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胚培养技术研究

2019-07-22 01:45张志信杨绪旺胡展育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茎段草果外植体

胡 彦,张 铁,张志信,杨绪旺,胡展育

(1.文山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学院 化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草果(Amomum tsao-ko)是姜科豆蔻属多年生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荫蔽潮湿的阔叶林中,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草果果实是传统的中药材和调味品。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很好的调味香料;此外,具有燥湿温中、截疟祛痰、瘟疫发热、消食化乱之功效;可以治疗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瘟疫发热等病症[1]。草果中的挥发油,含有几十种化学成分,其中的桉油精、香叶醇、柠檬醛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真菌、细菌[2-3],抗癌[4]、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5],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香料工业[6]。云南是我国草果的主要产地,文山州马关县有“中国草果之乡”的称号,但在栽培上缺乏优良品种,草果产量不高。草果繁殖的方法,一是采用播种繁殖[7],二是分株繁殖[8],萧洪东等[9]以草果侧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方法已经有报道,但笔者经过试验后发现其污染率极高,而有关草果胚培养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草果的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培养草果无菌苗,取草果无菌苗茎段进行不定芽诱导,然后进行生根培养,以期取得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草果无性快繁体系,为云南省各地区规模化生产草果优良的种苗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取充分成熟的草果种子胚作为外植体。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制备

按配方配制实验用培养基,分装入培养瓶后经高压湿热(压力0.12 MPa、温度121 ℃)灭菌25 min,备用。

1.2.2 胚培养

选取充分成熟的草果果实,先用洗洁精将草果清洗干净,然后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在无菌烧杯中用75%酒精浸泡10 s,再用0.1% HgCl2溶液浸泡15 min后,以无菌水洗3次,然后取出草果种子,放入灭菌后的烧杯中,按上述草果果实的消毒方法,再对草果种子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刀剥取草果胚,接种于下列培养基中:(1)MS+1.0 mg·L-12,4-D;(2)MS+1.0 mg·L-1NAA;(3)MS+1.0 mg·L-1IAA。每种培养基配制20瓶,每瓶培养基中接种2~3粒草果胚。先在25 ℃下进行暗培养20 d,当胚萌发产生愈伤组织膨大后,转入光下培养,光照强度1 600~2 100 lx,温度(25±2)℃,湿度控制在65%~75%,光照12 h·d-1。每10 d观察1次草果胚生长情况,光照培养总时间约30 d,胚直接发育形成无菌苗。计算成苗率,成苗率(%)=草果的苗数/接种的胚数×100。

1.2.3 正交实验设计研究草果不定芽的增殖培养

在查阅前人试验的基础上[9],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筛选草果不定芽增殖培养适宜的培养基,试验因素及水平见表1。取以胚为外植体培养的草果无菌苗,在无菌条件下切成带1~2个节间的茎段,插入9种不同的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诱导,每瓶插入1~2个茎段。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5 ℃,光照时间15 h,光照强度为2 000 lx;湿度为75%。

表1 正交实验的因素及水平

诱导培养30 d后,观察记录已萌发的外植体(草果茎段)的数量,计算萌发率。萌发率=已萌发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数。增殖培养前及接种培养30 d后,分别记录每一芽丛的芽数,计算增殖芽数。

增殖芽数=培养后芽数-培养前的芽数

1.2.4 验证试验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不定芽增值培养基配比,再将最佳试验处理进行3次重复试验,检验该培养基在诱导草果不定芽培养时的可靠性。

1.2.5 生根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上切取健壮的经过增殖培养的草果不定芽,分别接种于以下生根培养基中:(1)MS+0.2 mg·L-1IBA;(2)MS+0.2 mg·L-1NAA;(3)MS+0.1 mg·L-1IAA+0.1 mg·L-1NAA+1.0 mg·L-1IBA。观察不同培养基对草果生根率和根生长情况的影响。以上每种生根培养基接种10瓶,每瓶接种1~2 株不定芽。

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温度(25±2)℃,湿度控制在60%~75%,光照12 h·d-1。培养时间约30 d,每10 d观察1次草果不定芽生根生长情况。计算生根率,生根率(%)=生根的不定芽数/接种的不定芽数×100。

