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萝卜产业现状及提升对策

2019-07-31 01:59朱华郭金平苏扬何洁丁建卫
长江蔬菜 2019年13期
关键词:泰兴市产值萝卜

朱华 郭金平 苏扬 何洁 丁建卫

萝卜属于半耐寒蔬菜,喜温和凉爽、温差较大的气候,产量高,效益高,耐贮运,供应期长,对调节蔬菜淡季、周年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泰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质以高沙土为主,适宜萝卜生长,产品品质好,在市场认可度较高,因此泰兴萝卜产业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市主导蔬菜产业之一。

1 生产现状

2012年,泰兴市新街镇引入了第一个萝卜种植大户,该户当年承租土地34 hm2,一年种植3茬萝卜,当年年收入500万元。高额的收益吸引了更多的种植大户、能人落户新街。到目前为止,仅新街镇萝卜种植大户已有48户,年种植面积1 650余hm2,全市种植大户已达87户,且基本为规模种植大户,户均种植面积在10 hm2以上,面积较大的达80 hm2。这些种植户大多在苏、锡、常、沪的批发市场有自己的固定摊位,一直从事蔬菜批发,在看到产销一体的优势后,自己承包土地从事生产,将产品直接销往苏州、上海和常州等市场。规模集中的栽培方式,良好的市场,较好的效益,促进了萝卜产业迅速发展,全市萝卜种植面积已达3 400余hm2,主要集中于新街、黄桥、河失、元竹、古溪等乡镇,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发展模式,发展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优势产业[1]。

2 主要栽培季节及品种

2.1 秋冬萝卜

主要为露地栽培,8月上旬至9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收获,在霜冻前收获完,生长天数55~110天。秋冬是泰兴市萝卜栽培的主要季节,产量高、品质好,供应期长,栽培面积最大,全市约1 650余hm2。主栽品种为CR世农301、捷如玉等。

2.2 冬春萝卜

冬春萝卜为设施栽培,10月开始播种,设施大棚内越冬,翌年2~4月收获。这个季节的萝卜补充了春淡市场,增加了花色品种,一般情况下价格较高,效益最好。全市栽培面积约1 000 hm2,主栽品种有YR新白玉春、春白玉、春萝卜9646、雪春、南春白系列等。

2.3 春夏萝卜

2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4月中旬至6月上旬收获,生长天数50~70天。生长时间短,供应期短,效益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但这段时间的萝卜如栽培不当易抽薹。全市栽培面积约700 hm2。主要品种有春秀、捷如秀、春白玉、南春白系列等。

2.4 夏秋萝卜

7月播种,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生长天数50~70天。由于生长期为高温季节,风险较大,栽培面积极小,全市仅约25 hm2。主要栽培世农R501、白玉夏、世农R706等耐热、耐旱、抗病虫品种。

3 主要栽培模式

3.1 一年三茬萝卜模式

从8月中旬开始,分批播种至4月中旬。共栽培秋冬萝卜、越冬萝卜、春夏萝卜3个茬口。其中,秋冬萝卜每667 m2产量6 000 kg,产值5 000元;每667 m2大棚越冬萝卜产量5 000 kg,产值5 000元;每667 m2春夏萝卜产量5 000 kg,产值5 000元;全年合计每667 m2产值15 000元,效益7 000元。最初种植户大多采用该生产模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连作障碍显现,目前该模式已逐渐减少。

3.2 秋、冬萝卜—早春西瓜栽培模式

早春西瓜于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开始采收,6月底采收结束;秋季萝卜于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越冬萝卜于10月中下旬播种,翌年2月中旬收获。该模式每667 m2西瓜产量3 500 kg,产值6 000元;萝卜产量、产值同模式3.1;全年合计每667 m2产值16 000元,效益9 000元。

3.3 秋萝卜—大棚越冬萝卜—大棚毛豆一年三收栽培模式

秋萝卜8月10日左右播种,10月上中旬采收;越冬萝卜10月下旬11月上旬大棚播种,翌年2月底至4月初采收;毛豆4月播种。萝卜产量、产值同模式3.1;每667 m2毛豆产量1 200 kg,产值2 500元。全年合计每667 m2产值12 500元,效益4 000元。

3.4 大葱—萝卜两年多收栽培模式

大葱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6月中下旬移栽,早中熟品种翌年1月始收,晚熟品种3月中下旬始收;第二年根据大葱采收时间,接茬春夏萝卜生产,每667 m2大葱平均产量 6 000 kg,产值7 500元。春夏萝卜产量、产值同模式3.1;除去成本,每667 m2年纯收入可达6 000元。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土壤存在一定的程度的连作障碍,通过种植大葱可明显改善。

