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9-07-25 04:39张晓朦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优化措施影响因素

张晓朦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的现状,总结规模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体系,达到提高水产养殖总体质量的目标,更好推动实现水产养殖的高效化、智能化与有科学化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水产养殖;效率;影响因素;优化措施

规模化水产养殖提高了养殖的效率,优化了养殖操作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构建一体化的养殖操作体系指标,对于提高水产养殖的整体质量有重要的价值,应当重点研究提高水产养殖整体效率的管理方法与策略。

一、规模化水产养殖操作的现状分析

1.集约化养殖。规模化水产养殖可以提高水产养殖操作的整体效率,有助于降低水产养殖的成本,减少了水产养殖资源浪费的问题。规模化水产养殖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活动的效率,可以使不同的养殖品种共同利用相关的基础设施。使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统一水产养殖管理,有助于更好的增加水产养殖的利润。水产养殖行为进行规模化发展,还可以减少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收益有重要价值。

2.环境污染高。规模化水产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因大规模的养殖导致水产养殖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侵害。水产养殖的规模越大,在很大程度存在更好的侵害水体水质的风险。水体受到污染必然也会影响水产品的生长环境。由于现有的养殖操作方式较为单一,养殖过程中存在养殖方法不正确等问题,因此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二、影响规模化水产养殖效率的因素

1.环境条件。水产养殖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上可以使用的水产养殖设备设施情况。能否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在很大程度上与技术有关,只有保证水产养殖人员的技术手段过关,根据地域环境的实际需要引进大规模的综合配套水产养殖技术条件,才能水产养殖的整体质量,满足新时期水产养殖的需要。具体应当扩展水产养殖的规模,注重对水产养殖的技术手段进行改良,采用科学化、先进的养殖技术手段,达到提高养殖工作质量,满足未来养殖操作需要,提高水产养殖整体质量的目标。

2.水质条件。水产养殖对水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水产养殖应当保证水质的整体质量合格,要求水产养殖的水质符合相关的氧气、有机物和水温等必要条件。水生物需要丰富的氧气与有机物维系生命,只有水中含有较多的氧气和有机物质,才能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有效减少水产养殖的成本问题。同时还要控制好浮游生物的比例,防止出现大面积的浮游植物覆盖的问题,这样才能防止氧气被浮游生物使用,减少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长问题。

3.疾病因素。影响水生物的疾病因素很多,病毒、细菌、寄生虫都可能影响水生物的生长。为了达到提高水产养殖质量的目标,保证规模化水产养殖的效率,还要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通过寄生虫是造成水生物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投放饵或者鱼苗时应当进行检疫,防止带病水生物进入到水产区。在规模化水产区还要做好隔离工作,从而防止在寄生虫的蔓延。还要建立疾病监控体系,达到有效防控水产养殖疾病的目标,保证水产养殖的科学化进行。

4.投放饲料。投放饲料是水产养殖的重要任务,水产养殖应当保证投入的饲料与水生物的比例相适应。如果投入过量的食物导致水中的有机物过量的增加,因此会造成不良的化学习反映,导致水中有害物质的进一步增加。为了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还要适当的控制饵料的数量,达到有效投入目标。

三、提高规模化水产养殖效率的措施

1.增加氧容量。增加养殖场中的氧气含量可以使空气与水充分的接触在一起。增加氧容量是提高水产养殖质量,减少病死率的重要手段。规模化养殖手段与传统养殖手段的重要区别在于提升氧气容量。为了增加氧容量通常采用增氧设施。当前最常见的增氧设施是水车,还有的养殖场使用叶轮及管道充气的方法。采用水车的方式增加氧气的成本较低,但是需要长时间使水车保持工作状态。使用管道充气的方式可以增加水底的氧气含量,这种方式在总体上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氧气容量不足的问题。为了达到提高水产养殖场氧气含量的目标,当前还注重采用高压氧气的输送方式,注重运用高压氧气瓶冲氧,还有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配备了制氧机同。为了达到有效供氧的目标,还要定期检测和维护制氧设备。

2.防控病害物质。规模化水产养殖还要有效提高防控病害的能力,应当建立科学的病害防控机制,具体可以用播撒药物的方式来控制水体质量,有效的减少水体病害情况的发生。药物主要用来控制水中的硫化物、有机质量和氨氮情况,重点提高水中物质的透明度,注重运用微生物对水体进行有效消毒,从而达到控制各种幼苗繁殖的目标。为了达到较好的控制病害的效果,大型养殖场还主要采用化学增氧剂,通过碳酸钠达达到改善水质的目标。水产养殖场交化水质环境应当达到绿色无公害的目标,由于规模化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大、养殖密度大,因此容易导致水质腐败情况的发生,还要在控制水质时使用益生菌,通过添加益生菌的方式达到有效净化水质的目标,从而起到对水质中的有机物進行有效分解目标。采用生物净化的方式可以高效的消除水中杂质,有效调节水质的目标,对于控制季节性高发病有重要意义,是现代水产养殖的重要技术手段。有些水产养殖区还适当的增加水生植物,达到促进磷转化的效果,运用水中植物对氮、磷等进行吸收,达到改善水质的整体效果。

3.强化品牌建设。规模化水产养殖应当建立水产品牌,注重通过规模化的经营方式提高水产品的生产效率,促进水产品在市场有效流通,从而降低水产养殖的风险。首先,应当注重水产养殖品牌的建设,注重建立依靠地方特色的水产养殖品牌,提高水产养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此基础上体现出规模化水产养成的重要意义。其次,还要转变传统养殖工作的理念,注重加大水产养殖的宣传力度,扩展水产品营销渠道,促进水产养殖户不断更新养殖技术手段,达到以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有效适应市场需要的目标。第三,注重完善产业链条,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系,形成良好的水产品分销机制,从而达到水产养殖规模化进行的目标,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场不断拓展市场渠道,满足水产养殖的深度发展需求。

四、结语

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的使用主要受到地域环境、养殖技术与市场因素的影响,只有构建完善的养殖技术体系,不断更新水产养殖技术设备,采用规模化与品牌化的经营方式,才能更好的提升水产品养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来雨,陈虎,冯雄,等.汉中水稻机直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农机科技推广,2016(10):43-45.

[2]朱峰.浅析豫南稻区水稻水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6(18):65.

[3]张帆,沈超,徐敬洪,等.四川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发展现状与推广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6(10):9-11.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优化措施影响因素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