1.2.6 炼苗移栽

草果不定芽生根培养30 d后,转移到荫棚中炼苗,炼苗时间12 d,炼苗结束后,取出小苗,用清水洗净附着在根系上的培养基,然后栽植在营养杯中(营养土由消毒过的腐叶土和菜园土(3∶1)混合配成),置于荫棚下,按常规育苗技术进行水肥管理。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软件统计试验数据,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胚培养

由草果种子中取出的胚,分别接种于含有2,4-D、NAA、IAA各1.0 mg·L-1的 MS培养基上,先进行暗培养,然后转入光照条件下培养,50 d后,统计成苗率,其结果如下:1.0 mg 2,4-D对诱导胚成苗效果最好,为76.5%、1.0 mg NAA诱导胚成苗率65.3%、1.0 mg IAA诱导成苗率62.6%。(见图1:1,图1:2)

2.2 正交实验不同激素及浓度对草果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5,即在添加2.0 mg·L-16-BA,1.5 mg·L-1NAA 和1.0 mg·L-12,4-D的MS培养基上,草果茎段不定芽萌发率最高,达到了89%;极差分析得出,影响草果不定芽分化的主次因素为A>C>B,即 6-BA>2,4-D>NAA;草果不定芽诱导的最优方案为A2B2C3,即MS+2.0 mg·L-16-BA+1.5 mg·L-1NAA+1.0 mg·L-12,4-D(见图1:3)。

表2 正交实验结果

由表3可知,6-BA对草果茎段不定芽萌发率的诱导在0.01水平下显著;NAA,2,4-D对草果茎段不定芽萌发率的诱导在0.05水平下均不显著,这与极差分析方法结果一致。

表3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2.3 验证试验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准确地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6-BA ,1.5 mg·L-1NAA 和 1.0 mg·L-12,4-D进行重复实验。其草果茎段不定芽萌发率为90%,芽粗壮,说明该实验结果较稳定,不定芽萌发率高,该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本实验增殖培养阶段的平均增殖率为2.5,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增殖率。

2.4 生根培养

采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配方诱导草果不定芽生根,处理(3),即在添加 0.1 mg·L-1IAA,0.1 mg·L-1NAA 和 1.0 mg·L-1IBA的MS培养基上,不定芽生根率最高,达到97%,并且芽苗生根较好,根较多且粗,其次为处理(2),即在添加0.2 mg·L-1NAA的MS培养基上,生根率88%,生根率最低的是处理(1),即在添加0.2 mg·L-1IBA的MS培养基上,生根率为82%。(见图1:4)

2.5 炼苗移栽及成活率

炼苗移栽后,试管苗恢复生长较快,植株较均匀整齐,试管苗成活率100%。

图1 草果胚培养无性快繁技术生长过程图片

3 讨论与结论

笔者曾经采用草果的侧芽(笋芽)为外植体,开展草果优良品种组培快繁研究,但由于草果带菌多,采用多种方法均未解决污染问题(真菌及细菌污染),导致实验失败。本研究以草果种子的胚为外植体,分别对其进行胚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实验,并筛选出了最佳培养基配方。(1)胚培养培养基:MS+1.0 mg·L-12,4-D;(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MS+2.0 mg·L-16-BA+1.5 mg·L-1NAA+1.0 mg·L-12,4-D;(3)生根培养基:MS+0.1 mg·L-1IAA+0.1 mg·L-1NAA+1.0 mg·L-1IBA。本实验增殖培养阶段的平均增殖率约为2.5,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增殖率。

对于组织培养,外植体的消毒是比较困难的环节,所以外植体的选择非常关键。本实验采用草果种子胚作为外植体,在消毒过程中首先对草果果实消毒,然后对种子的种皮消毒,并未伤害到种子里面的胚,避免了消毒剂对外植体的毒害,接种成活率高。

草果为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经济植物,其果实既可作为中药材,也可作为调味香料用于菜肴烹饪,一般草果种植3~4年后即可开花结果,可连续结果20年以上。种植草果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是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10]。草果种子胚培养无性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可为云南省各地区规模化生产草果优良品种种苗提供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茎段草果外植体
伊藤杂种‘巴茨拉’不同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及愈伤组织诱导
HgCl2 和84 消毒液在月季组培中消毒效果的研究
外植体差异对植物组培苗无性快繁的影响
不同烘干方式对怒江草果产品质量的影响
不同激素对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炖肉放草果,提鲜健脾
刺五加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菊花离体快繁技术流程概述
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