3.5 萝卜—洋葱一年两收栽培模式

秋萝卜8月10日至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采收;洋葱9月15日左右播种育苗,12月移栽。秋萝卜产量、产值同模式 3.1,每667 m2洋葱产量5 000 kg,产值5 000元。除去成本,每667 m2年纯收入可达3 500元。该模式可有效改善土壤连作障碍。

3.6 萝卜—马铃薯一年两收栽培模式

秋萝卜8月10日至9月中旬播种,10月上中旬至11月下旬采收;马铃薯12月中旬大棚内地膜播种,4月下旬5月上旬采收。秋萝卜产量、产值同模式3.1,每667 m2马铃薯产量1 500 kg,产值3 600元。除去成本,每667 m2年纯收入可达3 000元。

4 主要技术应用情况

4.1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主要用于水分管理和追肥。目前萝卜的水肥一体化都相对简易实用,系统配置主要为水泵、深井、水池或大水桶、过滤器、文丘里或泵施肥器、控制阀门、主管、支管、滴灌带等。水肥一体化系统平均每667 m2建设成本约1 000元。由于泰兴市采用高垄双行栽培方式,土壤为砂壤土,如直接灌水入沟,灌水后垄易倒塌。同时由于泰兴市萝卜为规模集中生产,业主具备一定经济实力,接受新技术程度也较高,水肥一体化发展较快,目前萝卜基地基本已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其中用于水分管理的较为广泛,已达90%以上,用于水肥一体化追肥的约65%。

4.2 机械化生产技术

全市萝卜生产在耕整、播种、植保、清洗等主要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如120马力(1马力=735 W)以上的拖拉机带动1GKN-160型旋耕机进行旋耕整平、带动DB/H-2000起垄机进行起垄;DS-5Z自走型播种机,通过数控编织机把种子编织到种袋中,再按要求进行播种,采用方式较多的是耕整、起垄后挂打孔器于一体打孔后人工穴播;化学防治病虫害时,因泰兴市萝卜大多在设施

大棚内栽培,一般用大桶配好药后装车,接入田头阀门由棚内喷头进行喷雾,或从桶上用水管接入棚内进行喷雾;采用6LX-320-12型萝卜清洗机,清洗后通过传送带送到运输车上装车。但因萝卜收获机大多为进口产品,价格较贵,还未能实行机械化操作,一般是由人工拔离放在垄上,运输铲车开进田内装运。

5 典型大户与经验

李军,2013年到泰兴市新街镇河西村种植萝卜,租赁土地 55 hm2,建设大棚共 40 hm2。2018年种植模式有一年3季萝卜、萝卜—西瓜(毛豆)—萝卜等,全年种植萝卜 80 hm2、西瓜 12 hm2、洋葱5 hm2、芋头2.5 hm2、毛豆13 hm2,全年销售收入600万元,去除成本,纯利润120万元。

该户近几年来经济效益一直较好,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学习,植株田间长势一直较好,产品产量高、品质好,适应市场需求。二是种植模式合理,种植模式多,萝卜分批播种和上市,缓解了销售压力,也达到了萝卜周年上市的目的。由于西瓜、萝卜重茬后,病虫害增加,萝卜品质有所下降,而用洋葱接茬,虽然当年洋葱效益比萝卜略差,但明显减轻了连作障碍的影响。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位。萝卜生长需水,但不耐涝,一旦棚内进水,易形成渍害,导致萝卜根尖发褐、腐烂,肉质根变色等,特别是近年来夏季暴雨、台风频繁发生,对萝卜生长以及产量影响极大,有的种植户甚至绝收,但李军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清理沟渠、内外沟,因此基地一直未形成大的涝害,相比同园区的有些种植户,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优势非常明显。四是机械化作业程度高,近年来投入近80万元购买了大拖拉机1台、旋耕机1台、起垄机1台、萝卜清洗机1台、30 t运输车辆1辆,田间萝卜运输铲车1辆等,既减少了人工劳动量,解决了用工荒的问题,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五是产销环节较好。2001年李军在苏州市南环桥蔬菜批发市场购买了一个门市部,一直专门从事蔬菜批发,实行产销一体后,从种植到零售,直接面对消费者,既是种植户、批发商,又是零售商,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田头价格一般比经纪人拿价高0.125元/kg以上,且销售渠道稳定,提高了种植效益。

6 存在问题

6.1 先期抽薹

肉质根未膨大前抽薹,易糠心、木栓化,产量、品质不佳。近年来,先期抽薹现象已发生多起,影响了产品品质,降低了产量,给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6.2 裂根

