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火林带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2019-07-25 04:39陈勇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业生产应用

陈勇

摘 要:林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为了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处理好现代林业生产与林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森林火灾是导致林业资源损伤的主要因素,森林火灾对森林的破坏力极强,对周边居民以及整个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可想象。生物防火林带具有防火、阻火、隔火、断火的作用,是一项花钱少、持效久的绿色防火工程,在林业生产防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林业生产;应用

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面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森林资源可以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氧气,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被称作地球的“肺”,森林具有防风固土的作用,防止风暴的袭击,能够防止水土的流失,吸收大量的灰尘,进而净化环境。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火灾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力极具毁灭性。森林火灾不仅仅是烧毁森林,还伤害森林内的动物、降低森林的自身更新能力、引起土壤贫瘠、污染空气、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森林防火是保护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保护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安定的需要。

一、生物防火林带

生物防火林带是一种以森林植物(乔、灌、草等植物)之间的抗火性与耐火性的差异,以含水量较高的森林植物组成防火隔离带来阻隔林火,防止森林火灾蔓延的森林植物带。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中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工作,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的治本措施,以其造价低、持效久、绿色生态低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因火灾扩大而引起的森林火灾损失,提高森林综合防火效益,近年来在我国实施推广高标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我国林业生产发展中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二、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作用

1.林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求。一般而言,林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而且林区内部植被茂盛,常常会出现森林火灾。不仅如此,我国大部分林区全年都存在降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春夏季雨量较大,因此,林区内部植物生长情况较好,植物生长所合成的含碳物质总量多。但在秋冬季,由于林区内部干旱,存在很多可燃物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因此,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和营造生物防火阻隔林带就成为了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2.预防人為活动造成的火灾。据相关数据统计,人类活动是导致森林火灾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今我国正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到林区内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一旦出现森林火灾,加之林区复杂的地形地理环境,扑灭火灾难度大,而且花费时间长,无法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势,导致火势不断蔓延。

3.顺应现代森林防火发展趋势。长期实际工作表明,森林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不仅是一项效果好,而且也是一种时效性强的防火方式。可以很好地保持森林生态平衡性,保证当地水土和水源平衡性,减少各类病虫害问题的出现。

三、林业资源生产中发生火灾原因

1.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导致的森林火灾属于常见的森林火灾之一,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划分为主观纵火、客观纵火两类。主观纵火属于性质恶劣的一种,针对这类纵火现象我国制定了相应的约束机制。客观纵火指的是,依据火源类型将其划分为生产、生活两大类,这类属于间接纵火,通过强化意识可以避免火灾现象出现。

2.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灾害十分常见,比如:下雨天会因为雷电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特别是一些位置较高的林区,其雷电几率普遍较高。在石块滚落之后,其不同程度的摩擦、碰撞会产生火星,导致森林发生火灾。

四、林业生产中生物防火林带建造技术

1.确定防火林带宽度。林区内防火林带总面积应>100km2,生物防火林带设置地段为非防火树种组成的针叶树纯林或富有挥发性物质、油脂、易燃性树脂等其他阔叶树种的纯林林分,或混交比例达不到30%的林分,山脊位置防火林带长度通常为10~15m。林区内的防火林带,则需要保证其山场坡度<20°,林带宽度需要控制在20m;如果林区内坡度超>45°,林带宽度需要控制在30m~50m。

2.生物防火林的密度和配置方式

(1)造林密度。生物防火林带主要要求是能快速覆盖林地,尽快发挥其生态效益,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造林密度。但还需要结合喜光性、速生树、树冠特征、根系特征、干形和分枝特点等生物学特征及土壤条件、经营方式加以确定。一般造林密度为防护林1m×2m、经济林2m×3m或3m×4m。

(2)配置方式。在生物防火林中所使用的通常是行状配置形式,包括正方形、“品”字形或是正三角形。在山脊生物防火林中通常会使用方形;立地条件较好的防火林带、林缘以及山脚田边位置则使用“品”字形和正三角形。既能很好地保持水土,又能使树冠部分的发育更为均匀。

(3)造林技术。实际造林工作中,应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①造林地的清理:清理造林地区的地面杂草、灌木和枯枝落叶,生物防火林还没有完全形成时,这一部分也可作为防火线。②整地方法:穴状(鱼鳞坑)规格为60cm×40cm×40cm,并且要保证表土足够回填。③造林方式:造林工作中最好使用植苗,所选择苗木应是经过挑选的1、2级苗木,造林开穴深度必须超过苗木的根长、根幅,栽植时将苗木扶正,保证栽种穴的深度符合预期,所有根系都能够舒展开来,根茎应低于地表2cm。④防火林带的更新:如果防火林带进入衰老期,林木符合成材标准后便可进行采伐,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更新,确保其良好的防火性能。

3.提高生物防火林带质量措施

(1)合理规划,分步开展工作。应在做好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分步培育苗木,最大化利用自然阻隔带和工程阻隔带,清查近年来的造林地。将连片和大林火区、高火险区作为防火林带的建设位置,做好后续工程公益林建设,并不断丰富防火林带建设内容。

(2)积极建设生物防火林。在没有配备防火阻隔带或防火阻隔带不符合要求的地区需要使用抚育采伐方式,以确保其布局的合理性。需要改造补植现有的林区,预留防火阻隔带等,使用人工促进天然林生长方式获得生物防火林建设。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资源保护中,需要重视其防火工作。生物防护林带防火,就是利用营林措施进行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已经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是长期的工程,人们必须把眼光放长远,做到未雨绸缪,林木资源损伤的恢复非常缓慢,所以要做好森林防火,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家星.生物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及其营造技术研究[J].乡村科技,2018(06).

[2] 郑宇 马驰.谈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基本原则与必要性[J].甘肃科技,2017(06).

[3] 谭文雄 徐高福.生物防火林带研究现状与建设展望[J].防护林科技,2016(09).

[4] 赖桥安.生物防火林带的作用和营造措施[J].南方农业,2017(09).

猜你喜欢
林业生产应用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
苗族习惯法对林业生产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