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浈江区异位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发展前景

2019-07-25 04:39陈仕昀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养猪场粪污异位

陈仕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工作的推进,以达到零排放标准、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畜牧业为目的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正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全面开展。

一、浈江区地理及气候环境情况

浈江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区东北部,武江、北江以东,东、南接曲江区,西临武江区、乐昌市,北连仁化县,是韶关市辖三区之一,为韶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地貌以山地、丘陵、盆地地貌为主,地势周高中低。东、南面多中低海拔山;北部多海拔300米以上高丘陵;中部丘陵、盆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浈江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有明显湿热和干冷大陆性气候。全年盛行南北气流,冷暖交替明显,夏季长,冬季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平均气温20.7℃,年平均日照时数1629小时。区域气候受季风及大气环流影响,年均降水量2425毫米,春秋交替快,四季分明,灾害性天气较多,低温阴雨,龙舟水、秋旱、寒露风和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

二、浈江区畜禽养殖适养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划定情况

根据《关于印发<韶关市浈江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韶浈府办[2017]72号)一文内容,浈江区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辖区实际情况,对全区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进行了划分,其中禁养区面积约204.6平方公里,限养区面积约194.4平方公里,适养区面积约172.7平方公里。适养区主要分布在浈江区的西北及东南部,限养区主要在浈江区中部呈线条装分布,禁养区主要分布在浈江区西南、东北等区域。由“三区”划定方案可知,浈江区并非全境禁止畜禽的饲养。

三、浈江区生猪养殖概况

2013年-2018年,浈江区生猪养殖饲养量分别为140279、141099、140735、135516、220433、212166头,出栏量分别为92087、95033、93377、89589、121948、125807头,能繁母猪存欄分别为5216、4706、4671、4723、6725、6902头。

四、浈江区养猪场现有的粪污处理方式

浈江区规模养猪场凭借着技术、资金、土地等的优势,在场内建设起了堆粪场、沉淀池、氧化池、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用于处理猪场的粪污。规模以下养猪场则受资金等方面的影响,主要采取较为廉价且不占土地的干清粪工艺同时配套池塘来消化肥水的方式来进行猪场的粪污处理。然而,规模场处理畜禽粪污的设施,由于存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及一定的用地和工艺繁杂等原因,直接导致了养殖场的生产成本增加,且存在易发生因设施设备损坏而导致出现污染物排出场外、影响环境的现象,甚至出现部分养殖场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直接跳过场内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将粪污直接排放至场外,污染环境等现象。规模以下的养猪场若干清粪工艺不达标或者消化肥水的池塘容积不够,将出现粪污未经处理直接外排至池塘,影响地下水及周边水环境的情况。从近年浈江区内群众关于养猪场污染环境的举报数量有所上升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粪污处理方式由于存在难以达到零排放的标准,且粪污处理成本高等原因,已难以满足群众及养殖户发展更加绿色、廉价且健康养殖业的需要。

五、异位发酵床与浈江区的“相识”

传统的本位发酵床是将床建设在猪圈上,直接在发酵床上饲养生猪,但本位发酵床饲养生猪的方式难以在浈江区推行,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浈江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且夏秋季节大部分时期的历史均值低温均高于25度,夏秋季节时,生猪容易因为发酵床的发酵产热而产生热应激,影响生猪的生产;二是浈江区现有的猪圈均不是为使用发酵床而建设的,现在在浈江区推广本位发酵床饲养生猪技术,则需养猪户对栏舍进行大规模的改建,这将耗费大量的猪场生产时间及生产资金。

然而,近年来异位发酵床凭借不用改建栏舍、不对生猪产生热应激的同时保留了本位发酵床处理粪污能达到零排放标准等的优势,在我国南方省份悄然兴起,浈江区的政府部门及养猪户就在这时期与异位发酵床“相识”了。

六、浈江区生猪排泄物年度变化情况

按出栏猪年产粪0.4吨、产尿0.6吨及成年母猪年产粪1.2吨、产尿2吨和后备母猪年产粪0.4吨、产尿0.8吨计算,浈江区2013-2018年生猪粪尿总量分别为160349.4、159724.2、159548.6、154147.4、253580、243241.8吨。

七、浈江区异位发酵基质及发酵菌消耗测算量

按照异位发酵床每吨粪污需消耗发酵基质33m3及每3m3添加1千克发酵菌的参数进行测算,若浈江区养猪户采取异位发酵技术处理粪污,则浈江区2013-2018年生猪产生的粪尿需要消耗的基质分别为5291530.2、5270898.6、5265103.8、5086864.2、8368140、8026979.4立方米,需添加的发酵菌分别为1763843.4、1756966.2、1755034.6、2789380、2675659.8千克。

八、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经过与周边地区养猪户的交流沟通,发现异位发酵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异位发酵床喷淋粪污过程中管道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发酵床水分含量不达标,出现处理粪污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二是发酵床翻耙机容易因堵塞原因而不工作,导致发酵床翻床不及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有氧发酵而产生异味或粪污处理效果不理想;三是自制发酵菌制备技术含量高,普通养殖户不熟悉,导致养殖户需花费一定的经费购买商用发酵菌,而相比之下,土著发酵菌处理粪污的效果较商用发酵菌的效果好,出现了处理成本增加效果却未达到更好的情况。

九、未来技术推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提高发酵床机器质量的同时减少机器维护成本,目前异位发酵处理粪污技术遇到的小瓶颈便是发酵床机器质量不理想,出现了因机器质量问题而导致发酵处理粪污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二是提高养殖户自制发酵菌及发酵材料的能力或者优化商用发酵菌处理粪污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发酵床处理粪污的成效。

十、结语

浈江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夏季长,冬季短,常年气温较高,发展本位发酵床技术养猪,容易在夏秋季节发生因发酵产热而导致栏舍气温高、生猪产生热应激的现象,而异位发酵床则很好的避免了本位发酵床的热应激,同时充分保留了本位发酵床的粪污处理工艺简便、无害化处理粪污效果好、养殖场粪污能达到零排放目标的优点,加之南方水稻产量高,稻壳等发酵床材料容易获得,更是助力了异位发酵床的发展。浈江区发展异位发酵床技术来处理猪场粪污,前景广阔且美好,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养猪场粪污异位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