带教方法引导。

基于此,针对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带教,本次则重点观察中医妇科采取PBL教学法的效果,这一方法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教学,在问题之下将知识点连接起来。根据此次观察显示,规陪学员在接受PBL教学法后,中医妇科考核成绩平均分达到91.86±11.12分,并且在实习带教过程中,规培学员病案分析平均分为47.61±7.30分,中医语言表达平均分为43.70±9.87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带教方法的规陪学员,并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中医妇科带教当中,采取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轮转效果,可提升其对病案的中医分析能力和中医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病案妇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