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教育研究

2019-07-30 10:10杨艳菊陈彦保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协同教育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政

杨艳菊 陈彦保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开展,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都能设立较为齐全的课程体系,其中就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但是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不能很好地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机结合,尚未形成协同效应。文章将对这一问题开展调查,并探索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协同的育人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课程;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03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高校应当“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行,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但就目前情况来讲,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课教师单打独斗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课呈现“孤岛化”的局面,所以,针对目前的社会背景与教学背景,高校应当想办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各专业学科中去,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发展的教育体系。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概述

就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总体上说,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依然是“两张皮”。一方面,思想政治课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知识,完全不顾学生自身需求,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变得麻木或迟钝,上课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又特别“专”,教师上专业课只是把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简单地依照课本重复,很少有教师将专业课讲得有温度、有道德教化意义。这会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缺乏兴趣。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形成交叉和互补,很难形成合力。

另外,当下大学生的成长是伴随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成长的。受这一背景的影响,他们与以往的学生有所不同,不论是思维、意识以及感情都有所差异,正是这些不同点导致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中阻梗”。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必须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措施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工作中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一是高校要从全校高度强化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专业课教学改革两方面入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教育体系。三是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与思想政治部相互配合,在教学工作中共同构建“全程育人”体系。

(一)改革思想政治课程制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需要进一步强化育人功能。首先,遵从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准则,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为教学准则,它对高校的组织管理、队伍管理以及学科建设等22个方面提出较为明确的建设标准,对各个部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进行明确的划分。以这一标准为准则,完善好备课、听课制度,严格把控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质量。其次,修订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體系中的定位重新审视与考量,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升其理论高度,增强道德教化。思想政治课程最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传播一种态度与立场。再次,践行理论联系实际,这要求教师用书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政治敏感度,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最后,使用调节测评的方法检测教学成果。如果不重视反馈测评,部分教师可能会存在侥幸心理,仅将思想政治课程一点而过。可以说,没有调节测评环节,思想政治课程就很难开展下去。

(二)创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体系

首先,推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思想政治课程一定要以党建内容为引导,即将党的教育渗入课堂,重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举办先锋讲坛,为广大师生展示优秀劳模案例,同时也要注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教学内容中去,用儒家文化解读政治思想,从而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其次,开设试点课程,比如上海大学的“创新中国”、东华大学的“锦绣中国”以及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各大名校已陆续推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国系列”课程。这些特色课程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瞬间被抢空。这种创新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与认识,引发学生的政治思考。

(三)建立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教育体系

以具体的专业课程为载体,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充分体现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和育人责任,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想政治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同向同行,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杜绝传授封建迷信思想等唯心主义思想。二是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等角度提出全面要求,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的教育体系。三是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敏感度,坚持原则,把握方向。专业课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封建迷信思想,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及时、适时地引导,确保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强化监督和考评机制

首先,高校应组织督查队伍,旁听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在学生评教活动中,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评教项目,从教学层面对“课程思政”提供机制保证,督促教师坚持正确的立场。其次,教学管理部门应以教学水平评估或是专业认证为依托,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具体开展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查,将其开展成功的优秀案例筛选出来供学校师生学习,并且对这些优秀教学成果进行奖励,提升教师创办思想政治课堂的积极性。再次,建立相关指导部门,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部门。只有学校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探究,才能强化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譬如在党务管理部门,督促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将“课程思政”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又如行政部门,可以由教务处组织,对学校“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建立的具体要求形成条例,下发到教师办公室。另外,二级教学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只有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协同教育。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的融汇,是一场长久且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应当结合当前学生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密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广大师生的关系,紧追时代潮流,用科学的手段与先进的教学方法,为整体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郑毅龙.“互联网+思政课程”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234.

[2]魏学春.试述课堂上改进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6,(34):12-13.

[3]杜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02):84-86,122.

[4]郭艳英.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革路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1):37-39.

[5]张淼.高职院校建设“课程思政”之路径剖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253-254.

[6]谢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会计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9):118-121.

猜你喜欢
协同教育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政
会计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微信支持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混合式学习方式
基于协同教育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