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装备产业驶入“快车道”

2019-07-23 01:23张配豪
人民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快车道滑雪器材

张配豪

尽管中国人练习冰雪运动古已有之,但现代冰雪装备器材生产却迟迟起步。近几年国内冰雪运动飞速发展,冰雪装备市场却已被进口品牌占领。

近日,工信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纵深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行动计划》将给我国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带来新的政策利好,未来将进入黄金发展机遇。

政策细化助力产业发展

北京携手张家口筹办2022年冬奥会,为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纵观河北省乃至国内冰雪配套设施市场,从冰场的浇冰车到滑雪场的索道、魔毯、造雪机、压雪车……中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产品所垄断。

冰雪装备主要包括滑雪服装等个人冰雪器材(雪橇、冰刀鞋等)、服装(滑雪服、滑雪帽等)和配件等。冰雪设备则要包括滑雪和滑冰设备。其中,滑雪运动设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滑雪场提升设备,包括架空索道、魔毯和雪地摩托等,另一类是造雪和压雪设备等。滑冰运动设备主要是冰场。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则是冰雪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和保障,也是未来冰雪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崇礼太舞滑雪场的宣传资料显示,该滑雪场2017—2018雪季新增造雪机70余台,全部来自美国的一家知名企业。石家庄西部长青冰雪小镇室外滑雪场共有6台品牌造雪机,分别来自加拿大和美国;1台压雪车是从意大利进口的。

冰雪重装备如此,轻装备方面呢?据滑雪服务平台GOSKI的用户喜爱品牌统计,单板前十大品牌全都是国外品牌,双板的情况也基本如此。眼看着冰雪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国产滑雪设备和装备为何备受冷落呢?

首要原因恐怕还是质量问题。一位滑雪圈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国产造雪机虽然便宜,市场售价只要几万元或者十几万元,但是能耗和返修率高。国外的同类产品虽然价格高,但质量有保障,后期维护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西部长青景区集团副总经理于秀锋说:“相比国内造雪机和压雪车,国外同类产品一般工作效率更高,性能相对稳定,价格比国产的也贵不了太多。”

此外,本土冰雪装备生产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固安道沃机电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曾向记者反映,他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很有信心,但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卖相”较差,究其原因,是镀锌工艺与国外有差距。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曹和平告诉记者,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通过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加速冰雪产业布局,都将对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短期来看,政策鼓励布局冰雪产业,借助“事件经济”,兴建冰雪场馆和设施,将从投资侧来拉动内需的增长;而长期来看,冰雪产业布局后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带动旅游消费的增长,又将从消费端对经济形成支撑。

我国冰雪产业发展依然存在短板,工信部也坦言,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面临研发攻坚难度大、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产业体系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产业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行动计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激励、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等五大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

例如,对于加大政策激励,《行动计划》提出要统筹利用现有渠道,充分利用政府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进口税收政策、科技创新奖励等政策措施。

实际上,中国并非从未有过能与进口品牌抗衡的装备生产商,许多进口品牌都有着几十年的历史,中国曾经也有这样的企业,但在种种因素影响下,许多国产装备品牌消失了。黑龙的发展轨迹是中国冰雪装备器材生产商曾经辉煌的缩影,黑龙有着60多年的历史,曾被指定为国家冰刀、冰鞋配套生产的唯一定点厂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冰上体育器材生产企业,但现在的知名度远不如历史更短的进口品牌。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我们不断吸取国外产品的长处,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国产冰雪装备一定能迎头赶上。

打破进口品牌的“百年破冰”

才起步的中国冰雪装备器材生产想要生存发展,必须突破冰封,打破进口品牌的“百年坚冰”。面对冬奥机遇,究竟该如何促进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快速长大变强?

《行动计划》提出,开发一批物美质优的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和北京冬奥会急需装备,大幅提升供给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创建若干特色产业园区,初步形成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北京冬奥组委秘书长韩子荣在此前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体现在经济上是推动中国冰雪产业发展,培育和造就一批中国冰雪企业,推动科技进步,带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搭建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是冰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通冰雪竞技与群众冰雪运动、连接冰雪运动各方参与者的重要载体。

辛国斌强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聚焦重点、集智攻坚、产需协同、开放融合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开发大众冰雪装备器材,二是加快实施精品示范应用工程,三是加快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四是加快培育企业品牌,五是加快促进开放合作。

尽快制定我国冰雪装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相关地方标准,是当务之急。张贵海直言:“在欧洲,滑雪服的质量标准是适应零下10摄氏度低温,日本是零下8摄氏度,而张家口等地冬季室外达到零下十几甚至二十几摄氏度低温,国外的标准都不适用,应该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建议,应该搭建冰雪装备生产企业与用户的供需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协同。

据介绍,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达的日本注重通过行业协会来制定标準、规范,比如索道协会负责硬件方面的标准、规范,滑雪联盟负责软件方面的标准、规范等。随着中国冰雪产业联盟近日在崇礼宣告成立,业内人士相信,这将加快推动我国建立健全冰雪装备技术标准体系。另外,河北省相关企业也有建立行业协会的意愿。

北京卡宾滑雪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作者之一伍斌认为进口品牌并未完全占领中国市场,中国冰雪装备器材生产商可以深耕市场,找出空白点,实现差异化竞争。“进口品牌毕竟是国外企业生产,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市场需求。”

猜你喜欢
快车道滑雪器材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冬来啦,滑雪去
野六大行动冶助力教育扶贫驶入快车道
嘿,一起去滑雪吧!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滑雪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品质工程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