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耒阳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规划与建设

2019-07-25 04:39喻永宁廖晓武雷玲玲张仲国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

喻永宁 廖晓武 雷玲玲 张仲国

摘 要: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科学合理地建设并发展生态林业成为了当前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耒阳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的规划,并提出了加快公园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五公仙石漠公园;规划;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实施石漠化在内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是耒水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耒阳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也是人民群众开展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的场所之一。

一、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基本情况

1.位置与范围。湖南耒阳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向五岭山脉过渡地段余庆街道办事处余小水镇境内的梓园村、石王村、枞杨树村、黄金村、盖塘村、杨塘村,距耒阳城区13km、距衡阳城区70km,距长沙266km。地理坐标:东经112°46′10″~112°47′12″,北緯26°18′37″~26°20′15″,规划总面积380h㎡。

2.地质地貌。公园区域属溶丘洼地地形,地势起伏,沟谷相间,切割强烈,汇峡谷、茂林于一身。石漠景观有石林、溶洞、峰丛、漏斗、石笋、石芽、洼地等岩溶地貌及桐子峰、树抱岩、石磨岩、观音岩、遇仙岩、观音崖、调兵岩等地文景观。溶丘洼地地形明细,与周边的平地形成强烈对比。公园内最高峰五公仙山顶海拔364.8m。区域内成土母岩主要为碳酸盐岩。

3.气候和水文条件。公园所在的耒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在17.1℃~18.8℃之间,日照时数1608h。年平均降水量1355.8mm,年平均降雨天数166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耒水是湘江最长的支流,长453km,流域面积11783k㎡,公园是耒水重要水源涵养地。

4.植被和动物资源。公园共有野生种子植物579种,隶属104科、381属;裸子植物2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186科、291属、465种,单子叶植物16科、88属、112种。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1种。共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26目71科191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5种。

5.社会经济概况。公园区涉及的6个村,总人口9865人,有耕地面积1536h㎡,用材林652h㎡,经济林2472h㎡.年人均纯收入3018元。

6.主要景观。五公仙、五公洞、八卦石林、陡岭峰、树抱岩、石磨岩、观音岩、遇仙岩、观音崖、调兵台、五公飞瀑、地下河、山涧小溪、五公仙看雾海、五公仙日出、青峰寺、五公仙盐铁古道、枞杨树村古民居、抗战炮台、红军墓、罗含故居、耒阳花鼓戏曲艺中心、抗战公园、古造纸、五公仙故事、耒阳花鼓。

二、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发展规划

1.公园性质。以五公仙区域典型的溶丘洼地岩溶地貌与植被景观资源为基础,以岩溶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保育为核心,以岩溶宣教展示与生态文化建设为内涵,以五公仙生态旅游为主要利用途径,建成集生态保育、宣教展示、生态旅游、户外拓展于一体的国家石漠公园。

2.公园定位。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的生态保育与科学规划,将公园打造成为“石漠五公仙,科普探险园”为主题的石漠公园。

3.项目规划分期与目标。公园建设期为2017~2025年,共9年,分为近期(申报准备阶段:2017~2018年)、中期(试点达标阶段:2019~2021年)、远期(提高巩固阶段:2022~2025年)。

4.发展方向。依据五公仙良好的区位与自然气候优势,典型的岩溶景观和优质的竹林资源,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资源与石漠化生态恢复成果,适宜的乡村旅游环境,提出“保护为主、景观引导、人文深入、和谐发展”策略,推进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建设建议

公园建设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加强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为打造集生态保育、宣教展示、生态旅游、户外拓展于一体的国家石漠公园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拟制定《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条例》,明确机构设置及职能,成立相应的执法机构,落实执法队伍,完善公园安保体系。

2.强化组织保障。成立耒阳市五公仙国家石漠公园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交通旅游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办、市发改局、市经科信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和旅游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余庆街道办事处、小水镇、国网湖南电力耒阳供电分公司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3.强化资金保障。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以下3个渠道进行项目融资与资金筹措,一是建设单位通过自筹资金、融资参观、PPP等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二是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国家财政投入或列入国家重点工程筹集建设资金。建设单位可以争取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政策补偿;三是向银行申请中长期贴息贷款,分5年投入使用,启动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4.强化科学技术保障。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岩溶生态系统保护、石漠化防治、种质资源保存、生态系统管理等专题调查和专项科学研究;培育公园的科研技术人才;设立科研课题和科研基金,保障科研项目设顺利实施;积极引入国内外成功的科研经验和科研成果。

5.强化人才保障。培养或引进具有现代经验管理理念、旅游专业知识、管理协调能力的高素质的公园管理人才,建立新型的人才竞争机制。

6.强化宣传保障。一要开辟绿色通道。要将公园建设纳入宣传绿色通道,在本地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设立专栏、专版,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常态化宣传。二是建设宣传阵地。要在公园的进园处、各参观点等醒目位置,建立一批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科教于一体的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三是丰富宣传形式。开展“摄影、微视频”等评选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向社会宣传公园,提高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公园的建设和保护。

7.积极开展示范试点。一是开展耒水周边岩溶脆弱生态区保护示范。五公仙区域属典型的溶丘洼地地貌,属生态环境脆弱区,是湘江支流耒水上游区域,属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公园各种鸟类的重要栖息地,还是黄檀、南方红豆杉、花榈木等重要保护植物的分布区,通过示范试点建设增强岩溶森林生态的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二是开展旅游新业态发展示范。以五公仙岩溶地貌生态保育、多彩森林、观雾海、户外拓展、宣教展示等低碳、环保型生态旅游活动,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业,构建“溶洞探险、古道观光、罗含故里、寺庵祈福”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开展精准扶贫示范。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优化公园内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群众就业,促进区域居民(贫困户)的增收致富。四是开展科普与推广示范。以岩溶地质科学知识、石漠化防治技术与生态文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为出发点,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成功治理模式的展示与推广为核心,并逐步提质改造,构建耒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样板工程。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