肉质根膨大初期供水不均,前期缺水,导致肉质根周皮组织硬化,当水分充足时再次膨大而裂根,这种现象常有发生,造成产品商品性下降,从而影响了销售。

6.3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泰兴市传统种植模式主要为稻麦两熟,在水分管理上要求能灌能排。结构调整种蔬菜后,由于喷滴灌设施的应用,沟渠的主要作用变成了以排水降渍为主。但有的种植户不舍得投资;有的种植户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导致沟渠比田块高;有的田块即使是内部沟渠配套,但未整理外三沟;有的田间沟与外河不通,一旦遇暴雨,水排不出去。特别是这几年暴雨、台风天气发生较多,部分基地基本是有雨必淹,有雨必有灾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影响了萝卜种植效益。

6.4 创建品牌意识不强

目前销售方向主要是苏、锡、常、沪地区农贸市场,销往超市的较少,虽然产品质量较好、市场对泰兴的萝卜认可度高,但没有注册、创建自己的品牌,未形成品牌效应。

6.5 产品附加值不高

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弱,无田头预冷和全程冷链设施,难以延长萝卜的有效供应期。萝卜以初级产品进行销售,加工方面仍是空白,导致萝卜产品附加值低,制约了萝卜产业的发展。

7 提升措施

7.1 选择适宜品种,科学栽培管理

①选择适宜品种 品种选择不当是导致先期抽薹的直接原因,不同的品种对温度的适应性不同,如秋季品种在秋季长势较好,但不一定适宜春季生长,必须根据栽培季节及方式选择适宜品种。因此,栽培春夏萝卜,应选择生长期短、冬性强、低温生长快、晚抽薹的品种,尽量降低早抽薹风险。

②确定适宜播期 温度变化是先期抽薹的诱因,特别是春夏萝卜,早春气候不稳定,常有倒春寒现象,易引起萝卜通过春化,造成未熟抽薹。在播期安排上,早春大棚栽培一般在地温稳定10℃以上时播种;出现寒流时,可在大棚内覆盖二层膜以提高棚内温度,降低抽薹风险。露地地膜覆盖则相应推迟,一般3月上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6月上旬采收。但具体播期,不能完全按照往年的栽培经验来定,要注意气象信息,根据当年的气象预报科学安排。

③科学田间管理 主要是水肥管理要跟上。幼苗期少浇勤浇;叶生长盛期适当增加供水量,在垄沟土壤发白时适当浇水,忌水分过大。肉质根膨大期需水量较大,此时充分均匀浇水但不能过多,避免土壤忽干忽湿。在肥料管理上,施足基肥,结合补水进行追肥,肉质根膨大期,每667 m2施高钾复合肥10~15 kg,缺硼田块进行叶面喷硼,每667 m2用硼砂150 g对水50 kg,进行叶面喷施[2]。

7.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能力

由于当前天气复杂多变,在暴雨、台风、暴雪等天气发生频率较高的情况下,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重视田间基础设施对蔬菜生长的重大影响,利用农闲时间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清理棚间沟渠,深挖田间沟,把一些通往河道的涵洞换成大口径,加强涵洞清理。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雨雪天气来临前,清沟理墒,疏通内外三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雨下快排、雨止田干,降低灾害天气的影响。

7.3 加强市场分析,确保增产增收

加强对蔬菜的产销形势分析,关注江苏农业网等网上发布的南京、上海等市场每日销售价格,及时了解生产、需求、销售价格及预测等信息,根据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与产销调研,适时调整种植规模,防范、规避市场风险。开展蔬菜电商销售模式,开办网上农产品促销活动,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加强与大型超市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

7.4 加强品牌创建,提升产业档次

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初级产品大量集中上市,萝卜阶段性的滞销不可避免。实行全程冷链环节,实现产品单包装、冷藏运输,从而扩大鲜萝卜销售范围。通过优惠政策引导,促进现代企业投入,建设冷藏库,保障泰兴萝卜的优良品质,从而延长萝卜的贮存期与供应期,利于将产品销入超市。引进采后分级、包装设备与深加工水平,建设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加工产品的选择上,不仅生产一些腌制类产品,还创新开发生产一些高层次产品。加强商标注册与品牌创建,包括初级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积极打造泰兴萝卜地标品牌。加强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打造泰兴精品萝卜产业,并充分利用媒体、展销会等进行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提升产业档次,把泰兴萝卜培育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实现泰兴萝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泰兴市产值萝卜
泰兴市虹桥镇开展电气线路专项整治
泰兴市依法行政 规范行政行为
点菜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萝卜蹲
买萝卜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
联系方式