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25 04:39李海鸥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李海鸥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同时也迎来了技术推广的机遇。切实增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切实解决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让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充分发挥作用,依法推动农技推广工作,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问题;对策

一直以来,农业发展跟农业技术推广有密切的关系。在农技推广人员不断努力下,新技术、新品种和试验示范都取得了相对明显的成效。然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需求,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很多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出台相关的基层农技推广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同步小康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一、基层农技推广的发展现状

自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农业税免征政策,我国农村进入了“无税费时代”。同时,造成了乡镇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从2010年开始,基层农技部门面临着以精简人员、支出减少、机构合并为主的政府机构改革,作为乡镇机关部门一部分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也迎来了改革的局面。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主要是因为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广大农民群众持续的增加收入和日益增加的科技需求与农技推广系统作用缺少滞后之间的矛盾。为了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改革过程中在基层设立了综合性的农技服务中心,在部分有条件的地方走企业化、社会化的路子。

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现阶段,我国有农技推广体系自上而下分为国家、省市、县、乡的四级推广体系,然而在基层农技推广系统中尤其乡村一级还是不完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农技推广中心所需要经费不能确保,农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配备齐全的设施设备,给农技推广工作开展带来影响。二是乡村农技服务网络与农技推广体系还不健全,乡镇一级总体人员少,且非专业人员比例大,大部分已老年化,村级几乎是空白。在乡村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未纳入推广体系管理,难以发挥推广带动作用。

2.基层农技推广投入严重不足。从投入来看,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我国每年只有财政总支出的0.2%左右的投入。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投入比例平均在0.5%左右,而发达国家投入比例达到0.6%~1.0%。由此可见,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投入的费用远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导致基层农技部门无钱办事,农技人员不安心从事推广工作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3.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影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目前,在基层尤其是乡村一级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中老年人和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面窄,知识更新难。一些素质高的专业人员因基层待遇差、条件差不肯到基层尤其是乡村一级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另外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人员更新难,每年新进入到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持续减少,专业技术人员出现断层的严重紧缺现象,造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水平越来越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较低的专业素质较低,不能及时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农技问题,农技的应用质量与效率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农技推广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对策

1.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宣传力度。农技推广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前提和保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目前,部分领导和农民对此项工作还不太熟悉,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真正了解农技推广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各级部门主动支持和配合农技推广工作的良好局面。切实发挥农技推广工作在三农工作中的应有作用。

2.要切合实际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一定要符合三农工作实际和农村发展方向要求,按照当前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尤其是要适应农业生产主体与经营形式的新改变、新要求,变革推广服务形式,突破机制障碍,以让产业的科技需求得到满足为出发点,以提升服务三农的成效为目的,让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3.健全农技推广信息网络。随着社会发展,在农技推广发展中信息网络化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唯有持续的更新与完善信息,持续的创新经营理念才可以更好的发展农技,才会适宜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一是通过把农技推广信息网络示范点建设在乡镇或街道、市区,收集农业人员的建议和需求,为展开后续工作提供保障。二是可以设立专门收集农业信息的机构,及时收集、发布相关农业信息、市场信息等,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三是为农技推广部门和用户、企业和科研单位建设优良的交流平台,合理的实施技术交流,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变。

4.提高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为了让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一是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通过脱产培训、田间培训等形式开展专业培训。二是邀请农技专家现场开展培训指导服务,以传帮带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技人才参加到实际农技推广中去,提高本地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和推广能力。三是设立科技奖罚机制奖优罚劣,奖励优秀或有突出贡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解决农技推广工作中懒散、懈怠或不安心从事农技工作现象,提高全体农技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5.抓住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重点。推广工作的重点是使用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推广。新使用技术能提高生产水平和产量、质量,新型农机具能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首先一定要系统的调研当地的自然条件、农艺要求、农民生活习惯、劳动力状况、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农民技术水平等,这是推广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前提与根据。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必须要成熟的应用技术、机具质优价廉并经过有关鉴定。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一定要有针对性把基础工作做好,认识并熟知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使用方法、切实帮助农民获得使用新技术,购置经济使用的新农具,真正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

6.确保农技推广经费。从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农技推广工作虽然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但仍然难以满足农技推广与实验示范工作需要,还需要更多经费支撑,政府还需从财政预算上提高支出比例,全面改善基层农技推广硬件设施, 包含农技推广工作的办公室、服务所、实验场所等。要增加预算保证正常农技推广工作所需工作经费。适当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与福利,让基层农技人员能专心、安心工作,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不流失。

四、结语

总体而言,整个三农工作关键组成部分就是农技推广工作,是把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变成实际生产力至关重要的环境。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奔小康,农业现代化有着特别关键的作用。所以,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獻:

[1]刘云虹,陈梅.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化农业,2015,(8):40-41.

[2]王晓宇.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J].神州,2017,(19):276.

[3]王允. 浅析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2,26:9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