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猕猴桃溃疡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策略研究

2019-07-25 04:39赵建华谭克华周平宋金兰陈德平陈琼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夷陵区溃疡病猕猴桃

赵建华 谭克华 周平 宋金兰 陈德平 陈琼

摘 要:通过综合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猕猴桃溃疡病在夷陵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总结其发病规律、品种抗性、流行现状、侵害部位、诱发因子、传播途径、气象生態条件和栽培技术等有关的因素,并从选择抗病品种、种苗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制定防治策略,保障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夷陵区

(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Takikawaetal.)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主要危害猕猴桃的主干、枝蔓、新梢及叶片、花蕾和花等部位,造成枝蔓枯死,严重时导致整个植株死亡甚至毁园。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范围广、致病性强、传播迅速、根除难度大,已经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近几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猕猴桃发展迅猛,2018年已建成猕猴桃园近3万亩,亩平收益4千元以上,最高亩平收益2万多元,为农民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从前年开始,部分猕猴桃园已出现溃疡病植株,严重的成片死亡,病情已呈蔓延趋势,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给猕猴桃产业带来灾难性后果。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猕猴桃溃疡病这个拦路虎。

基于此,我们积极争取猕猴桃溃疡病在夷陵区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策略研究项目在夷陵区科技局立项。该项目于夷科技(2018)5号文下达立项,项目起止时间: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至今已全部完成。对于猕猴桃溃疡病在夷陵区,摸清了发生规律,基本找准了应对措施,制定了防治策略,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调查目的及研究思路

猕猴桃溃疡病这个世界性难题,并不一定要由我们来解决其综合防治问题,客观而言目前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怎么样正视这个问题,从治的角度解决不了,可以从防的角度解决,从而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上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我们所作的工作,主要是从猕猴桃溃疡病在我区的发病规律、控制途径开展研究,找准这个病难以控制的症结在哪里,给领导和果农作出指导性参考意见。红阳虽然市场价值高,但高感溃疡病。要发展中华系特别是红阳这个品种,应该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凶险程度有充分认识。确实没有能力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我们强烈建议发展抗病性强的品种。两条腿走路,猕猴桃产业发展才能更稳当。

二、主要形成的技术成果

1.基本摸清了猕猴桃溃疡病在我区的发生规律

(1)传播途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苗木、枝条等繁殖材料及果实长途调运。近距离传播主要是靠田间水流、携带病菌的植物组织、农事活动带来的土壤、人工操作(修剪、嫁接、施肥、采果等)形成的机械伤口、昆虫造成的伤口等途径。

(2)表现部位:全株从叶片、新梢、结果枝、发育枝、骨干枝分级表现,最轻者叶片上有病斑,最重者骨干枝坏死,直至全株死亡。

(3)发病时期: 8-9月开始感染,次年春温度4-20度时发病,3-4月最为严重,到5月随气温升高而减轻。

(4)发病特点:①冻害严重时,溃疡病发病加重。② 氮肥施用过量,枝叶旺长而不健壮,发病严重。③虫害严重、修剪伤口过多,发病严重。④挂果量过大,营养损耗大,树体衰弱,容易感病。

(5)品种抗性。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就抗溃疡病而言,中华系普遍弱于美味系,中华系中的红阳,在我区特别不抗溃疡病,我们甚至认为其高感溃疡病,要引起高度重视。就近年发展的红阳来看,始终走不出一年栽,二年管,三年挂果,四年受益,五年发病,六年毁园的怪圈,原因就在于此。

2.基本摸清了猕猴桃溃疡病的控制途径

控制猕猴桃溃疡病,要从建园、引种、定植、修剪、嫁接、采摘、防虫、水肥管理、田间活动等各个方面着手。

(1)园地选址。在我区应选海拔600米以上、1000米以下的区域,海拔过低,结果差,果实品质也差;海拔过高,冻害严重,增加溃疡病的风险。疏松、通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沙土,或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土类的丘陵山地作建园地为佳。坡地优于岗地、岗地优于平地,旱地优于水田。总之猕猴桃喜水又怕渍水,因此园地选址应首先考虑排水问题。

(2)加强苗木检查,严禁从病区调运苗木、接穗和插条,防止远距离传播。

(3)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叶蝉、蚂蚁、果实蝇等传毒昆虫,尽量减少入侵途径,降低溃疡病传播机会。

(4)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力,关键是养根、保根。

(5)清园消毒。修剪、嫁接、采果等农事操作后应及时将病虫枝、残枝败叶等全部清理集中烧毁。同时做好树干涂白保护工作,既防冻,又可消灭潜伏树干上越冬的病菌及害虫。

(6)农事活动。防止因农事操作导致田间交叉感染,一是修剪和嫁接工具,在病健株之间交叉感染,二是在已发病田块和未发病田块到处走动,脚踩泥土带来交叉感染。在已发病的区域,应尽量减少田间不必要的活动。

3.进行了化学防治的有益探索

我们和武汉轻工大学钟方旭教授联手,组织多家专业合作社进行猕猴桃溃疡病化学防治的相关试验,目前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形成结论尚需时日。

4.在抗病品种引进和选育上有新突破

我们利用全宜昌市猕猴桃生产者的集体力量,自发地引进品种10多个,主要有米良、金魁、三峡一号、红阳、东红、金艳、海沃德、徐香、黄金果、翠玉等,广泛开展引种试验,集中力量对有希望的品种重点观察记载,把品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抗性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考察。当然,引种试验之艰辛大家都知道,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非常有幸,我们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筛选出了在我区适应性强,特别是高抗猕猴桃溃疡病,其它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都非常优秀的替代品种。其基本特点有:

(1)树体抗性强,对病虫害、干旱、水涝等具有很高的抗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抗猕猴桃溃疡病。

(2)生长旺盛,丰产性好,三年树龄单株产量即可达到4公斤。

(3)基本自然授粉,座果率高。既不需要陪栽授粉树,又减少了人工授粉的劳力。

(4)果皮结实,既方便剥皮,又耐运输和贮藏。

(5)果皮略有茸毛,但比美味系的其它品种少很多。

(6)单果重120克左右,果形美观,无皱褶,无梭。卵圆形,果形指数1.2,符合全国大多数消费者审美观。

(7)果肉颜色好,通体金黄,比黄金果黄色还要艳。

(8)种子少而软,食用基本感觉不到籽粒。

(9)口感好,糖分高,成熟果糖度20%以上。

该品种在今年的宜昌市猕猴桃品种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且该品种经过在全国各地多次引种试验,种质基因已产生了变异,不同于国内已有的任何品种,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品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该品种已经引起宜昌市农科院和相关高校多名专家的高度重视。

三、问题和建议

在我区发展猕猴桃,一定要正视猕猴桃溃疡病,不要仅仅因为某个品种市场价格高而蒙住了双眼。就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本地发展的红阳猕猴桃,盈利的不多,就是因这个病害的问题。建议一是果农在发展品种上要慎重;二是领导在决策上更要着重考虑,一味盯住红阳不放,作为主导产业是十分危险的。作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抗病品种更科学,也更稳妥。

猜你喜欢
夷陵区溃疡病猕猴桃
摘猕猴桃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提取猕猴桃的DNA
摘猕猴桃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养个猕猴桃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湖北省夷陵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